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三
识别老年人沟通障碍

【知识目标】

◇ 了解老年人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 掌握消除沟通障碍的方法。

【能力目标】

◇ 通过讨论沟通障碍的处理方法,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 培养学生对问题处理的正确态度。

一、老年人沟通的障碍

老年人沟通的障碍主要有三种:接收障碍、理解障碍、接受障碍。

接收障碍,主要指由于环境、生理因素和接收者的态度、观念、需求、期待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沟通障碍。比如子女给老年人打电话,却因为电话的信号不好,导致听不清沟通的内容。

理解障碍,由于沟通双方文化、地位、能力的不同以及易引发分歧、混淆、威胁等意义的信息带来的语言和语义上的偏差而导致的沟通障碍。比如有些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家乡话很难被照护员理解。

接受障碍,由于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矛盾或意见分歧引起的沟通障碍。这是一种心理因素导致的沟通障碍,心理学上有一种“晕轮效应”,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的某一个特点,就可能扩大这种特点,导致不喜欢整个人,自然也不愿接受这个人的任何沟通信息。比如张爷爷是一个作风严谨的退伍军人,他的照护员小李虽然是男生,但性格柔弱,这让张爷爷很不喜欢。一天,照护员小李说:“张爷爷,我给您涂些护手霜吧,您手的皮肤有些干裂了。”张爷爷瞥了一眼说:“涂什么涂,我又不是个女的!”

这三类障碍意味着一次沟通可能要面对传递者、接收者之间的地位、语义、感觉、文化差异、信息选择、环境和反馈的影响,也就意味着成功的沟通是不容易的,任何一个沟通要素的失误都会导致沟通的失败。

知识链接

中国方言

中国方言是汉语的分支。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2000 年 10 月 31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多数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但是,国外学者认为,各方言区的人互相不能通话,因此它们是很独立的语言,尤其是闽语中的各方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同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为若干个方言片(又称为次方言),如福州话、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

——引自 360 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 /6424019-6637691.html)

二、消除沟通障碍的注意事项

首先,沟通者要明确沟通目的。沟通者必须清楚沟通的真正目的、动机是什么,需要对方理解什么,然后找到恰当的方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述给老年人。有时遇到特别喜欢沟通的老年人在沟通中侃侃而谈,导致沟通者忘了沟通的目的,跟着老年人的节奏偏离了沟通主题,导致沟通失败。

其次,沟通者要系统思考,充分准备。在进行沟通之前,信息发送者必须对需要传递的信息做系统、详尽的准备,并据此选择适宜的沟通渠道、最佳的信息传递时间。这些准备包括对老年人的情况、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式、沟通的环境等方面的准备和沟通者自身的准备。

再次,要因人制宜。沟通者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等状况,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运用老年人的思维架构去理解信息,以此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措辞或服饰仪态。此外,沟通者要保证需要沟通的信息已经被传送,且被老年人接收并翻译成自己想被了解的意思,沟通者还要注意非语言信息,通过关注老年人的非语言提示,全面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

最后,沟通者要消除不良情绪,提升职业道德。沟通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老年人进行沟通,过于兴奋、失望等情绪容易造成对信息的误解,也易造成过激反应。沟通者在接收信息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角色位置,客观评价老年人。要接纳和尊重不同的老年人,不能因为老年人的一些特点而心存排斥。如一些老年人喜欢吸旱烟,手上和牙齿上都泛黄,身上也有浓浓的烟油味,沟通者沟通时因为不喜欢老年人吸烟,就用手捂着鼻子进行沟通,这是错误的,也违反了职业道德。

实操训练

牧羊人

训练要求:

1.时间控制:30 分钟左右;

2.场地:室外;

3.所需道具:两根绳子(长绳子做边界,短绳子做羊圈)、若干眼罩、哨子。

训练过程:

1.训练者分为两组,每组 15 人,各组选出一名组长,除组长外,组员均需要带上眼罩。

2.这是一次特殊的紧急集合,起源于古希腊的军队,被称为牧羊人的训练,由指挥员(各组组长)扮演牧羊人、士兵(组员)扮演羊。在一个寒冷的黑夜,一场暴风雪突如其来,牧羊人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将羊群赶进羊圈。

3.由于天黑,每只羊都看不见羊圈,也看不见牧羊人。

4.牧羊人与羊群之间沟通的工具只有牧羊人口中的哨子,双方都不能说话。5.羊圈的进口只允许一只羊进入(必须一只羊进入后另一只羊才能进入)。

6.每个成员身体不可以相互接触,需单独进入羊圈。

7.最早完成任务的组获胜。

训练分享:

1.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遇到了哪些沟通障碍?

2.小组成员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Xbyx/hFCdYbonWBCKsl8wbLvp0odJyLJqr0UXafs4oZBtXaGzTUjkINA4dC9z0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