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阅读下列内容时,有些读者会觉得它们很难跟个人界限联系起来,有些读者则觉得很容易。阅读时,无论你的内在生命出现了什么,都去尊重你的感受。阅读这些资料时产生的反应没有什么对错。当你读下面的每一条时,你可能想参照一下你在个人界限问卷上的回答。
阅读下列内容时,有些内容可能令你感到沉重,偶尔甚至会觉得压力太大。倘若如此,也可以先去翻阅其他章节。
人们可能深陷于他人对自己珍贵的内在生命(信念、思想、情感、决策、选择、需要、欲求和体验等精神和情绪)的侵犯中,从而很难区分出哪些体验是自己的,哪些又是别人的。就像海绵一样,他们可能任由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并最终导致伤害。他们的界限如此开放宽松,以至于无法感知和判断自己的内在生命是什么。
如果界限过于宽松,真我可能就无法感知、形成、体验,无法使用内在生命中的这些丰富内容,从而无法保护自身的统整性。因此,在界限不健康的状态下,个人对这个题目的回答可能就是“经常”或“总是”。这些回答常常显示了回答者无法自己做决定,因此表明了可能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的动力跟第14、18和23题中的动力相关)
这一题与依赖共生者和成年儿童(指成长于不健康的、动荡的或功能失调家庭中的个体)取悦别人的特质有关,由于依赖,在独立自信方面存在困难。为了保护内在小孩或真我的直接感受,我们可能会在自己并不确定或不想赞同时,立即赞同别人的需求和愿望。这种顺从常常会减轻我们直接的困惑或其他情绪困扰。由于存在这种困惑和困扰,要表达“不”或“我要考虑一下”会更难。我们童年时可能也没有这种设立界限的榜样去学习。
这一题回答“经常”或“总是”表示存在界限问题。界限过度僵硬的人在这题和其他许多题目上可能都会答“从不”。
(本题的动力跟第14、22、25、33和37题中的动力相关)
当我疗愈后,我发现没有什么外在的人或事物能让我幸福。外在的人或事物并不能填补我的空虚。唯一能使我感到充实和幸福的是去发现、成为和活出真我,并体验性地与我的更高力量联结。如果我相信自己的幸福取决于别人,就会放弃自己的力量,变得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于是我就会失去健康的独立性,变得依赖,或者有依赖共生的倾向。回答“经常”或“总是”表示存在界限问题,对真我觉察不够,无法体验到其与生俱来的爱、充实和幸福。
(本题的动力跟第21、28、29、31、34、35和37题中的动力相关)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之窗。当一个人直视我的眼睛,便似乎能够把我看穿看透,直达我的真我。如果我对自己的真我感觉不好,跟别人有眼神接触就会让他们看穿这一点。
对这题回答“经常”或“总是”的人可能存在与界限问题相关的羞愧感受和体验。如果我的真我是整合的,并且感觉良好,我跟别人彼此对视就很自然。为了感觉自然,我就会逐渐为自己与他人互动去发展健康的界限。
(本题的动力跟第14、15、28和29题中的动力相关)
我对内在生命的觉察度可能很低,以至于无法辨认别人的某些行为是否恰当,以及看出谁可能在以某种方式伤害我。倘若我反复让别人伤害,可能是我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真我,因而也没有保护它的统整性的界限。
“经常”或“总是”甚至“偶尔”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都显示了虚弱或不健康界限的可能性。
(本题的动力跟第14、16、22、28、30、32、36和38题中的动力相关)
这一题更复杂一些。信任来自于我了解自己的真我和内在生命,在此基础之上,我可以跟随关系之流并保持弹性。因为深知内在生命会持续监控我的要求和需要,我便无须怀疑或控制他人,而沉浸于关系之中。因为我信任自己,也信任他人。我也随时对他人的行为及我对此的感受保持觉知,在此基础上,我对此刻是否能信任对方有相当清晰的感知。
“从不”“很少”或“偶尔”表示可能存在与信任有关的界限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信任的可能是我们内在生命中的真我。无法信任真我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没能建立健康的界限去维持它的统整性。另一方面,回答“经常”或“总是”可能意味着有健康的个人界限,也可能是过度信任他人。这取决于我们信任了什么人,以及这种信任带来的长期影响为何。(在我正在创作的另一本书《辨别的智慧》中,探讨了这个疗愈当中的核心议题——信任与过度信任。)
(在第11和12题中也有相似的动力。)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示界限过于宽松;“从不”则表示过于狭隘。有些时候选择舍己为人也是应当与合理的,如果答“很少”或“偶尔”则代表这种情况。用这种方式帮助或照顾他人,我们或许能够做出充分意识化及觉知的选择。有时我们也可能纯粹是条件反射般地帮助别人,比如在紧急情况下。但当我们回顾这个过程时,我们也会觉察到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别人是完全恰当的。
由于界限的功能是保护真我的统整性,那么界限出现扭曲或问题则表明了对真我的内在生命的忽视。“经常”反映了低自尊,表示我的需求没有别人的重要。当我忽略自己的需求时,我的内在小孩就会藏起来。当它藏起来时,就是从我、我的意识和觉知里消失了,我就不能充分体验到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会失去许多生命的力量和经验。保持健康的界限能支撑我们生命的力量和充分的体验。
(本题的动力跟第3、25、33、35、36和37题中的动力相关)
在此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了界限太宽松,“从不”则太狭隘。当我们对内在生命有充分觉知之际,我们会看见并观察周遭发生的一切,包括外在的人或事物是如何进入并与我们内在生命的人或事物发生关联的。这种体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真正的观点。之所以是真正的观点,是因为它是由心而发的,是基于我们的第一手经验,而不是别人让我们去相信的或共享的。
很多成年儿童和依赖共生者在成长过程中,其内在生命都不曾被看到或被支持过。因此他们很难形成任何关于事物的看法,除非别人告诉他们。童年时这个“别人”通常是父母或类似父母的人,也可能是家中或家族中的其他任何人,或家庭之外的人。这种动力几乎总是与过于宽松或狭隘的界限养成联系在一起。
(本题的动力跟第2、3、7、13、14、17、18、19、21和26题中的动力相关)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界限太过宽松,“从不”则可能表示界限太紧。
当我们形成自我感时,我们可能会将其界限扩展到我们亲近的人或事物上。我们可以跟这些人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和联盟,并共同拥有一些地方和事物。当我们这么做时,我们会觉得他们是自己的一部分。我们对他们产生了某种依恋。
如果有人以任何方式侵犯了我们的领域或财物,包括没问过我们就拿走它们,这就是一种对界限的侵犯。引起这种界限侵犯的原因可能是对方对界限理解不当,也可能是我们的界限太宽松,或两者兼有。
(本题的动力跟第5、8、11、12、22、28和38题中的动力相关)
“经常”或“总是”表明界限存在问题。当我对自己内在生命的重要部分——我的要求与需要并不了解时,意味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可能并未完全觉知自己的真我。要觉知真我,或认识内在小孩,必须先有界限感。界限的作用是保护和维持真我的统整性。当我活出真我时,我会对强有力的内在生命充满觉知,这也包括我的要求与需要。
我对满足自己的要求与需要负责。我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包括自己动手、找人帮忙、寻求高我的帮助,或把这些都结合起来。
回答“从不”可能表明存在不健康的自恋,或是无法示弱、无法给别人机会来发现我的需要并关心我。
(本题的动力跟第1、2、3、8、14、18、21、23、26、33、35和37题中的动力相关)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跟第5、6、9、12、22和30题有关,这一问题提示了我们可能与别人达成的共识并不清晰,或是我们把钱借给了不值得信任的人,或两者兼有。由于金钱是财物的一种,如果你没看到上面第9题的解释,回去看看会有帮助。那里的许多原则适用于此。
回答“偶尔”表示可能存在界限问题,回答“经常”或“总是”则一定有界限问题。这是上面第11题呈现的问题的极端版本。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示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则表明缺乏对感受的觉察。对某些人而言,回答“很少”或“偶尔”也可能意味着疗愈更上了一层楼。
《疗愈内在小孩》中描述过羞愧这种感受,本书中进一步对其进行探讨,羞愧感是成年儿童和依赖共生者在成长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感受。它常会延续到成年。只有当我们稳固地达到疗愈的高级阶段时,才可能实质性地减少羞愧的强度和频率。那时我们才能完全清楚和了解羞愧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羞愧感都是不必要的。它毫无用处。羞愧总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和很差劲。在疗愈中我们会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因此,如果别人,无论是父母、抚养人或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指出我们是不完整的、不好的或“有罪的”,他们就是侵犯了我们的界限。他们正在破坏我们的完整性。倘若我们为之感到羞愧并紧抓这种感觉不放,我们就是在放任他们侵犯自己的界限。
(本题的动力跟第3、4、10、13、15、17、18、21、22、30、31和33题中的动力相关)
假如我在某种情况下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管是去看某部电影还是做别的什么事,待在家还是参加什么活动,我都可能没有完全觉察到我的内在生命。如果对此没有觉察,我的真我——内在小孩可能就会藏起来。内在小孩藏起来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缺乏健康的界限,导致我们有过多的痛苦。
另一个极端则是界限过于紧缩或狭隘,让我经常感到在参与亲密的人或团体的活动时不够融洽,尤其是当这种紧缩导致了频繁跟自己交好的人产生冲突的时候。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了存在界限问题,至少总有一点界限太过宽松。“从不”或“很少”则表明要么界限很健康,要么过于紧缩。
(在第1、2、4、10和23题中描述的大部分原则都适用于此,如果愿意,回顾一下它们会有帮助)
在疗愈中我们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完美的存在。石头、动物、指纹、人,每个种类都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真我围绕自身所创造出来的界限,维护着它所形成的完好性、内在生命、创造力和个人力量。这些特质都有相似之处,有时甚至跟别人的一模一样,但它们仍是独特与个别的。
我们的个人力量既存在于我们的共性中,也存在于个性中。我们有权去了解和利用它,而界限能够帮我们维护好它。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很少”或“从不”则表示要么有健康的界限,要么对感觉缺乏觉知。
跟第4、13和33题类似,这一题同样反映了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羞愧感。它可能源于外貌或其他关于自己的方面。
(本章的这些描述必须耗费很多专注力去阅读。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随时跳到别的章节,或者休息一会儿。)
回答“经常”或“总是”可能表明界限过于宽松。
当感到恐惧时,可能就会让自己的界限被侵犯。有些人可能会以某些方式威胁我们,比如以某种方式虐待我们,或选择以某种方式离开或抛弃我们。或者我们可能会丧失金钱或财物。或许我们实际上已经被虐待、抛弃或丧失了一些东西。这些都是伤害。当这些发生,我们会有各种痛苦的感受,包括恐惧。
但是,当我们体验到真正的自己是谁(真我,内在小孩)并且体验到它跟更高力量的连接时,我们会发现,尽管我们不得不为这些丧失哀悼,但没有任何人能够抛弃或毁掉我们。我们已经是并且永远是珍贵而独特的存在。
下文将要对恐惧做一些可能很粗暴的说明。几乎任何时候,当我们感到任何形式的恐惧时,我们就是在让自己的界限被侵犯。就如《辨别的智慧》中所说的,恐惧几乎完全是一种不必要的感情。它在任何领域几乎都没有用处。要说明这一点不容易。显然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恐惧是能够发挥某种程度的作用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更高级的心灵领域,它毫无作用。
要么是我们制造恐惧(大多数时候),要么是它侵扰了我们(有时如此),或两者兼有(很多时候)。但除非我们任由它,或某些人、某些想法来侵犯自己的界限,否则我们完全不必无故遭罪。最常侵入我们界限的就是自我,尤其是消极自我,或依赖共生的我。它们最容易滋长恐惧。当我们感到惊慌、如履薄冰或有点害怕时,经常就会屈服,让假我来掌控生活。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感受这个恐惧,认出它,识别它,并决定它在那一刻对我们是否有用。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然后我们放下它。不断地做这个练习,它通常都会消失。
(本题的动力跟第2题中的动力相关)
回答“经常”“总是”或“从不”都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界限是保护真我的统整性的。如果忽视真我,那我们不仅会承受这种忽视带来的后果,同时也会导致其他人、事、物对界限的入侵更加容易。而这些都可能让我们不安全。
因此,回归我们的需要和要求是很重要的。这既能维护我们的完好性,又能保护真我中神圣而脆弱却又充满力量的内在生命不受侵犯。
回答“经常”“总是”或“从不”都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偶尔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存疑是没有问题的。这可能是带来新想法或新信息的时刻。在做决定之前,需要花些时间去考虑它的各种可能性和方法。
所以时不时感到困惑其实是健康的。从不困惑的人并非健全之人。例如,他们可能会否认或根本觉察不到自己的困惑感。但若我们经常困惑不已,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或相信什么,某些人、事、物可能就会入侵我们的个人界限了。
(这个问题和这些动力跟第1、10、21、23和32题相关)
回答“经常”和“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我的充实和快乐最终是源于活出真正的自己——真我,并通过有益的方式连接我的更高力量和可靠他人。倘若我不是这样活着的,我就是以假我在过着不真实的生活。这经常导致空虚和苦恼。假我并不能提供持久的幸福和满足。假我能够让人瞥见充实的冰山一角的唯一方式,就是撇开它去看待事物,从人、事、物、行为和经验中寻找答案。
当真我躲藏时,它就没有合适的界限去保护自己。真我需要维护自身的完好与统整,才能显露并保持充分意识化。
(也可参考第8、20、26和31题)
回答“从不”“很少”或“偶尔”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这一题跟第19题相关,感觉良好跟感觉幸福是等同的。唯一能够感觉良好、满足和幸福的就是真我。而能够让真我持续有此感受的唯一方式,就是最终与我们的内在觉性连接。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没有活出真我,我们是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实感觉的。感觉是内在生命的主要成分。去觉知我们重要的内在生命并用健康的界限去保护它吧。
(本题跟第19和20题中提到的动力相关,也跟3、13、24、26、31、35和37题相关)
界限是保护真我统整性的工具,因此当我跟反复伤害自己的人纠缠不清时,很可能就是没有完全觉知和使用自己的界限。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这一题与第2、5、9、11、12、14、36和38题相关)
当真我躲藏起来时,就很难了解内在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做恰当的决定,我必须知道自己的内在生命发生了什么,包括信念、思想、情感、选择、直觉以及我可能觉知到的其他所有经验。它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是我做决定的影响因素。正如本书通篇都在强调的,个人界限是真我统整性的保障,这样它就不必隐藏自身。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跟第1、10、18和21题中描述的动力相关)
生气的少数作用之一是帮助我们去建立恰当和健康的界限,正如第11章中写到的。生气能够为设定界限提供能量和动力。
“从不”“经常”或“总是”的回答都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的动力与第21题及其相关的那些题目都有关)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我们通过三种关系去疗愈真我以及过上健康充实的生活:与自己的关系、与信任之人的关系和与自己的高我的关系,如果我们选择与它产生关系的话。我们需要合适的时间去提问、考虑、反省、沉思、冥想、休息、更新以及与自己相处。花费一些独处和觉知的时间能够给到我们这样的空间。这同样有助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没有健康的界限,就很难有足够的独处时间来做这些重要的事,包括什么都不做也是如此。倘若我们经常围着别人转,或别人对我们有诸多要求,我们就没法拥有足够的独处时光。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健康的界限,以及询问自己的要求与需要来创造独处时光。
(本题与第2、7、10、14和17题相关)
我们通常是从小在原生家庭中学会设置界限或模糊界限的。这是一种生存技能,并且很直接,因此学到了不健康或模糊的界限并非我们的错。然而,一旦我们开始疗愈自己并设置健康的界限,便会发现自己不再需要承担别人的情绪或感受。这将让我们有空间真正去对他人产生共情和慈悲,而不是觉得要为他们的情绪负责,或是修正他们。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示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与第19、21、32、35和37题相关)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要想了解本题的背景信息,可以阅读《给自己的礼物》中对“秘密”的简介。这里所说的秘密或善意的秘密指的是不会给保密者带来任何伤害的秘密,而有害的秘密则会给保密者带来害处。
受伤的成年儿童或依赖共生者常常觉得,他们要么“要全说出去”,要么“一个字也不说”,这是一种全或无的方式。疗愈后我们知道,我们其实完全不必将自己或自己的各种关系向别人袒露。在任何对话或沟通中,我们都可以选择告诉或不告诉、说或者不说。
一个有用的问题是,“说出秘密会伤害到我或其他人吗?会对我的真我有害吗?会以任何方式伤害别人的感情吗?”。
健康的界限不仅会维护我们自己的统整性,时机适当时,同样也会维护他人的。
(本题与下面的第38题相关)
如果有人批评我,我首先感到的就是界限被侵犯。我可能还会退行到一个无助的小孩的状态(参考第5章有关退行的内容)。一旦我在这个方面疗愈了,我会决定他们的批评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我可能会对改变感到害怕,也会对所犯的错感到更加羞愧和痛苦——然后哀悼这个丧失,并最终对它放手。
“别人怎么看我跟我无关”这句话,通常在这里很适用。我们当然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一旦我们是活在真我状态并跟更高力量连接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充满“如我所是”的觉知和信心。在疗愈过程中,我们体验到恐惧和羞愧是什么,而达到更高的疗愈水平后,我们就知道该如何放下它们。事实上,这两种痛苦的感觉几乎都是不必要的。然而,没有界限和觉知,恐惧和羞愧会让我们窒息,甚至时不时让我们的和平、喜悦和创造力瘫痪。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可能反映了对内在生命缺乏觉知,从而导致过紧的界限。
(本题跟第3、4、13、15、16、29、33和37题中的一些动力相关)
如果我们经常或总是感到受伤,很可能要么是别人入侵了我们的界限,要么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伤害,或两者兼有。在功能失调或不健康的家庭或环境中长大是伤害的主要来源,因为我们经常会接收到它的动力,包括消极和痛苦的信息。我们可能仍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里。没有健康的界限,我们会继续重复这些痛苦的过程。
当我们创建了健康的界限,就能保护自己的内在小孩或真我的统整性。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有时去体验和修通一些痛苦的感觉是合适且必要的。这是我们的生活和疗愈中一个健康的成分。我们体验并修通这些感觉,完成之后便放下。在《给自己的礼物》《疗愈内在小孩》《感受》中对此有更多的探讨。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则反映了对内在生命缺乏觉知,因此可能导致了过紧的界限。
(本题的动力与第3、4、13、15、16、28、33和37题有关)
如果我待在一段持续伤害自己的关系中,那很可能是我没有完全觉察自己可贵的内在生命和真我。为了发展我的觉知,我需要健康的界限来保证内在小孩的统整性,这样它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显现出来,并重新发现和疗愈自己。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之所以无意识地选择了这段伤害我的关系,是为了尝试修通过去某段关系当中的未完成事件。这个事件未完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正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认识到和去设置健康的界限。因此,尽管痛苦,这段关系仍是一个在疗愈中体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则表明要么是界限过紧,要么可能正处在疗愈或存在的更高阶段当中。
(本题的动力与第5、14、16、22、32、36和38题有关)
在临床经验当中,引发空虚的痛苦感受的最常见因素就是未能全然意识自己的真我或内在小孩。内在小孩藏了起来,我们便感到空虚。健康的界限能保护内在小孩的统整性。当它被保护时,就会感到安全。而当感到安全时,就会呈现并去探索、体验、连接、创造、赞美以及如其所是地存在,感到充实而生机勃勃,空虚感便渐渐消失。
当我们的真我或内在小孩体验并连接到了更高力量那无条件的爱时,它便逐渐被爱充盈,空虚也将一去不返。我们也因此不再需要借由外在的人、事、物来填充自己。这种体验让我们能够以健康的方式去跟经过筛选的、安全可靠的人、事、物去连接。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可能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可能表明缺乏对内在生命的觉知,也可能表明已完全疗愈,包括完全认识自己以及认识高我。
(本题与第3、13、17、19、20、21和35题的多数动力相关)
这里的界限问题可能发生在下述任何一种或两种都有的情况下:我让别人入侵了自己的界限,我入侵了别人的界限。别人可能在一开始时把我卷入了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任其发展,随后就会不恰当地卷入别人的事情里去了。此过程可能与几个核心疗愈议题相关,如控制、对他人过度负责、感受、全或无的想法与行为、害怕被抛弃、低自尊与羞愧、对不当行为的高容忍和面对真实的困难(可参考第11和12章关于核心议题的部分)。
这个过程及其核心议题也与空虚感和靠卷入别人的问题来填补空虚的动力有关(可参考第3和31题)。这种动力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范围可大可小,可微妙可显著,无所不包。微妙卷入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位治疗师在已经无法对病人或来访者保持客观的情况下,仍然以超出必须的程度去帮助对方,而这可能会造成对一方或双方的损害(可参考第13和14章关于三角关系的部分)。
当然,有些时候帮助别人不但无害,而且是恰当且健康的。这时它不会成为界限问题。例如,当别人找我们帮忙,我们只去帮其所需,而且是以无条件的爱和给予的态度去帮助对方的时候。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与第5、17、18、26、27、30和35题的动力相关)
对于一些核心议题,尤其是在保持真实、感受、低自尊、羞愧和对他人过分负责这些方面有困难的人,当他人“作”或是胡闹的时候常会感到窘迫(在超过一个人的场合感到羞愧)。这表明了界限过于宽松,或是把他人卷入了自己的存在。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偶尔”可能也是,但取决于具体的情境。“从不”则表明可能是对内在生命缺乏觉知,也可能是已经疗愈,包括已拥有健康的界限。
(本题与第2、7、10、14、17、21、26、31、32、35和37题的动力相关)
当我们面临某种丧失,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悲伤是正常的,这是健康哀悼过程的一部分。健康的哀悼过程通常表明拥有健康的界限。然而,当最近并没有什么创伤或丧失发生,我们却经常感到悲伤的话,表明我们可能对过去的重要丧失没有进行哀悼。这种体验经常表明存在不健康的界限。因为界限如果健康,我们就会以更健康的方式去哀悼。
我们的真我是哀悼的主体。健康的界限保护着真我的统整,因而真我才能呈现、体验和存在,我们便能自在地以自发和健康的方式对事物产生反应,包括哀悼。因此,慢性的悲伤通常表明存在未哀悼事件,也表明界限存在问题。
回答“经常”或“总是”常常表明存在界限问题。“从不”则表明可能对内在生命缺乏觉知。
(本题与第2、19和29题的动力相关)
本题的动力和打分基本上跟第26题相同。
(其动力与上面多数题目相似,尤其是第3、7、10、17、21、28、29、30、31、32、33和37题)
如果我总是照顾别人的需要而忽略了自己,这表明我的界限是虚弱或不健康的。这可能会通过以下这些动力或行为显示出来:在别人身上花的精力超过其对我花费的精力,在关系中更主动贴近(可参考第10章中的“贴近与疏远”),给予别人的礼物、时间或其他事物远超别人给我的。在此缺失的健康部分是互惠,一种在分享兴趣、能量和时间上相互平等的感觉。
回答“经常”“总是”或“从不”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本题的多数动力与第2、5、7、14、17、22、30和32题相关)
正如第33题和其他列出的题目描述的,本题跟“对他人过度负责”这个核心议题以及“是连接还是束缚”“是健康界限还是纠缠”的基本动力有关(参考第7、8和9章)。它也与“是真正的慈悲还是一时热情”的体验相关。
回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根据个人情境,“从不”也可能表明有界限问题。
(本题的多数动力与第3、7、10、14、17、26、31、32、33和35题相关)
回答“偶尔”“经常”或“总是”表明存在界限问题。
(对第27题的动力描述也适用于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