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寄情山水,梦寻园林(代序)

杨振宇

经过较长时间的筹备,以中西园林讨论为主题的第三届“自然之名”学术计划终于举行了。“自然之名:山水画与风景画考察学术计划”始于 2014 年,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方案,旨在为当代山水/风景的创作与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学术平台。它将不定期举行以山水/风景为中心的主题展览与论坛。首届“自然之名”学术计划是在南艺美术馆举行了山水画与风景画的一个专题展览,展示了数十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同时也举行了多场学术研讨会。

本届学术主题,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酝酿了。大家知道,无论东方或西方,在自然山水与风景之外,人类生活的地方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园林。寄情山水,一直就是人类的一种“情念程式”:中国古代早有“瑶池”“悬圃”之说,古希伯来则有“伊甸园”之传说,波斯则有“天堂园”之记载……作为第二自然,园林犹似山水的长卷,如画之风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寄寓着我们人类诗意中栖居的理想与崇尚自然的生活境界。这样一种原初的自然山水愿景,历经岁月,逐渐发展为一种深深慰藉着人类心灵的造艺行为与文明成果。“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意逗”,其中堆土叠石、假山流水、小池回廊、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不仅关乎园林的外观形制、生态构成,更是关联着空间、文化、美学、趣味、社会、想象等诸多的问题与因素。作为第二自然的园林世界,也是山水/风景画学术考察的重要主题。“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园林造艺各有千秋,每每具有不同的风格理念。这是经历久远岁月的文明之结晶,绝不可相互混淆,更不宜相互杂糅成为一种拼盘式的奇观。因此,讨论园林风格的丰富意义,厘清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园林艺术的文化差异,尤其显得迫切与当务之急。这是我一直想做这样一系列园林专题论坛的初衷。

多年来,我也关注着学界有关园林的研究状况,尤其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内部的相关学术与创作的力量。几年前,我就注意到了何晓静老师的园林研究,她所做的研究富有见地,文献丰富扎实,旨在重构那个消失不见的南宋园林世界。我有关园林文化专题论坛的构想,一开始就得到了她的有力支持。毛茸茸老师则是艺术人文学院所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她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都是这里取得的,其论文将《环翠堂园景图》置于园林与绘画的对话中,取得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评委老师很高的评价。另外,我也注意到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康恒博士生,我参加了他的博士论文开题,他对日本园林所做的研究译介,以及他自己的设计实践都是很值得讨论分享的内容。卜雄伟研究生有关欧洲园林的学习研究也颇有新的见解,令人耳目为之一醒。通过以上这些学者,我进一步了解到了本届园林论坛的参与者顾凯、刘珊珊、鲍沁星、龚晨曦等老师各有建树的研究。刘珊珊老师和高居翰先生合著的《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一书,提到了张宏绘“止园图”的旧址,那里如今已成为带有大型购物所的住宅区,令人唏嘘感叹不止。

当然,我还格外注意到中国美术学院,其实是一个园林文化的大本营,譬如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的很多老师以画山水园林为能事,建筑艺术学院的王澍、邵健、康胤、袁柳军等老师则以山水园林研究为创作与教学的重要内容,成果丰富,甚至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管怀宾院长出于对园林的一往情深而以“度园”为家……总之,慢慢地,学者专家聚集到了本届“自然之名”学术计划之中,共同形成了“园林文化专题论坛”的学术内核。

在我的构想中,“自然之名”学术计划始终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实验与教学探索,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验的共同体。前面两届学术计划的展开,其组织主体一直就是我们艺术人文学院的同学,并始终与我本人所开设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专题课程紧密结合。每年秋季,学生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园林总是重要的考察主题。然而事实上,丘园犹在,西湖梦寻。西湖其实就是一座大的园林,但即使康熙十年(1671)的张岱,也已感慨“及至断桥一望,昔日之弱柳夭桃、歌舞楼榭,如洪水淹没,百不一存矣……金齑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如今,旧时园林的遗址我们还能偶尔漫步其间,努力起一种怀古的幽思,但常常也是渺茫无绪。更何况,各种新式的园林层出不穷,而那份寄情山水,啸傲林泉的游园经验,却很容易被喧嚣的旅游奇观所遮蔽。

因此,在艺术人文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中,对园林始终怀有一份文化的责任与持守。据本届论坛的组织人之一张书彬老师介绍,他今年带队下乡考察的 40 位大二同学中,有 18 位同学的作业涉及了园林,可见大家对于园林研究的关注与兴趣。从一开始,张书彬老师就设法将本届论坛的组织安排与同学们的下乡考察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式的课程实践与实验。鉴于以上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验,艺术人文学院联合设计艺术学院,邀约国内多位专业研究的学者,筹划举办第三届“自然之名”学术计划,旨在以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评议的方式,在一个开放的视野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园林文化探讨。本次的园林文化专题论坛希望能够呈现东方的中国、日本与西方园林之间的不同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游园畅怀”。

前不久,我的同事阿萨在宁波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艺术个展。阿萨杜尔·马克洛夫[Assadour Markarov]是保加利亚人,多年在中国求学与工作,现在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一名老师。作为一名纤维艺术家,阿萨却常常在编织之余拿起画笔或喷枪等其他工具,涂抹、描绘,借以返回自己的小世界。我问他:“你到底是在画什么?”阿萨说:“我来来回回,一直都在描绘自己的花园。”作为他多年的朋友,我应他的要求,写了一篇短短的展览前言,标题就叫“游于园:纤维艺术家阿萨的艺术日课”。在我看来,对这位长期在保加利亚与中国,在欧洲与亚洲之间穿行往来、勤劳奔波的纤维艺术家来说,花园,即是他劳作的家园,也是他自我救赎的乐园。

当我准备撰写阿萨艺术展览前言的时候,一开始就想起了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本名著。从一场可怕瘟疫中幸存下来的十位青年男女,逃到城外小山上的一座别墅花园里,他们每天轮流讲故事以打发时光。于是,这花园里的快乐十天,就有了近百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虽然仍然身处全球新冠疫情未止之时,但还能顺利举办这样一个可爱而迷人的园林文化专题论坛,这要特别感谢何晓静、张书彬、卜雄伟的精心组织,各位学者专家的尽心支持,会务工作团队的用心安排。当然,这个规模不大的专题论坛,既是整个“自然之名”学术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园林文化系列研究的开始。

而现在,论坛已经圆满结束,承蒙上海书画出版社的青睐与重视,计划将相关的论文裒辑出版流通坊间,以便让更多园林爱好者与研究者分享本次论坛的相关成果。责任编辑们还格外强调图版的精美品质,讲究书籍的排版设计,于是此书显得更加令人期待了。“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我也借此深深地祝愿,世上永远都有美丽宜人的山水园林。

初稿于 2020 年 11 月 28 日
修订于 2021 年 6 月 29 日 E8OH4lBtZCx8pMTvObg2IWA7rg2e6poyNnXKshANEZP3eYNGQA29N29UwRRmDs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