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门窗格子的用料和技艺

雕花木工图

门窗格子选用的是纹理清晰、质地细腻的木料,如楠木、榉木、樟木、梓木、柏木和银杏木等材料。

1.楠木。楠木产地为四川的称川楠,川楠有金丝楠、银星楠等纹色不一的种类。其次是福建产的闽楠,再是江苏和浙江的本土楠。楠木纹理清净,温和近人,抚摸如肌肤之感。楠木重量轻,易加工,千年不烂,是明清时期江南制作门窗格子的首选木材。绍兴、嵊州一带门窗格子的榫卯结构木格及门窗中的结子和腰板多以楠木制作。

2.榉木,分红榉、黄榉两种。红榉色深如蜂蜜,古称“蜜色”,今人则称“咖啡色”;黄榉色偏黄,纹理近红榉,但质地更细密,纹理平和,木质也坚实。榉木不蛀不烂,是江南地区常见的优质木材之一,是江苏南部地区门窗格子中常见的木材。

桃花窗格

3.樟木,有红心樟和白心樟两种。红心樟又称“油心樟”,香味浓,易雕刻。樟木常见于整板透雕的门窗格子中。东阳地区门窗格子上的木雕结子和门窗中的腰板一般以樟木为料。

4.梓木,民间称“千年梓”,意思是能保存千年。梓木颜色呈乌枣色,深沉老到,虽新犹旧,并且古朴高雅,是明清建筑常用的木材,也是榫卯结构的门窗格子制作中使用相当普遍的树种。

5.柏木,柏木生长速度极慢,多数木料中空心,而且表面凹凸不平,但柏木材质坚硬、细腻。柏木呈淡黄色,有清香味。天台山地区“一根藤”门窗格子以柏木为主。

花落流水纹窗

6.银杏木,其树大面宽,不变形,不开裂,是榫卯结构的门窗格子中常见的木料。银杏木纹理细腻,质地细软,也是板料的最佳选择,也是整板透雕的门窗格子的优质材料。

格子还常由红木、花梨木和鸡翅木等木料制作,常见于甬式大床的纱窗格子上。

门窗格子制作是小木作、雕作和漆作相互配合的结果,不同匠作之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工序和明确的流程分工。

门窗格子的制作首先要备料,从山林里砍伐原木。门窗格子的木料在建屋前便已经在计划之中,和屋柱、梁架等所需的木材一起砍伐。屋柱和梁架的木料需要大料和直料,弯料和小料自然也成了门窗格子的用料了。

砍树伐木民间约定俗成须在立秋过后,此时春夏季节新上浆的树木已经成熟。古代道路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木料必须首先考虑就地取材,也会选用在水运方便的地方伐木。

明《鲁班经》中的小木作劳作图

山上砍下来的木料首先要架在由三根原木交叉组成的俗称“木马”的架子上,用麻绳固定住,然后由长锯锯割成厚约三寸的木板片,然后堆放平整,层层相压,以便干燥。木材需要阴干,不能曝晒,以防变裂、起翘。木料的干燥程度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干燥原料非常重要。大木作需要的屋柱和梁架等木料可以用含水分较高的木料,但小木作装修中的腰枋、板壁、门窗框档和窗格子的用料需要过一夏天才能使用。

当建筑工程经过填基、定础、立架、上梁等基本程序后,便可以知道门窗的结构以及准确尺寸,于是工匠与主人讨论选定式样、风格,着手度样。一支自制的竹笔、一个墨斗、一把角尺,工匠开始在旧门板上以1:1的比例度样。门窗格子图案的线条、虚实、榫卯都有师传的基本规则,但优秀的匠师会在师传基础上创新完善,同时设计出更优秀更完美的作品。整幢建筑中所有门窗格子和门窗罩檐、挂落、栏杆的风格需要基本保持一致。门窗格子上下相同、左右一致的对称性和重复性,使其几何图案的设计更加简单,如菱花格、钱纹格等只需要局部的几何线条便可完成整格图案的设计,甚至这些图案同样适用于建筑风格一致的整幢建筑。

门窗格子有了图样后便可定料,把已干燥的原木大板锯成需要的格子线条,倘若需要雕刻的,还要选定雕刻的木料。

优秀的工匠肯定会有一套完整而且保养良好的工具,如斧、锯、刨、凿等。从《营造法式》和《鲁班经》等文献插图上看,这些木作工具至今没有大的变化。工匠珍爱自己的工具,因为这些钢制的工具在当年来之不易,是工匠赖以谋生的设备。

工匠在确定干燥的木料上按门窗的尺寸先取门窗的框档,按线条所需大小弹好墨线,便开始按墨线锯割。然后用长刨刨直、刨光,再按照门板上的度样用竹笔画出榫头和卯眼的墨线。用细而薄的榫锯一次性锯出准确的榫头,并用凿子凿出卯眼,卯凿的尺寸和卯眼的宽度一致,有利于准确掌握卯眼大小,便于和榫头结合。榫卯的尺寸有一定的规则,以鲁班尺的“分”和“寸”作单位,一般有三分榫、半寸榫、一寸榫等规格。

花卉窗格

门窗格子木条两头的榫卯制作完工以后,雕刻的结子也同时完成,便可实施组装。组合时需要黄鱼鳔,把事先准备好的晒干的鱼鳔放在铁罐里煮烂。高温下的鱼鳔是液体,一旦晾干便成了坚硬的固体,可以用于胶接。烧煮鱼胶时需要专人负责掌握温度,同时不停地用木棒搅拌,以免沉底烧焦。待榫卯落位胶接后,还需趁胶未干时打倒梢,即先用凿子在入卯后的榫头中凿开口子,然后将用毛竹削成尖头的竹片在榫头端头的口子内倒插,再向内打入,使榫头涨开,榫卯之间紧密地交合,数百年不松动。

分清原木在自然生长时树脚和树脑的上下顺序,对于传统建筑非常重要。原木不能倒置,不能左右搞错,下为大、东为大,这是古代工匠运用木材制作建筑和家具的规矩。这些最基本的顺序在门窗制作中也必须遵守。

打磨是漆作的基本工序。古代没有砂纸,要用一种天然木芨草及墨鱼骨磨去木材的毛刺和角锋,非常艰难,但打磨极其重要,不可忽略。待打磨到边角圆润、线条挺拔、表面清净后,才可以上漆。底漆用天然生漆调以熟桐油配制而成,上漆的漆刷用笋壳制作。上漆要求细薄,并且均匀。

行云流水的天然木纹是传统文人最喜好的,看上去蝉翼般透明的、没有着色的清水木作也需刷漆、打磨数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传统文人崇尚原木纹理的同时也爱好绚丽的五彩色料,特别是家具门窗格子,更是涂朱点金、彩绘镶嵌,这些纯天然色料的研磨、筛选、调和都由漆工进行,因此漆工需要掌握生漆调配和色料的制作技艺。

门窗格子的线条由千百个榫卯结合而成,看似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几何图案,结构其实异常复杂。这令我们在赞叹门窗格子精美绝伦图案的同时,也感喟古代工匠和文人在手工艺术上的追求,谅解现代工匠修复破损门窗格子的艰难。 ZbXmngQTPRIEtA6Ps+/lLIg5z8gsiZ+0C5lpI7P5a7ndoeUBSaxzV/VnoToo8Q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