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将中国人古老而优秀的黄河流域文化以及恒河流域文化、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联结起来,带动了美好的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一带一路”是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中国是世界蚕丝的发祥地,古称“丝国”。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勤劳的中国人已经将野蚕驯化成为家蚕,进行人工饲养,从而有了丝绸生产。至于野蚕利用的历史则为时更早。养蚕、缫丝和织绸,是古代在纤维利用上的重大成就,为世界纺织生产做出了非凡贡献。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项伟大发明,并被广泛传播到国外,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为世界人民提供绚美华贵的丝绸产品,为绚丽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远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丝绸就已作为珍品馈赠外宾。公元前5世纪起,中国丝绸就相继传到了希腊、罗马等遥远的西方国家(图1-6-1)。
(a)
(b)
图1-6-1 精美的中国丝绸
从奥古斯都时期开始,罗马人就迷恋上了丝绸,如图1-6-2所示。普林尼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在《自然史》里摆出道学家的面孔抱怨说,半透明的丝绸让妇女看上去就像赤身裸体,实在有伤风化。光是有伤风化也就算了,而且还那么贵,据说价格高的时候,一磅丝绸可以换一磅黄金。普林尼估算说,丝绸一年至少会导致罗马帝国流失一亿赛斯特斯。他认为这种可憎的纺织品来自遥远的东方,一个叫赛里斯的国家。据他说“赛里斯人的身材超过了普通凡人,红头发,蓝眼睛,嗓门粗糙,没有互相交流的语言。”而且赛里斯人“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仅仅坐等买卖上门”。而公元前5世纪的另一位希腊史学家克泰西亚斯,在他的《史地书》中则称“塞里斯人身高近20英尺
,寿命超过200岁”。还说在塞里斯国中没有乞丐,没有小偷,没有妓女,对该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上文所述的赛里斯国就是中国。古代作家谈起遥远异域,往往容易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或者添油加醋。真实的情况是中国人不仅没有红头发蓝眼睛,而且也并没有“坐等买卖上门”。
(a)
(b)
图1-6-2 古罗马以中国的丝绸为时尚
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开辟出来的。普林尼对之牢骚满腹的商品就来自于这条商路,中国丝绸在汉、唐时期的千余年间一直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西北两条陆路经过中亚运往欧洲,这两条陆路通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骞通西域(图1-6-3),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这也是一条最长、最古老的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直达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代交通要道,它因运送中国的丝绸而闻名。它东起长安,西达古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长15 000余千米,距今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古代东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人民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图1-6-3 张骞通西域
古代丝绸之路(图1-6-4),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经过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a)
(b)
图1-6-4 古代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它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第一条是沿昆仑山北麓到达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称为“南道”。第二条顺天山南侧行走,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和波斯湾等地,称为“北道”。但西汉以后天山北路又增加了第三条丝路,通往地中海各国,称为“北道”,或“新北道”,原来的北道(即顺天山南侧行走的那一条)就改称为“中道”。除了从长安出发运往欧洲外,还有其他“丝绸之路”:
(1)南方丝绸之路:长安—成都—保山—缅甸—印度—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扬州—泉州—珠海—(经马六甲)—欧洲。
显然,这条丝绸之路,是那么漫长,那么艰辛,绝不似今人想象中的大漠孤烟落日圆,驼铃声声脆连天。它是荒漠之路、戈壁之路,只有方向与目标,脚下没有路。它铺着汗水甚至是生命,却横贯欧亚,将中国人古老而优秀的黄河流域文化及恒河流域文化,与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联结起来。其后,中国的丝绸、蚕种、纺织工艺品,还有火药、造纸、印刷术相继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动植物、乐曲、乐器、希腊罗马的绘画、印度的佛教哲学流入了中国。这样美好的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如诗如画、如云如梦的中国丝绸,震惊了西方各国。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两者合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对当下中国服装出口贸易有什么影响?
1.简述古代丝绸之路。
2.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