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经》里的风声

《诗经》位在“五经”之首,这是司马迁的排序:《诗》《尚书》《礼记》《易》《春秋》。一本诗集能够承受如此之重,在于孔子编选《诗经》的眼光和出发点,既存文心,但更多的是史家态度。《诗经》的要义在世道人心,在省时醒世。“以言时政之得失”,“以知其国之兴衰”。采诗制度是自西周初年开始的文化政策,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国策。采集民间创作的诗歌,旨在民意调查,“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因为《诗经》中有“国风”,后世改“采诗”为“采风”。今天也讲采风,但已悖离了原本和初衷,着力点不再是民意和民情的采撷,基本上成了涂脂抹粉和附庸风雅。

南宋时的学人杨甲绘有一幅《十五国风之地理图》,这张地图融地理、文学及文化于一炉,开启了“文化地理学”的先河。十五“国风”的区域,在地图中是一目了然的,基本覆盖了当时的国家文化大体,沿黄河流域,自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至山东。长江流域在孔子时代是文化僻壤,“楚吴诸国无诗”。十五“国风”存诗一百六十篇,其中“周南”“召南”“豳风”是西周时期的诗作,止于周幽王。其余的十二“国风”,均为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属东周,具体说是春秋时期。

“周南”有十一篇,“召南”有十四篇,排序在“国风”之首,不称国名,而以周公旦召公奭冠之,是对周召二公执政力的敬仰,“得二公之德教,风化尤最纯洁,故独取其诗”。南,意为教化之地。“不直称周召,而连言南者,欲见行教化之地。”“文王之化,被于南国,而北鄙杀伐之声,文王不能化也。”

“豳风”七篇,排在“国风”的最后,唱着压轴的大戏。豳国在陕西的旬邑、彬县一带,是周人的发祥地,是周代立国的本源。这样的编辑次序,是孔子的特别用心。“豳风”的七篇,均与周公相关,《鸱鸮》是周公所作,《七月》《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写周公当年平复东部叛乱的功绩,以及东部人民对周公的敬仰。周公姬旦先被封周地,后再封鲁国,史称鲁国公。周公是孔子心目中最高大上的人物,这样的排序,且以“豳风”为题,既表达对周公的敬爱,也是强调鲁国是周人精神的直接传承者。孔子是鲁国人,他用这样的方式,把周与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邶风”“鄘风”“卫风”共三十九篇,邶国、鄘国、卫国,是殷商旧地,在河南安阳、新乡一线。在周公摄政时,由于发生“三监之乱”,迁邶鄘的国民至洛邑(洛阳),其封地合于卫。孔子编选《诗经》时,这两个诸侯国早已不存在了。清代学问家顾炎武先生认为,此为汉儒重新整理《诗经》时有意为之。“分而为三者,汉儒之误。”秦朝焚书,在全国范围内搞“书禁”,重点禁毁《诗经》和《尚书》,这两本书在民间几乎是绝迹了的。汉代立国后,不是口头上讲继承传统文化,而是具体去做,依靠文化老人的记忆才得以复原。仍以邶鄘旧国之名冠之,意图是拓延历史的沧桑空间。

“王风”十篇,采于东都洛阳一带。“唯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其采于东都者,则系之王”。

“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篇。郑国最初封于陕西的凤翔,后东迁华县,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再迁至河南的新郑一带。齐国在山东北部与河北西南,东连海,北界燕,西接赵。郑风、齐风多录男女之情事,后人诟病“不当录于圣人之经”。“郑音好滥淫志”,“齐音敖辟乔(矫)志”。被顾炎武讥为“不得诗人之趣”。

“魏风”八篇,魏国都邑原在山西夏县,后迁至河南开封。“唐风”十二篇,录自唐尧旧都临汾一带。“秦风”十篇,源自甘肃天水,沿诸渭河流域。“陈风”十篇,陈国辖域在河南周口左右,旧都淮阳。“曹风”四篇,曹国在今鲁西南的菏泽曹县一带。

“周南”“召南”“豳风”是《诗经》里的“正经”,是西周的诗。东周之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王室弱,诸侯兴,诗亡而史著,进入这个节骨眼儿,不再以诗“言时政”“知兴衰”,史书写作开始兴起,这一时期,诸侯国开始通行著国史,多以“春秋”做史书名称。其中晋国的史书叫《乘》,楚国的史书叫《梼杌》。孔子在鲁史《春秋》的基础上,修撰而成大《春秋》。修撰《春秋》的同时,编辑出《诗经》,诗与史就是这么衔接而成的。后世通称史为“春秋”,而不称“乘”或“梼杌”,在于《春秋》笔法的大器,以及孔子卓越的历史判断眼光。

中国人观念中的史诗,不是以宏大叙事为诉求,而是以冷静醒世为核心内容,一个人清醒的活着,不会做糊涂事。一个时代以清醒为基调,则是夯实了生活理政的基础。 7jYe7e78KKA8ADQ3dF1ezVcehZ3VO4coiq9zt0RC6pgElitLLoylWqTjJaoR3y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