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 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选择题】
1.历史观的含义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4.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唯物史观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

第二,唯物史观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唯物史观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选择题】(2022 年单选;2020、2022 年多选)
1.社会存在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1)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社会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2)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 术、宗教、哲学等。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从根本上受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拓展宝典

1.社会存在总结图

特别注意:

第一,物质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了物质生产,因此,毫无疑问, 物质生产属于社会存在。

第二,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毫无疑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存在。

第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毫无疑问, 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 而上层建筑不属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总结图

注: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社会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考点 3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选择题】

物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拓展宝典

生产方式总结图

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考点 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分析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第二,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考点 5 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选择题】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 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 的范畴,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 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 观依据。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2)劳动对象。 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 产资料。

(3)劳动者。 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 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考点 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选择题】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具体表现在:①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②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 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③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总之,在 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 志,是第一生产力。

考点 7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选择题】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第一,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第二,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4.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拓展宝典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 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客观的物质利益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4.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5.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6.生产力总结图

7.生产关系总结图

考点 8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选择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 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复杂性。

第一,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

第二,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因此,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 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 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考点 9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选择题】
1.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的含义和构成

(1)含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构成: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①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 它的核心。

考点 10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选择题】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种职能。政治统治职能指国家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但政治统治职能以社会管理职能为基础。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时,国家就会消亡,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拓展宝典

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2.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上层建筑总结图

考点 11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题】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首先,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和思想等。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表现。

①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②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③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新教材增补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1.交往及其作用

(1)交往的含义: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2)交往的类型: 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的不同,人们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总体来说,可以将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交往,物质产品是其交往内容。精神交往是指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在涉及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领域中进行的交往。

(3)交往的作用: 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第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第三,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考点 12 社会形态的内涵【选择题】
1.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 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1)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 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2)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

(3)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拓展宝典

社会形态总结图

考点 13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选择题】
1.社会发展过程呈现统一性和多样性

(1)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①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②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①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统一性表现为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②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表现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中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2.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论意义

(1)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来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2)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考点 14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选择题】(2018 年多选)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包含三层意思: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其原因有三: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总之,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考点 15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选择题】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的含义及原因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量变和质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①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②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③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2.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的含义及原因

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①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②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伟大真理。 5O52X93c/HA3KZZ6CRES5yaifMFGC7OAi5/M1s4AhAL1IG1HwCO4RKAQy7F44N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