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个文人有多难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肖像,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大潮汹涌时,其中之人若无逆流观瞻或于险急处注目的勇气,是无法看到大潮真相的。所以,文人自古就是一个危险的职业。文人命运多舛,归结为不愿顺流合污,性子烈,骨头硬,脾气倔。人们对文人投注仰慕和尊重,认为是正气、良知的代表,皆因为文人可以舍身为天地立言。

从世俗的角度看,文人多半是一些有个性和乖僻的人,常人难以理解。但从文人的角度看,好的文人就是那些一生忠实于个性和癖好不改的人。比如嵇康清高、陶渊明淡泊、李白狂傲、柳永风流等。文人的标准不是完美,而是独特、有趣。大凡人做得周正规矩,文也不会有特色。站在文的角度看文人,文人的职责有两个,一个是破坏规则,另一个是建立规则。按文法写作的文人大多是二流、三流文人,好的文人是那些敢于破除一切既有规则的人。文人若没有这个气量,就不能算作文人,只能算作文客。客者,外人也。外于独创,外于个性,外于别样。不破不立,独特别样的创作才是文人所为。文人要写得与众不同,也必活得与众不同。文人生活有些出格的举动是正常的。苏轼拜访王安石时,王安石说过一句话:“礼数岂是为吾辈而设!”什么时代,文人行为不出格,可以肯定这样的时代文学不会有多大成就。同样,一个时代如果能够宽容、接纳文人的出格行为,也表明这是一个开明、开放的时代。

文人在古代泛指知识分子,社会给予文人更多参与发挥自身才智的机会。文人的价值不仅用作品来标志,也用参与社会工作的成就来标志。比如参政、著史、教学等等。文人的个性因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影响而得到更广泛的延传。其中文人的品格、性情和遭际成为文人除作品之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怀念、敬仰历史上一些有成就的文人,不是因为他们曾身居显贵,而是因为他们正直、忠诚、智慧、洒脱的人品与精神。

但文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文学创作成就上。文人的价值不是靠权贵裁定的,而是靠时间裁定的。因此,我们得以看到很多不为权贵势力所推崇的文人,甚至遭到权贵迫害、排挤的文人,日后却名留青史。文人的这一特点助长了其自身的放任,一代又一代文人相继传承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畏权势、不媚世俗的傲骨和傲气。文人的这种价值坚持是建立在道德批判和个性自由选择之上的。从汉代潘岳著《闲居赋》开始,甚至更早于战国,庄子著《庄子》开始,文人的精神自觉就已经形成。正是对个性和自由的信赖和崇尚,文人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权贵生活相对立,和投机逢迎相对立。如果说权贵和逢迎代表主流生活的话,那么文人更愿意选择别样的生活,即在物质和精神的获取上,更倾向于精神上的恣肆放逸和纵情。

由于文人选择别样的生活,不从众、不媚俗,所以文人有与众人不同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一个自足的文人一定是自安的、自为的、自在的。陶渊明就是最好的例证(我说的文人不包括文人中不齿的人,这些人我都当他们是文客)。文人在对抗权贵生活的同时,也在努力让自己有别于其他文人。苏轼有一次就对着朋友说:“我比柳永如何?”杜甫在语言的精工细巧上要比陶渊明有更大的贡献,同时,相对于陶渊明的自娱而言,杜甫有更大的悲悯情怀。杜甫内心是有做中国历史上最“牛”诗人抱负的,所以他会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现代诗人废名纵观古今文人皆慕名声,遂要做一个特别的文人,给自己起了“废名”的笔名。中国文学不是起于行吟文学,因此,中国的文人并不追求流浪的生活。相反,在追求个性和自由方面倾向于“隐”。“隐”不是逃避的方式,而是安居的方式,包括身安和心安。中国文人也不是尼采所赞赏的生命挥霍型的,而是精神修炼型的。他要做的不是挥霍生命和才华,而是守护与聚合,守护的是自身品行的独特与纯洁,聚合的是天地浩然正气。

文人在今天特指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从知识分子的构成上看,文人占知识分子的比例越来越小(诗人中民间与知识分子之争,代表了部分诗人要和知识分子划清界限的意愿)。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文人已不占据社会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渐渐成为社会边缘化的群体。文人的价值在今天面临全面的重估。首先,文学的不朽性(经典)正被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颠覆,文学作品的可替代性增强。文学作品的产出量是惊人的,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哪一部卓尔不群、出类拔萃?实在不易辨析和遴选。另外,文学出版印刷商业化行为,也让文学的独立价值受到影响,商业化参与的文学作品也必将在其呈现上兑换掉它需要偿付的商业利益。这使得文学的永恒性被当下的收益所稀释和取代。文人在巨大的商业利益推动和裹挟中,想要独善其身是艰难的。绝大多数文人选择适应,特别是年轻文人,他们甚至彻底抛弃传统的文人精神,而以新人类的姿态抢占属于他们的文学领地,比如网络文学。古人有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能独领风骚几天已是不易。

从生存的角度看,今天留给一个纯粹文人生存的空间并不大。一个文人如果不从事与文学无关的工作就很难活下来。文人的安身方式不如古人自在了。文人需要在不安中安身。文人在不安的工作中必然会耗损掉一部分属于文人的才华和纯粹性。这给文人的创作带来了新挑战,意味着文人不能把文学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而只能是部分,甚至作为业余爱好来对待。由文人的边缘化到文学在文人心中地位的边缘化,我们自然发现今天文人要较古人活得更为艰难。古人可以把文学当作归宿,安居其中,自娱自乐;今天,文人把文学当作拯救的方式,在自己滑向平庸的时候,通过文学让自己恢复个性和本色。当然,也不是全部文人都是如此,比如官方文人、网络写手、知名作家、畅销书作家以及电视剧编剧等,这些人正从文学中大获其益,名利双收。

消费时代的特点就是永恒价值不存在了,一切都可以标价消费掉。文学也不例外。这是我们必须警醒的。有的文人自视甚高,自认为作品是写给500年以后的人看的,这样的人今天真的要被人笑话了。时代发展加速了,过去500年是500年,今天说500年,可能只是5年,甚至50天。不是你的作品是否有保留的价值,而是你在层层新作品的掩埋中被翻找出来的概率几乎为零。每个文人都必须做好接受被遗忘和淘汰的准备。文学的狂欢已是文学的没落。在狂欢现场,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充斥耳际的是所有人的尖叫、合唱和群舞,文学被细品的时代过去了。今天,文学正面临浏览式阅读,它是消遣式的,是一种无聊时的陪伴,人们通常不再深究作品深层的问题,而是满足于好奇、窥秘和娱乐。所以,有深度、复杂的作品很少受到普遍欢迎。读者思维的平面化是导致文学肤浅的原因。生活的快节奏是导致阅读碎片化、浮光掠影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由电视行业、报业出版集团、网络平台等构成的文学消费的产业链,正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不是文学本身的目的操控着文学的走向。

但不管怎样,仍有文人——传统意义上的或新人类意义上的文人。固守传统文人精神的人会继续活在他的世界里。文人凭借对文学的热爱,正以可能的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完成他的文学远征。对凡是不能断定的问题,我们都需要给予宽容和观察。文人正在努力形成他们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学气象。这是文学赋予文人的使命,也是文人命定的选择。有人会成功,有人会失败。文人已经携带他们的全部家当出发了。他们在路上,在抵达各自目标的征途上。这是一群单纯而执着的人,他们身上最大的负担就是梦。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群轻装简行的人,他们需要的并不多,也不奢求豪华、富贵的生活,但他们都秉持一颗高贵的心。他们认真地迈出每一步,感受脚踩在大地上的坚实,感受大地的宽容与风暴的残酷,感受着人的饥饿、疲惫、绝望、痛苦,他们以诚实的语言告诉世界他们的体悟,告诉他们飞行时的快感,仅此而已。博尔赫斯曾告诫自己:不过是一介文人。这样的告诫是明智的,也是必要的。文人当知道要做什么,清楚属于文人必须遵守的底线。在文学的路上,每个文人都是孤独的行者,尽管朋友们经常聚会、纵酒,但死的时候,每个文人都是躺在自己道路的终点。 u8+5409S/RkdIP7/1kZ7kLDpK/Zvlqy191V/+704GkJ107wMLzbs05FLzH1R8S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