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是由六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组合而成。根据透视原理图中正方体属于成角透视,因此根据两点透视原理,正方体的结构线分别消失于两个点。正确掌握透视规律,了解正方体的成角透视规律,为今后画各种几何体及静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认识正方体的透视关系和明暗关系。掌握成角透视的原理及三大面的处理关系。
正确的观察方法。
对正方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
成角透视和三大面的关系。
用较轻的线定出正方体的最高点、最低点及长和宽。构图要求物体在纸张的中心稍偏上,注意不要把物体画得过大或过小。如图 3-1-1 所示。
起形时用线要放松,线条不宜太重,轻松地把正方体的边缘线、转折线画出来。这一步要结合成角透视的理论作画,三条垂直线不变,其余变线注意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如图 3-1-2 所示。
图3-1-1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图 1
图3-1-2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图 2
要严格、准确地把结构线表现出来,特别是透视关系一定要准确。由于结构素描不考虑明暗关系,物体的边缘线可以选用较软的铅笔(4B、5B等)适当画粗重一些。如图 3-1-3所示。
简单地把物体暗部、投影铺上一遍调子。铺调子过程中要注意笔触和线条的方向,调子线条用力要均匀,体现出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如图 3-1-4 所示。
图3-1-3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图 3
图3-1-4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图 4
加重边缘线刻画,注意暗部和投影之间的衔接关系,要相互照应、整体进行铺设。拉大暗部和亮部之间的对比关系。注意边缘线、投影线、结构线、转折线的深浅变化,注意形体的转折关系,使画面有虚实、有主次。如图 3-1-5 所示。
图3-1-5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图 5
根据构图需要用铅笔测量,要反复观察。用直线定出物体在画面中、上、下、左、右的位置,同时要考虑高度、宽度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注意物体的成角透视规律。如图 3-1-6 所示。
从暗部入手,用较软的铅笔(3B、4B等)把物体的暗部、投影及亮部背景先上一遍调子。不要太用力,注意物体轮廓的虚实关系处理,注意排线的正确画法。如图 3-1-7 所示。
图3-1-6 正方体明暗素描步骤图 1
图3-1-7 正方体明暗素描步骤图 2
较为深入地刻画,开始铺第二遍调子。从整体上要逐渐拉开物体的黑白灰关系,用较重的铅笔(5B、6B等)加重投影、明暗交界线等较前的部分,背景调子做初步处理,如亮部背景的加深、暗部背景和投影的过渡等。注意亮部,亮反面此时不急于去画。如图 3-1-8 所示。
确立暗部的完整及虚实,背景的深浅、虚实变化决定了物体在画面中的空间感。用面巾纸(纸笔或手指指腹)轻轻擦拭,使其柔和统一成一块灰色;然后在此基础上用较硬铅笔(B、HB)画出线条的层次感。注意物体本身灰色调的丰富变化更能表现出石膏体的质感。如图 3-1-9 所示。
图3-1-8 正方体明暗素描步骤图 3
图3-1-9 正方体明暗素描步骤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