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有不相同的服装习惯用语,这给服装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带来麻烦。为促进我国服装工业生产技术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颁布了国家标准《服装术语》(GB/T 15557—2008)。
服装专业标准术语又称服装专用术语,是服装专业用语的约定俗成。常用的服装专业用语是在长期的服装工业生产实践操作中逐步形成的,下面介绍服装工业生产中一部分常用的专业术语。
(1)无领:是一种衣领结构类型,指领结构设计中只有衣身领圈线状态的设计,又称领口线领型。
(2)立领:是一种衣领结构类型,其封闭性较好,是保暖性服装常用的领结构形式。
(3)翻折领:是一种衣领结构类型,其前部呈敞开型且翻领部分与领座部分连为一体,是各类服装中常用的领型。
(4)坦领:属于翻折领中一种领座较低的类型,具有较好的装饰性。
(5)装袖:是一种袖与衣身在袖窿处缝合的衣袖结构形式。
(6)连袖:是一种衣袖结构主要类型,袖与衣身组合成一体的袖型。
(7)袖头:亦称克夫,原为装在袖口处使袖口能束紧的部件,现凡装于某部位起束紧作用的部件都称为克夫,如腰克夫、腿克夫等。
(8)襻:装于服装中需固定的部位上,一般在上面钉扣或锁眼,常有肩襻、袖襻、腰襻、腿襻等,其形式有布料做成的布襻、线绳编织成的线襻、金属制成的钩襻等。
(9)串带:是襻的一种,亦称腰襻。其宽度多为1~2cm,形状有带状、琵琶状、方块状等多种。
(10)基本线:上衣裁剪制图中的基本线,常指制图中的下平线。
(11)衣长线:与基本线平行的用于确定衣长的位置线,常指上平线。
(12)落肩线:表示从上平线至肩关节的距离。
(13)胸围线:表示胸围或袖窿深的位置线。
(14)底边翘高线:在底部摆缝处,由底边向上高出的尺寸线。
(15)翻领松量:为了使翻折领的翻领部分能按设计宽度自然地贴伏在衣身上而在翻领的前半部分和翻领的后半部分之间加入的量,有些作图方法是用角度来计算的,则此时应为翻领松度。
(16)上裆:裤装结构部位名称。裤装中对应人体前、后腰部至会阴点之间部位(亦称股上)的长度。
(17)下裆:一般指裤装中对应人体会阴点以下至足面部位的长度。
(18)横裆:是前、后裤片中横向的最大量,大小与人体尺寸和款式造型有关。
(19)后裆捆势:指裤后片的裆缝倾斜的程度。
(20)挺缝线:是裤子结构部位名称,即位于前、后裤片中央的烫痕,亦称烫迹线。
另外还需要掌握与了解以下服装专业术语的概念与特点:门襟、暗门襟、嵌线袋、立体贴袋、插肩袖、灯笼袖、泡袖、斜裙、领窝线、领座、翻领、翻折基点、袖山、袖肥、袖肘、拔裆等。
服装制图符号见表1-1。
表1-1 服装制图符号
服装制图代号见表1-2。
表1-2 服装制图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