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肤质的分类方法

所谓肤质是皮肤表现出来的某些可以感知的特质,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按照出油情况分成干性、油性、中性和混合性(图1.1)。

图1.1 判断肤质的简便流程

用清水洗脸之后,什么都不涂抹,5分钟之内如果感觉到脸上紧绷,那就是干性皮肤。干性皮肤的表现是毛孔细腻,容易感觉干燥紧绷,很早就出现皱纹。

早上起来之后用纸巾在脸上按压一下,如果纸巾上面全都是油,那就是油性皮肤。其特点是脸上油腻,毛孔粗大,容易长黑头、痘痘。如果T区(额头、鼻子、下巴)多油,而U区(两边脸颊)少油,那就是混合性皮肤。

中性皮肤是最幸运的,毛孔细腻不显眼,脸上没有多余的油,洗脸后不会感到干燥紧绷。

在判断肤质的时候,要注意肤质是动态变化的,一般和季节有关。例如夏季温度高,油脂分泌量大,到了冬天油脂分泌量减少,可能就从油皮变成干皮了。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便于理解掌握,而且很实用,有助于指导我们选择清洁、保湿和防晒产品。其缺点是只涉及皮肤出油这一个标准,对于年轻皮肤来说是够用的,但是对于熟龄肌,特别是有皱纹、有色斑的皮肤来说,就不一定够用了。

有鉴于此,美国的褒曼医生提出另外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同时考虑皮肤的出油情况、皱纹情况、色斑情况和耐受情况4个指标,每种指标又分两种可能性,组合起来就一共有16种可能性。

褒曼医生的这种分类方法非常详尽,我们在商场专柜或者在各大网站、APP做皮肤测试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它的缺点是测试过程冗长烦琐,往往会被用作恐吓营销。

临床上还有一种Fitzpatrick皮肤分型方法,就是根据皮肤对日光照射后的反应和特点,分为6型(I~VI型),各类型特点如图1.2所示。

图1.2 Fitzpatrick皮肤分型

Ⅰ型和Ⅱ型容易晒红、晒伤,但不容易晒黑,以欧美白种人为主。

Ⅴ型和Ⅵ型容易晒黑,以黑种人为主。

黄种人主要是Ⅲ型和Ⅳ型,比较中性,有可能晒红、晒伤,也有可能晒黑。

Fitzpatrick分型提示我们需要考虑皮肤生理结构的差异,根据中国人的皮肤特点来选择和使用产品,不要崇洋媚外。

例如,在选择防晒产品的时候,不要光看SPF ,因为它只是衡量防晒产品防晒红、晒伤的性能标准。欧美白种人容易晒红、晒伤,他们高度关注SPF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黄种人除了关注SPF之外,还要关注防晒黑的指标,也就是PA

总结:肤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按照出油情况分成干性、油性、中性和混合性。 Xw79dUTS7oB0tvic+UVlaq85BWtgLrvQgzdaktSsNSUWyHgbTOCoNE2m+j9C9u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