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老年人语言沟通的特点。
◇ 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 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尊重意识。
通常人们发出的声音需要经过肺部、支气管,再引起喉头的颤动,最后由鼻腔或口腔控制发声位置。而语言还需受到大脑语言中枢控制,通过后天的习得而熟练掌握。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发声器官也随之发生退行性变化。如老年人肺泡壁会越来越薄,肺部组织的弹性逐渐下降,肺活量也因此减少,老年人表达时就很容易通过增强呼吸频率来提高肺活量,就会显得气喘吁吁,同时气流通过肺部的量不足,喉头颤动不足,老年人的吐字发声也越来越模糊。再如老年人的发声器官组织结构也在改变,声带黏膜上皮层变薄、中层弹力下降、深层胶原纤维数量增加等,导致了老年男性音调上升、老年女性音调下降,音域变窄,音量减弱,声音颤动,不易控制等。发声器官如图 3-1所示。
1—上唇;2—下唇;3—上齿;4—下齿;5—齿龈;6—硬腭;7—软腭;8—小舌;9—舌尖;10—舌面;11—舌根;12—鼻腔;13—口腔;14—咽头;15—会厌;16—食道;17—气管;18—声带;19—喉头
图 3-1 发声器官
注:图片来自网络。
发声的生理机制
人体的发声器官可以分为动力区、声源区和调音区三大部分。动力区包括肺、横膈膜、气管。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扇,呼吸的气流是语音的动力。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器官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声器官。
声源区包括声带。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带状薄膜。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肌肉的收缩,杓状软骨活动起来可使声带放松或收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中出来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音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调音区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口腔(包括唇、齿和舌头)后面是咽腔,咽头上通口腔、鼻腔,下接喉头。口腔和鼻腔靠软腭和小舌分开。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关闭,口腔畅通,这是发出的声在口腔中共鸣,叫口音。
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发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作鼻音。如果口腔没有阻碍,气流从口腔和鼻腔同时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同时产生共鸣,叫鼻化音。
——引自百度百科
通常,人们的听力要经过外耳道引起 3 块听小骨机械振动,最后传到中耳的蜗窗。老年人的耳蜗基底膜会不断增厚、变硬,即便耳蜗毛及神经没有损伤,老年人的内耳毛也会随着年龄增大而死亡,因此老年人的听力逐渐下降,出现耳背的情况。还有一些老年人由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引起双侧对称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因此,沟通中老年人接收的信息有限,很可能是因为根本无法听到信息。
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 3 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由前庭器官(它与听觉无关,将在后面讨论)和耳蜗组成。耳蜗形似蜗牛壳,是一个绕蜗轮盘旋两圈半的骨管。骨管内部被骨质螺旋板和基底膜分隔成上、下两半。上半叫前庭阶,下半叫鼓阶。前庭阶通向中耳的小孔叫卵圆窗,鼓阶通向中耳的小孔叫蜗窗。耳蜗内部充满着淋巴。听觉的感觉细胞(毛细胞)排列在基底膜上,毛细胞上有盖膜。声波经外耳道撞压鼓膜,引起 3 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机械振动,从而增强声波压强把振动传向卵圆窗,推动耳蜗中的淋巴,振动在液体中传导,最后传向中耳的蜗窗。这是声传导的全过程。此外,声波还可以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这叫声波的骨传导。当耳蜗的淋巴液振动时,基底膜就发生振动。基底膜的振动便引起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同盖膜冲击,引起毛细胞的兴奋,由听觉系统传导通路(有同侧通路,也有对侧通路),经四级神经元将冲动传向大脑。
——引自百度百科
老年人由于反应速度和发声组织退化,在表达自己意愿时常会吐字缓慢或含糊不清。有一部分的语言中枢神经由于老化或因疾病堵塞、受损,甚至会出现一些语言障碍。
案例:张爷爷,65 岁,最近两天说话开始说不清楚,心里都明白,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家属带张爷爷去医院做了CT,发现张爷爷由于脑梗塞引起的语言中枢受损。家属和张爷爷都很着急,张爷爷一遍遍咿咿呀呀地表达,家属却一个字也不能理解,一次次追问,最后气得张爷爷把拐杖扔了出去。
对于吐字缓慢、含糊不清的老年人,沟通者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不要焦躁追问,而是尝试用一些替代性物品,如纸、笔等,来探索老年人要表达的含义,或表述“张爷爷,您是说您需要这个水杯喝水,对吗?”再观察老年人的肢体行为。
请每组派出一名同学,借助道具完成游戏。
游戏一:各组派出的同学用嘴咬住一个气球,按照老师提前给出的小纸条复述一段话给自己的组员,先猜对的组获胜。如果有多组同时猜对,可以增加难度,比如嘴里含糖块再咬住气球,再复述。
游戏二:各组派出的同学用棉花、耳塞等堵住耳朵,由老师在教室一角发出一串动作指令,如“蹲下、起立、伸左手等”,同学全部做对的获胜。
游戏结束后,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分享,通过游戏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老年人在听和说上面临什么样的沟通障碍?
因为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和表达速度出现间断,有时表达出来的词和真实想表达的南辕北辙。如“小张啊,把我的遥控器给我”,可老年人却伸手指向自己的杯子。这时,沟通者要和老年人确认一次是否想要杯子。
按照指令,做口腔操。
1.双唇紧闭,堵住气流,突然发出“bo、po、tɑ、fɑ”的音,每个音连续发 3 次。
2.双唇噘起,左歪上噘右歪下压循环 3 次。
3.张开嘴巴,舌头上下左右依次循环 3 次。
4.闭上嘴巴,舌头上下左右一次循环 3 次。
案例:王奶奶,70 岁,身体健康,时常在小区里溜达。这天,社区工作者小王看见了王奶奶,便走上前去说:“王奶奶,您又遛弯哪!这几天社区要进行人口普查了,到时候我们会上门拜访您!”王奶奶看着小王,把脸转向一侧:“你说啥?”小王小声自言自语:“这老奶奶,耳朵真背。”“你耳朵才背哪!”王奶奶不高兴地说道。
一些老年人会被认为具有选择听到内容的特点,说自己不好的事一听一个准,说其他的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其实这是对老年人的误解。因为老年人的听力下降,原因很多,而单纯的放大音量并不能百分百被老年人接收,这是因为声音的基频也很重要。比如一些老年人由于一些疾病的因素,导致中、高频区听力受损,生物机理主要是靠近耳蜗基底膜较近的对高频刺激高敏感性的毛细胞受损,从而使神经冲动在听觉通路的传导受阻。而一般人说话时基频范围为 100~300 Hz,男声较低,女声和童声较高,这就可能导致一些高频的声音老年人听不到。
老年人的记忆能力退化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性健忘,另一种是病理性健忘。前者是老年人脑功能衰退的表现,是老人的常态表现。这样的老人虽然记忆力下降,但是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等认知能力丝毫未减。他们不仅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有时还能照顾家人。后者是病理性的脑器质性智能衰退,这样的遗忘是完全恶性的,随着病情加重,他们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5] 。前者这样的老年人,沟通者在沟通后,要再次和老年人确认,或者当事情出现时,可以通过回想帮助老年人想起当时的承诺。如张爷爷,70 岁,入住养老机构 3 年,是机构的文艺骨干。近日,机构里准备举办元旦晚会,便由沟通者小崔告知张爷爷今天下午排练的时间和地点。到了指定时间,张爷爷并没有如约而至。小崔找到张爷爷,他才想起有这么回事,中午孙子来看望,就给高兴忘了。后者这类老年人,沟通者要注意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老年人记忆,可以多次提醒和确认。例如,李奶奶,患阿尔茨海默症初期,经常忘记事情,社会工作者带领李奶奶在记忆力训练室训练,指着墙上的日历问道:“李奶奶,您看今天是星期几?”李奶奶想了很久也未答出,社会工作者又提示道:“李奶奶,每个星期几您大孙子来看您?”“星期六啊,明天就来喽!”“哦,那李奶奶今天是——”“星期五。”“对啦,您真棒!”
对记忆最基本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根据记忆持续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被称为感觉记忆,也被称为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或者感觉寄存器。短时记忆,短期记忆模型在过去25 年里为工作记忆所取代,由三个系统组成:空间视觉形成的短期视觉印象;声音回路储存声音信息,这可以通过内在不断重复长时间存在;中央执行系统管理这两个系统并且将信息与长期记忆的内容建立联系。老年人的短时记忆会逐渐下降。长时记忆,记忆的内容不但按主题,而且按时间被组织管理。一个新的经验,一种通过训练得到的运动模式,首先去到工作记忆做短期记录,在此信息可以被快速读取,但容量有限。出于经济原因考虑,这些信息必须做一定清理。重要的或者通过“关联”作用被联想在一起的信息会被输送到中长期记忆。不重要的信息会被删除。记忆内容越是被频繁读取,或是一种运动被频繁重复进行,反馈就越是精细,内容所得的评价会提高,或是运动被优化。后面一点的意思是,不重要的信息会被删除,或是另存到其他位置。记忆的深度一方面和该内容与其他内容的连接数目,另一方面与情感对其的评价有关。相比短时记忆,老年人的长时记忆却遗失缓慢,有一些老年人即便忘记了家人,却还拥有职业技能。
——引自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 /58654303607265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