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引论

假山在中国园林中地位显著,如孟兆祯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著称,这就决定了假山成为中国园林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1] 假山的堆叠营造,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高度技艺,如童寯认为“叠山为吾国独有之艺术” [2] 。对于假山营造的目标,当代园林学者普遍认同要追求自然效果。如刘敦桢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提出:“叠石造山,无论石多或土多,都必须与山的自然形象相接近,这是它的基本原则。” [3] 又如陈从周认为,“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 [4] 。杨鸿勋《江南园林论》也有类似认识:“就园林艺术来说,山不在高,而以得山林效果为准则。” [5] 这些前辈学者的论断已是学术界的基本共识,甚至成为对传统造园认知体系的基础。

然而也要看到,在造园的历史、遗存乃至现实中,还存在与此原则相背离的情况,这往往不能简单用水准高下来解释。

对于园林史的情况,曹汛指出历史上曾经一度流行“小中见大,写意地缩小比例”“尽量往小叠造”的假山营造方式,这种类似盆景营造的思路,至今仍有影响 [6]78 。王劲韬从营造材料的视角,也得出了历史上有叠山风格变化的结论 [7] 。笔者的研究也发现,历史上也有与注重自然真山整体效果差别很大的、更关注峰石的动势叠山传统,这种欣赏方式和营造方法也一直有延续 [8] 。可见历史上存在多样性的状况,并非都是以“自然形象”“山林效果”为直接追求。

在今天可见的园林遗存中,“所谓‘假山’者,多数只是用石块做饾饤构架,一味追求瘦、漏、透……可称为佳妙者寥寥无几”,虽有如环秀山庄假山等具有自然境界的佳作,“但可惜此等精品实在太少” [9]135-136 ,而追求奇石趣味的叠山实例则大量存在(典型如“九狮山”“五峰园”等),可见传统假山遗存往往与历史上的多样性相关,往往并不以接近自然为其目标,能真正形成自然山林效果的反而较少。

当代的传统风格造园正有复兴之势,假山营造数量越发增多,然而“成功的作品不是很多,得到专家学者认可的精品更是无几,这是备受关注和不争的事实” [10] ,这一方面存在匠师技艺的问题,“园林叠石师的奇缺可谓一将难求” [11] ,另一方面也有认识标准混乱的问题,“缺少假山工艺技术评判鉴定标准” [10] 。可以看到,大多数的营造离专家学者眼中的自然境界要求还相去甚远,其中固然有技法高下的问题,然而比技法更为根本的问题则在于假山营造目标的指导思想。从即便较为专业的现实叠山实践来看,尽管也有部分追求自然感的佳作,但大量作品还是延续了类似历史假山遗存的方式,往往更重石的欣赏而偏离了对自然山林境界的追求,说明在行业界还没有对营造目标取得共识,而是存在多样化的局面。

这种历史及当代的营造现实与前述学者理论认识间的差异,可以引发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与当代学者有明确的园林假山审美标准不同,主导营造的大量匠师往往跟随具体的地域性或派别性营造传统,从而形成具有多样性风格的作品,而与理论呈现出较大差距。那么,如何更为有效地认识园林叠山的高品质目标与现实营造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当代传统风格园林假山营造的普遍水准提高提供指引?

对此,对历史上优秀叠山造园家的更深入理解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典范性认识。被历史所认可的杰出匠师不仅有高超的技艺,而且有深刻的见解,观念与技艺是浑然一体的,充分考察其指导思想以及实现技艺,可以树立认知的标杆既而使之成为当代营造的参考。

明末清初的张南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学术界,都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叠山造园大师。曹汛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认识基础,不仅详细地呈现了张南垣的生平事迹与作品特色 [12-14] ,并且将张南垣置于整个中国叠山造园史中,将其作为其中“第三阶段”的创始人 [6]82 。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将进一步关注张南垣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从思想与技艺的关联角度认识其叠山艺术特色,并在更大范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考察其意义,通过历史的比较来认识与其他叠山方法的差异,从而对中国传统叠山造园的最高理想和实现途径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分析其思想及技艺在此后直至今日的传承,在结合历史及当代状况的认识中,探寻其对当代设计营造的意义。 vSRRTTb73L6ktY/A6v4cLT46nTfFAXZsaK8WzjIu5ThBEx3FyF1j6Q/edWRCDd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