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门窗格子的基本概念

门窗,在宋《营造法式》中已经分属“小木作”,清《工程做法则例》更明确说明建筑物中的槛框、门窗、槅扇、栏杆等非承重物配件为“装饰”,并称设计、制作和安装这些木装饰的行业为“装饰木作”。

江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木建筑构件的名称各不相同,而历代建筑著作中,其称呼也在不断演变中传承。当代古建筑研究主要有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南北两大体系,其著作中的部件名称也不尽相同。门窗,北方人称槅扇、窗扇,江南称窗格子、格子窗、门格子、格子门,也有称花格窗的,少数地方还称菱花格子。本书统称为门窗格子,这符合江南更广泛的习惯。本书所述门窗格子指明清建筑中可开启或不能开启的门或窗的木作和雕作的格子,也指明代、清代建筑的门窗和家具中透空的木装饰。地理范围包括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婺源地区,即狭义上的江南,而浙江地区又细分浙东、浙中和浙北。

门窗格子源于门窗,门窗源于建筑,建筑是人们生活空间的基础。门窗由框档和档板、腰板、裙板、束脚以及格子组成。门窗格子是建筑门窗或家具门窗重要的装饰。其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榫卯结构组合的“榫”俗称榫头,“卯”俗称卯眼,榫接卯连的形式非常丰富,结构也十分复杂。根据不同的图案往往采用不同的榫卯拼接,常用的有单插榫、双插榫、夹角榫、对角榫、委角榫、串线榫和平压榫等。

单插榫:把单支独榫插入单孔卯眼,形成45度到125度的夹角榫卯,是门窗格子常见的基本榫卯结构。

双插榫:把平行的双支榫头插入相对的双支卯眼内,以增加榫卯结构的接触面积,加强连接强度。

夹角榫

夹角榫

夹角榫:门窗格子的边框四角为45度夹角的榫卯结构。

对角榫:穿过横条或直条,榫头与榫头在同一卯眼中相对,也称斗角榫头。

委角榫:榫卯相接的内角成圆弧形,使转角柔和。

串线榫:同一根横木条并排开卯,用同等卯眼大小的直木条并排串成的结构。

串线榫

平压榫:两条木条横直相交时,按木条尺寸各挖出一半厚度,横直平压相交而成。

门窗格子的表面看不见榫卯的内在结构,榫卯紧紧相交在一起,使表面流畅的线条自然天成地连为一体。

另一种是整板或拼板锯挖透雕的门窗格子,或模仿榫卯拼接形式刻出痕迹,或根据画本雕刻图案,运用这一制作工艺的作品,边线和转角打磨明显粗糙,大块木板在冷热、干湿变化时随之涨缩,更容易变形,但可以任意在板块的线条中间雕刻人物、花鸟、鱼虫、绳结等内容。

单插榫

这两种门窗格子,无论在工艺难度、艺术效果以及使用寿命上都表现出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品性。运用榫卯结构制作的门窗格子才能体现木材在建筑和家具制作中倒顺、横直的自然属性,借此体现传统文化中君臣、父子、男女等儒家伦理思想。早在三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的李渔在康熙年间刊刻的《闲情偶寄》中已经对门窗格子有了论述:“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凡合笋(榫)使就者,皆顺其性以为之者也。”“一涉雕镂,则腐朽可立待矣。故窗棂栏杆之制,务使头头有笋(榫),眼眼着撒。”

李渔的观点当是他生活时代人们对门窗格子的理解和制作理念。从实物中可见江南地区的门窗格子始终强调榫卯的重要性。

门窗格子是以小木作为主、雕刻工和油漆工为辅的合作成果,在建筑中满足着昼开夜闭的生活需要,更是避暑御寒、调节春夏秋冬气温的主要工具,因此门窗格子制作首先要考虑生活需要。用纸和绸绢贴在门窗格子背后,薄如蝉翼的纸质和丝质材料既能挡风,又能采光。冬天,门窗格子使宣纸、高丽纸、毛边纸、丝绢分割成细小的块状,以分隔纸和绢的面积而增加其强度,并由一定数量的格子空间相加达到一定的采光量,从而达到冬季采光又挡风的目的。到了夏天,廉价的纸质材料可用水擦去,通风纳凉。周而复始,一年一年,平整的门窗格子背面存积了厚厚的纸痕。也有富裕人家在门窗格子背面镶上云母片或河蚌壳,但很稀有。

平压榫

门窗格子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工艺结构不断完善,更加科学,传统工匠利用已经掌握的木材的性能和力学原理,巧妙地通过门支窗臼与建筑主体相结合。门窗格子是门和窗的主要结构,是建筑功能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建筑物主要的装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门窗格子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实用性、具象性和综合性,而且在于它高度的形式性、意象性和符号化。这种高度的形式性、意象性和符号化,随着历史的积淀日益醇厚,又日益空灵,与中国的书法艺术、音乐艺术一样,把我们引向纯粹的精神世界。

明清建筑的木结构梁架和屋顶由大木作完成,建筑中的腰枋、板壁、屏风、门窗框架和门窗格子由小木作完成。大木作使用大锯、大斧、大刨、大凿等工具,看上去似乎做的是粗活,其实却是营造业中的大匠。大木作决定建筑的结构、格局、气度、风格和规模等大框架的营造。小木作是装修建筑的室内和美化建筑的生活空间,制作家具的也是小木作,所以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和江南明清家具同工同匠,有一致的制作工艺、技艺、匠心和意趣。

委角榫

对角榫

随着明清家具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对明清建筑和门窗格子的研究也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明清家具仍然有现实生活的使用功能和三维立体的雕塑美感,门窗格子也有装修生活空间实际功能和美好生活空间的东方语境。明清门窗格子大面积的古代造物、丰富多彩的图案、古朴典雅的气质,无不让好美物者倾心倾情。

串线榫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木结构建筑渐渐被水泥钢筋的建筑替代,人们不再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生活空间。木结构建筑或毁或拆,剩下的已经不足百分之三四。这些曾经是古代建筑重要的门面,曾经倾注古人智慧和财富的门窗格子离开了建筑母体,成为艺术收藏和美化现代空间的艺术元素。

近年来,随着对明清家具和明清建筑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古代建筑构件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对门窗格子独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当一件完整而富有艺术效果的、可以独立装饰的门窗格子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民间工匠们创造美的成就。

明代建筑中的圆窗 vQRlrK0ANDmUcP5HNI9MEGQKkUfNRCfKkUY6n27MCXrzPSjGdLkoN7v+Hnv4z7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