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是一本复盘之书,核心内容来自小米十周年总结。2020年上半年,我和同事们花了大约半年时间,对小米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形成了一系列结论。

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30多年的沉浮摔打,从最初学生时代的创业尝试,到开发通用软件、电商、游戏,再到做移动互联网工具、云服务、消费电子硬件、IoT(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等,直到去年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就像我年轻时听过的鲍勃·迪伦的歌里说的那样,“答案在风中飘荡”。一路求索,关于商业思考,不同时期的答案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响飘荡。

商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让商业实现最大化的现实意义?我的答案是:效率。它能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化的美好幸福感。

小米自创立至今12年只干了一件事: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改造传统制造业,实践、丰富“互联网+制造”,推动商业社会的效率革命,以实现最大化的用户利益和社会经济运转效率。

12年前出发时,我和我的同事们对制造一知半解,我们手中所有的,只是一套叫作“互联网思维”的工具。但我依然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因为我相信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技术工具,没有善恶对错,但互联网理想、精神和方法,从互联网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高效、透明、公平和普惠。

所谓互联网精神,并不独见于狭义的互联网行业,也远不止今天我们所常见、熟悉、直观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有人说,如今已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我并不甚赞同。在我看来,互联网终于脱离了幼儿期,开始走向青春期,真正走入苍茫人世,为所有人、所有事赋能。

我始终坚信,互联网应该是尊重人的,而不是束缚人的;互联网应该是解放生产力的推动思维和技术动力,而不是以邻为壑的割裂藩篱;互联网应该不断推动开放与共享,而不是简单零和竞争的数字鸿沟;互联网应该是社会整体财富的耕耘者,而不应该只是流量、财富的吸纳者和分配者。

所以,互联网应该成为公共服务,透明服务于人,方法公布于众,数据属于用户,在充分授权和保护的前提下,商业世界和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可享、可用、可管理。其中的关键是,发挥互联网的信息汇集带宽、交互反馈快捷,以及数字化可追溯、可管理、可统筹的优势,积极与实体经济结合,真正担负起推动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实现民众幸福感最大化的职责。只有这样,互联网才不只是被动使用的数字工具,更是真正的数字化发展引擎。

从2005年开始,这些思考在我脑中不断盘旋,渐渐形成了创办小米的基础方法和实践指导。在十多年的探索中,这些思考和实践被逐步打磨,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论的雏形。站在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厚重积累之上,乘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建设开始起飞的时代大潮,经过不断实践完善,这套方法论也渐渐开始在“互联网+制造”领域取得进展。

这是我的第一本关于商业思考的书。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商业理论学者,所以并不会写一本理论化的书。作为一个工程师,也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想尝试总结并分享我们基于小米创业历程的思考,以及对这些思考进行改进、完善的方法。这些思考一定不完美,甚至还非常简陋;这些思考也一定不是商业进步和模式创新的唯一解。但我相信,对于很多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而言,其中的不少方法和思考会有一点借鉴、适用的价值。同时,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跟所有的小米同事、米粉朋友、合作伙伴,以及支持“小米模式”的朋友,做一次集中的分享和探讨。

这本书里的内容绝非我一个人的思考,很大程度上,这是一部小米创始人团队、管理层和很多小米同事的集体作品,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小米还非常年轻,小米的创业思考也才起步。这本书更多的是对小米过去12年的总结,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思考、继续实践。我期待小米能够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更相信小米创业过程中思考的模式和方法,其价值将远大过小米本身,其影响也将比小米本身更深远。

雷军
2022年8月 M64QgluNtmI63hxqP8UFQNt+jFWDFy6UNguSoR4Aj7qvk7YTUay8xBpnYtzE5h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