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鱼用力的搓了搓手,一脸神秘兮兮的笑着。
“小鱼哥,你别这样看着我。”
“我有点儿慌啊。”
赵谌下意识的向后退了退。
蒋小鱼满脸的坏笑,看上去要多不正经,就有多不正经。
“哈哈,兄弟,别慌啊。”
“是小燕子,让我过来告诉你一声,他有个礼物送给你。”
“说是穿越回去能用得到。”
蒋小鱼说话的功夫,一把勾住赵谌的肩膀,拉着赵谌就往外走。
赵谌有些困惑。
不知道燕破岳要送什么礼物给自己。
看起来讨论课已经结束了,但是穿越回北宋这个话题,已经在战友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热度。
没多久的功夫,赵谌和蒋小鱼就来到了射击场。
远远地看到燕破岳,不知道他在弄什么东西。
等走近一看,赵谌瞬间露出惊讶的表情。
“好家伙,小燕子,你这是把巴雷特给改装了?”
赵谌看着燕破岳,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原本好好的一把巴雷特,在原有的基础上,被燕破岳加装了一个太阳能的红外线仪器。
还有枪管最前端的位置,也有了一些改变,看上去像是缩小了。
燕破岳拿起这把改装后的巴雷特。
“是啊!那天团长说要拿枪回去。”
“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巴雷特。”
“这东西子弹虽然只有5发,但威力十足。”
“我把枪械进行了简单的改装,能够让子弹发射后,威力更强,射程更远!”
“原本的巴雷特射程是1500—2000米之间。”
“我改装后,经过试验,能够达到2000—3000米!”
嘶!
赵谌倒吸了一口冷气。
多少?
2千到3千米?
这简直就是千里之外,杀人于无形啊!
如果遇上敌军正在行军。
他们的主将得意洋洋的走在最前面。
千里之外,飞来一颗子弹,直接爆头!
那滋味……
想想就酸爽啊!
可美中不足的,也是唯一的缺点和限制,就是巴雷特只有5发子弹。
每用一发,那就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啊!
赵谌正想着,燕破岳又开口说道:“另外,配上一个太阳能的红外线,能够让你在夜间也清楚的发现敌人。”
北宋是没有电源的。
可是一旦有了太阳能,那就等于可以重复利用,不需要担心红外线没电。
说的更夸张一点,赵谌可以直接将太阳能板摘下来。
用在其他地方,说不定还能直接搞出来一个太阳能灯呢!
对啊!
赵谌看着枪身上的太阳能板,脑海中突然涌现出奇思妙想。
如果等到自己储蓄的人才足够多的时候,说不定还真的能在大宋搞出电力来呢!
就在这时,燕破岳用力的拍了拍枪身。
“这个枪身也被我缩短了一些,重量上减轻了不少,现在也就有十斤。”
“之前你不是说能带二十斤的东西吗?”
“现在你还有两种可以选择,重量达到了十斤!”
燕破岳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显然对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
“我滴个乖乖,小燕子,用心了。”
赵谌接过燕破岳手里的改装巴雷特,对着燕破岳竖起大拇指。
赵谌不仅仅感谢燕破岳给了自己一把改装后,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体重更轻的巴雷特。
还要感谢燕破岳在无意之中,给了自己一个能够带回北宋,慢慢研究的课题。
那就是电能!
不仅仅可以研究太阳能发电,还可以研究风能发电。
电能啊,那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啊!
如果说有了蒸汽机,有了珍妮纺纱机,就意味着北宋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话。
那么电能的发展,绝对能够让北宋领先世界几百年!
当然,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
赵谌只是把这些想法牢牢的记在脑海中。
只要掌握了这些东西的基本原理,想要让北宋完成两次工业革命,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至于什么飞机、潜艇或者说是计算机,赵谌可没有想那么多。
解决了电力问题,已经是赵谌能够达到的极限之一了。
“这不算什么。”
“我听说冷锋不遗余力的教你。”
“做兄弟的也要表示表示才行啊。”
燕破岳那张冷酷的脸上,总算是有些笑容了。
“对了,小赵,你说你不会真的穿越走吧?”
燕破岳歪着头,右手捏着自己的下巴。
“我看你非常用心,好像真的要穿越了似的。”
“最近这一段时间,你也都泡在图书馆里。”
“该不会是来真的吧?”
燕破岳上下打量着赵谌。
不要说他了,全团上下的人都不相信赵谌会穿越。
可偏偏赵谌的种种表现,却又让人怀疑。
赵谌笑了笑,不置可否。
穿越这种事情,是根本没办法解释的。
见到赵谌不说话,燕破岳也不再逼问。
“行了,兄弟,我能帮你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穿越,我们都是好兄弟!”
燕破岳用力的拍了拍赵谌的肩膀。
赵谌没吭声,只是给了燕破岳一个坚定地眼神。
男人之间的友情,有的时候就是如此无言。
可是赵谌还有个疑问。
巴雷特确实是个好东西,但自己计划要离开部队,枪怎么带走呢?
“系统,我怎么才能带走枪械?”
【叮!所携带物品只要扫描成功,就可以带走,不必须携带在身边。】
听到脑海中的声音,赵谌放下心来。
“现在就扫描吧,巴雷特我是一定要带走的。”
【叮!扫描成功!】
赵谌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离开了射击场,赵谌重新钻进了图书馆里。
对于赵谌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自己学习的资本!
赵谌已经确定要带回去一把巴雷特了。
这把巴雷特经过改装后,只重达十斤。
剩余的自己还要带些什么呢?
看书之余,赵谌就开始思考起来。
“小麦种子也是必须的,带多少呢?”
赵谌翻看着一本有关农业的书籍的时候,脑海中不由得思考起来。
书上明确告诉赵谌,如果土地肥沃,那么每亩地至少也要15—18斤的小麦种子。
赵谌用笔杆敲了敲脑袋,随后便决定带5斤的小麦种子,可以先用一块儿试验田,来培育小麦。
等到收获的季节,再把收获的种子留下来。
这样一来,小麦的种子就会成倍数的增长。
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大规模的进行种植了。
有了源源不断的种子,大宋就不需要在为了小麦而发愁。
赵谌这么想着,也在心里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