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供应试用的书籍

如果稍稍留心一点报纸上的出版广告,就会觉得专供学生应试用的书籍,近来出得实在不少,什么“表解”,什么“问答”,什么“必读”,名称各式各样,我们这里也不想列举。在出版家是所谓“在商言商”,社会上需要哪一类货色,他们就制造哪一类货色。所以,这个现象表示一般社会对于学科的认识达到何等的程度,是应当被注意的。

在中小学校里,学科的划分只为着教学的便利起见,教学的时候利用语言和文字作工具,也无非为着便利,其总目标却在发展学生的知、能;所谓知、能包括思想和行动,也就是整个的生活。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他的成绩好或者不好,要看他的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看他能否随时利用了学得的东西去应付实际生活,方可断言。如果只是对于某一学科记忆得熟,问到他他总回答得出,而在生活方面却并没有多大影响,这样的学生,他的成绩是否算得好,那就难说了。所以,贤明的教育家不看重什么考试,他与学生日常接触,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据以下评判的资料啊。惟有不甚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特别看重考试,他心里横梗着这样的念头:“不考试,凭什么来下评判呢?”这种人似乎并不少,于是考试的价值被提高到它所原有的以上,而学生受教育就差不多专为应考试的缘故了。

为着便利起见而划分的各种学科化为各科的表解、问答,等等,那就离开生活更远,因为这些东西太机械化、太形式化了。然而这些东西居然为特别看重考试的现社会所需要,致使出版家不厌其多地制造出来,这不就表明一般社会对于学科的认识正是这样机械化、形式化吗?“文起八代之衰者为谁?”“韩愈。”对。“鼓浪屿和什么地方相对?”“厦门。”不错。于是主试者满意,应试者也欣然。但是,如果问一问青年的可贵的精力和光阴消磨在这等玩意儿上边是否值得,只怕谁都要爽然若失了吧。

《中学生》一九三四年六月号 fb5HwwOqHiOL8uaPudPVEy/aRYzNa2N2HixRl3z7e25xmNUY6Gu4snkGtrZyaF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