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版序言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初版于2004年,2009年再版,受到读者和学者的热烈欢迎,不觉已经又脱销两年多了,今再做增补和修订,出版第三版。

这次新版,增补王国维论词的词话15则 (即《人间词话附录》 第二九至四三则;因篇幅所限,多不加注) ,“汇评”又新增近年发表的新成果四则,《人间词话》正文增注释一则;还增加了附录“王国维诗学理论”,摘录王国维各种著作中关于诗学理论的全部重要观点,凡181则,4万多字。本书实际上已经成为“王国维诗学理论全编”,极便于读者和学者的研读和运用。

《人间词话》是建立王国维美学思想体系的最重要的著作,程国赋《王国维文艺思想研究的世纪考察(上)》 (《学术交流》 2005年第2期) 正确指出: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是否形成体系,学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周锡山的答案是肯定的 (周锡山《论王国维 及其美学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2-3期) ;叶嘉莹则判定王氏美学不成体系,因为他没有将西学与中国传统的文学完美地融合,在理论阐述上仍嫌不足,带有旧体诗话、词话常有的毛病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年) 。笔者认为,叶氏未免有些苛求王国维,王氏美学思想确实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带有古代文学批评所固有的缺陷,而且论述中还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不过,从总体上看,其内在体系还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容抹杀的事实。

程国赋先生的观点客观公允。他介绍的拙文《论王国维及其美学思想》是拙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的前言。

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和美学著作的评价是很低的,全书对王国维的批评、否定甚多,仅对《人间词话》做基本肯定,但评价也不高,批评甚多。因此她否定王国维美学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程国赋先生的上述引文虽然简短,但已充分说明了叶嘉莹的基本观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种种因素,也包括叶嘉莹此书的影响,1985年之前,大陆学界对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和美学著作,指责很多,评价很低。自拙文《博大精深 学贯中西——王国维评传》 (《光明日报》1985年1月29日) 和《论王国维及其美学思想》 (《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2-3期,此文为《王国维文学美 学论著集》前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首先给予王国维及其文学、美学成果以全面的高度评价,并首次提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体系之后,学术界普遍接受了拙文的观点。此后,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成果得到极高赞誉,而研究者目前多已赞同王国维美学是形成体系的,尽管有的称之为“潜体系”、“准体系”,或如上引作者称为“内在体系”。而多数学者则径称为“王国维美学思想体系”,本书《人间词话》第六〇则汇评中新增的权威研究家陈伯海先生的论文,摘录的第四段开首即说:“我们知道,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观’之一字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陈伯海先生还认为:

《人间词话》“出入”说的提出,在中国诗学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化过程中,亦有其深远的意义。

……

他所创立的“生命体验的自我超越”的命题,用以解说审美活动的过程,则不仅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有开创意义,且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对《人间词话》的评价极高。

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拙著《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进一步指出:王国维意境说美学理论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以中为主,三美 (中国、 印度和西方美学) 皆具的美学理论。

在本书初版前言中,我指出:在受王国维影响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王国维所取得的成就上有所前进。现在,这篇前言中言及的拙文《意志悲剧说和意志喜剧说》和《中国之石和西方之玉——中国文论评论和研究西方文艺名著方法论纲》,先后提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2007年,学会与云南 大学联合主办) 和第十六届年会 (2009年,学会和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 学联合主办),在大会发言或交流,都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和支持,四川大学网刊出大会综述时,将拙文的观点专列一节,给以突出介绍。拙文已发表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刊、权威核心刊物《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收入上海美学学会编《新世纪美学热点探索》,商务印书馆2013年)和第30辑(同上,2010年)。拙文指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1904年王国维的论文《红楼梦评论》首先运用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来研究评论中国文学名著以来,整个20世纪流行着西方文论分析评论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取得并且将继续取得极大的成就,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中国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尽管有数千年历史的极其丰厚的积累,取得与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同样辉煌的成就,还有不少超过西学的独特贡献,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西方缺乏应有的影响,甚至不为西人所知。这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西方中心论的局限,西方学者对此尚无认识,中国学者应该具备宽广的胸襟和高远的眼光,首先做出努力,力图尽快改变这个不利局面,主动将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精华用多种有效的方法提供给国际学术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用中国文论评论和研究西方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学艺术名著,努力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做出自己绵薄贡献。

建立用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来研究、评论西方文艺名著 (也兼及东方别国的文艺名著) 的理念和方法,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在世界推广中国优秀文化的基本国策服务,并具有以下3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其一,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在分析和评论西方名著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二,西方名著通过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观照和剖析,可使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无法分析和总结的艺术特点和成就,得到鲜明揭示和解释,并给中国和世界创作界以重大的启发,从而对中国和世界的文艺创作起推动作用。本方法有效推广和发展,能够引导中西当代创作界自觉以中国传统文论和美学为指导,提高创作水平。使中国和西方文艺创作者了解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独特的成就,尤其是西方和其他国家没有而中国独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对以学习西方美学、文艺理论为主而对中国美学、文艺理论不熟悉的中国和西方创作者,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形成新的追求,从而对中国和世界的文艺创作形成新的重大的推动作用。

前已指出,当代的中国作家一般都仅仅重视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习,对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多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这是中国当今创作界整体上与世界一流水平有较大距离的主要或重要原因之一。用中国文论评论和研究西方文艺名著的成果能够促进当代创作界对此不足的认识,并启示其产生学习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

其三,向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界提供中国独特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贡献,促进其思考和探索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其吸收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理论参照的内容,从而对西方和世界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书最初由著名出版人汪俊先生策划和组织操作,先后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和万卷出版公司出版。这次第三版,改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内容更为丰富全面,必能得到读者和学者的继续欢迎。不足之处则仍请不吝指出为感!

周锡山
2012年12月12日
于上海静安九思斋 PsaOvBP7FdwcdnX4Ju744K3KL1gwUJJEAuZGPA8ptLMkkGV/BkxP7EHBe2arBf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