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人。初为大将军何进府主簿,后避乱冀州,依袁绍,为其典文章。绍败,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徙门下督。“建安七子”之一,长于书檄表章,有《陈琳集》十卷,存诗四首。

饮马长城窟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 ,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①筑:即“夯”,众人齐举,用以砸实地面的工具。②怫郁:同“悒郁”,心情不畅。③姑嫜:亦称“姑章”,即公婆。④脯:干肉。

【鉴赏】

有人怀疑陈琳这首《饮马长城窟》即古乐府“古辞”。或许因为这首诗入笔即点及“饮马长城窟”,与之过于相似之故。

诗的主题是表现边塞之苦。这主题太大,诗人步步缩小,缩小到“太原卒”与“长城吏”的对话,以及“太原卒”与“内舍”的书信往还。通过双方各为对方筹谋的表态,展现了戍守长城者千辛万苦百无一还的悲剧命运。意外的艺术效果随双方信函撞击而迸射出人格火花:“太原卒”是一血性男儿,“内舍”是一痴情女子。

书信往还,即是“对话”。借“对话”交代背景,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的艺术特征。性格层面之外,还有属于历史事实的内容。如长城边塞,水寒伤马(实为伤人);边防战士,自筑长城;长城连连,连连千里;健少不归,寡妇空守;生男捐弃,生女哺肉;等等。

细品此诗,其诗情焦点似乎不拘于“反战”“非攻”“苛政”等政治批判内容。它阐明的,是一种不可回避的代价与牺牲,以及面对牺牲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总之,诗歌褒扬的是中国人自古至今都倍加珍视的家国观念与舍身情怀。一方是“男儿宁当格斗死”,一方是“贱妾何能久自全”,甚至“长城吏”也在举筑而谐声“筑长城”!面对这种崇高的壮烈,你能不感念古人吗? LhDvHQSq8SpDBrDrERW2u7rIsFsjD4/K9N8q8xQrj7c+TKkdIdVvhbB/IxU2hZ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