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考点 1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 所决定的: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拓展宝典

哲学基本问题总结图

考点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选择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人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辩证法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促进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考点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选择题】
1.物质范畴在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解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前提,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对物质概念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特性,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3.物质概念的科学内涵

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列宁物质定义的特点

第一,从定义的角度来看,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第二,从哲学物质范畴和世界物质组成的关系来看,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第三,从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来看,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拓展宝典

1.按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照世界的本原有几种,哲学可分为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

2.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种,要么是物质,要么是精神,据此,一元论可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二者共同构成世界的本原。多元论认为物质、精神和信息一起构成世界的本原。需要说明的是,多元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二元论,因为信息归根到底也是一种物质。

3.二元论和多元论都是唯心主义的。为什么呢?因为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种,即物质。除此之外的所有哲学派别都是唯心主义的,因此,二元论和多元论一定是唯心主义的。

总之,唯物主义必然是一元论,但唯心主义既有一元论,也有二元论和多元论。

4.恩格斯物质定义的特点:恩格斯是从共性和个性,即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哲学和自然科学、普遍和特殊的角度给物质下定义的。

5.列宁物质定义的特点: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给物质下定义的。

6.唯物主义的三种类型及观点

考点 4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选择题】(2022 年多选)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3)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两种错误观点:设想物质是不运动的,会导致形而上学错误;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即认为运动是可以脱离物质的或者运动着的不是物质,会导致唯心主义错误。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相对静止的含义: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特殊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第二,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拓展宝典

1.否认物质(客观),或者说否认物质第一性,犯唯心主义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犯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2.请记住以下恩格斯的话: 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又是未来运动的出发点。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静止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3)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辩证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也就是说,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总之,一切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物质运动与时空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拓展宝典

请牢记以下正确表述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注意:1、2、3 中的“存在形式”,可以用“存在方式”代替,二者含义相同。)

4.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5.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6.人类的时空观念会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拓展。

考点 5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分析题】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考点 6 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题】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 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认为, 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 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习近平指出,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拓展宝典

1.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

自然界=自在自然+人化自然。所谓自在自然,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

总之,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2.考点 5 和考点 6 合起来构成“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原理”,可以考查分析题,标色内容需要背诵。

考点 7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选择题】(2017 年单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1)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类的意识。同时,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的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拓展宝典

1.请注意以下说法的对错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分泌物)。(×)

(2)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3)客观现实是意识的源泉(内容)。(√)客观现实是意识的形式。(×)

2.关于意识的主观性的正确表述

(1)反映形式的主观性;(2)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3)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4)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5)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3.部分经常命题的“马列”原话

(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3)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4)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5)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6)斯大林指出:“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7)毛泽东指出:“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考点 8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选择题】(2017 年单选)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 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分析题】(2018、2019、2020、2022 年多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总体规定和基本内涵

总体规定: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基本内涵:①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①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②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拓展宝典

1.关于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的正确表述: 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⑤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⑥社会是有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2.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不管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否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它们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3.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如下图所示(“Y”表示承认物质性;“N”表示否认物质性)。 XzW8hWVoyqjWJPc2wZFvqk4BNfsH+okXj0VQTaOXvuQNvDXVVkHl5rMDPiCNS/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