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郡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辟曹操司空府军谋祭酒,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七子”之一。为人放达,不慕名利,唯以著述为乐。有《中论》六卷,为世称道。曹丕《典论·论文》称“徐幹时有齐气”,诸赋文“虽张、蔡不过也”,评价甚高。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② 。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①清河:淇水支流,源头在今河南内黄县。挽船士:拉纤兵士。②宿昔:即“夙夕”或“夙昔”,言朝夕之间。
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以旁观者立场代“妻”与“挽船士”话别的诗歌。唐代之后,多有“代作”,但那是受托而“代”,与徐幹“见”状生情,自为“代”作不同。
全诗仿拟女性口吻,故极尽缠绵之意。开篇无盘桓语,无规避语,直言“新婚”之“离别”。此法最拙,又最巧。拙于无遮拦,巧于无赘言。“凉风”以下十二句,一气呵成,大多为比喻语、比拟语、类比语,这就更加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婚”之谐与“别离”之苦。“蟋蟀鸣相随”,喻夫妇相从,加一“凉风”“秋草”背景,言其短暂也;“蝉吟抱枯枝”,喻妻守空房,加一“枯枝”“飞扬”背景,言其艰难也。在“别离”(“迁移”)中梦想“会合”,于是又生出“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的理想。因为有此一“愿”,这首诗也就有了一个恍惚的、光明的结局。
在诗句铺排上,它并不遵循严格的顶真格式,但一言既出,一语相随,“蝉吟”“枯枝”“迁移”“岁月”诸词,皆连缀复出,有如一线贯珠,不失流丽之美,不失铿锵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