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长先要调整好三种心态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一个关键的问题:家长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养育孩子?

这个心态,指的是我们养育孩子的初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很清楚,孩子将会成为像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请注意,“普通”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普通,不代表不优秀,不代表孩子一事无成,也不代表他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在医院里看到的医生,是普通人;我们在银行看见的工作人员,是普通人;像我这样在大学里任教的老师,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万贯的家财,没有书香世家的加持,他们靠自己也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普通人,才给了我们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人希望。原来普通人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找到不错的工作,拥有自己平凡但有意义的人生。

那么普通孩子如何走上一条更好的道路?通过读书,通过高情商培养,通过刻苦耐劳,通过弯道超车……这些正是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答案。

今天,你打开了这本书,意味着你意识到你和你的孩子需要改变现状。在此,我非常诚恳地告诉大家,务必调整好以下三种心态,才可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第一,请放下功利心

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除了老板给员工设置KPI,家长也给孩子和自己设置KPI。即使在本来最应纯粹的育儿路上,也充满了竞争意识和功利性的目标。

孩子10岁之前要考到钢琴十级,参加绘画大赛并拿到奖,身高也得超过全国青少年儿童的平均水平……在父母功利心的驱使下,本来有意义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

养育孩子应该遵循孩子的天性。孩子是没有功利心的,他看见蝴蝶飞舞,就想去追着它看,他不会在意抓蝴蝶可以消耗多少热量。孩子看见积木有趣,就按自己的想象来拼凑,绝不会想如何才能在乐高比赛中夺冠。他们真正地生活在当下,享受事情本身带来的乐趣。

功利心,意味着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孩子的成长,恰恰是建立在一次次挫折和失败之上的。如果父母盲目地在育儿路上追求功利,把孩子的每个项目都变成竞赛,那么孩子将会在成长路上收获满满的挫败感、无力感和自我否定。从此刻开始,请放下功利心,以最温暖的、充满人性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他才能拥有肆意绽放的可能。

第二,请放下虚荣心

朋友圈是人们内心的一道剪影,除了多如牛毛的广告以外,最多的内容是炫耀。有人炫耀美貌,有人炫耀财富,更有人炫耀优秀的孩子。

偶尔和朋友分享一下亲子相处的小故事,自然无妨,但总有些人,每天都在“炫娃”。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这种“过度炫娃”现象的底层逻辑。

首先,你想告诉所有人,我的孩子很优秀。其次,你想表达,我是一个称职的父母。但从本质上来说,有很多炫娃的人是在向外界获取肯定,为什么?因为他的内心不坚定。人们常说,炫耀什么就是缺失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的人,肯定不是每天都能品尝美食的人。不能每天陪伴孩子的父母,才会炫耀好不容易陪孩子的日常。因此,过度“炫娃”本质上是一种病态心理。

一方面,从社交媒介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借由别人的评价安抚自己内心的担忧。这些行为只会掩盖某些教育和陪伴上的缺位。真正对孩子有意义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故弄玄虚、欲盖弥彰,制造一个你把孩子照顾得很好的假象,蒙骗他人、糊弄自己。

育儿路上,容不下一丝丝的投机取巧,只有脚踏实地的陪伴和教育,才能保证孩子的全方位发展,培养一个健全而自信的孩子。当父母的是绝不可以偷懒的,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第三,保持平常心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每个孩子都存在差异。从父母遗传因素,到个人性格、成长的环境,这一系列的变量决定了每个人生而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成长。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擅长阅读,有的孩子擅长跑步,有的孩子擅长表达,有的孩子特别有同情心。但也有的孩子天生不擅长应试教育——我就是其中一个。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小学时的一次考试,我的语文考了63分,数学考了37分,连老师都觉得我没有救了。我拿着成绩单回到家,我母亲严厉地批评了我,觉得我“没用”“不争气”,还不让我跟邻居小孩踢足球,让我在家里学习。

现在的我,当然很理解母亲当年的焦虑,她只是展示了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但是,一个孩子唯一的“用处”就是考个好成绩吗?幸好,我的父亲并不这样认为,他每天下班就带着垂头丧气的我去踢足球,陪着我一次次地练习,慢慢重建我的自信,不断地鼓励我。最后,我以足球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了全日制大学,并成功考研,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刚出生,还是在中小学时期,请各位家长保持一颗平常心。比看见孩子优异的成绩单更重要的是,你能看见孩子脸上的笑容,看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性格开朗,身体健康,专注力强,有好奇心,这样的孩子会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另一种成功。

在我的教育咨询案例中,就有很多强行“鸡娃”失败的故事。

有个男孩出生在书香门第,妈妈对他的要求特别高,家里经济条件也很好,可谓“先天”条件非常优秀。在幼儿园时期,妈妈就给他报各种班,周一到周日,没有一天休息,他从早学到晚。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非常好,但弊端日渐浮现。

五年级时,孩子已经近视500度,平日也不懂得跟其他人相处,因为他没有机会跟同龄人玩。到了初中,孩子近视已达1200度,正好遇上中考改革,体育分数占比提高,因体育成绩不好,他没有考到心仪的高中。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日益消沉,但还是认认真真地投入学习。三年后,他因为考试失误,又错过了梦想的大学,进入了一所二本院校。

他觉得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为从小一直都是尖子生,父母对他期待那么高,但他却屡次让父母失望,这令他无比自责,陷入负面情绪走不出来。

此外,他的社交能力一向较弱,对所有人都很冷漠,没有一个朋友,更别说异性朋友了。毕业一年后,他面试了很多公司,因为不擅长表达,个性木讷,被拒绝了很多次,只好待业在家,每天玩网络游戏。他告诉我,他倒也不是多喜欢玩游戏,只是,不玩游戏他现在又能干什么呢?而且,在游戏世界里,他可以成为另外一个角色,可以找到看起来更加洒脱恣肆的自己。

这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案例,父母只看到孩子沉迷于游戏,却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源。每次遇见这样的案例,我都感到非常痛心,孩子明明很优秀(每个孩子本来都是优秀的),父母对孩子也充满爱,却因为“揠苗助长”,活生生地把一株好苗养坏了。

作为父母,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利心和虚荣心而去培养孩子,给孩子报班,让孩子考第一,这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陪伴,是父母愿意花费时间,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成长的道路有千万条,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要考清华、北大的,再退一步来说,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就一定幸福吗?考上清华、北大就保证往后的人生万无一失吗?

养育孩子,就好像开盲盒。不管孩子走哪一条路,父母都应该保持平常心,手持烛火,为孩子照亮前方的路。 so0ddJvj7usdfosM1PZ20UmUZP+PHQQsd4+3TSeq5OYlC5e96OzTKimgtTn3mg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