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LEO学长的预习全过程

从上学以来,我基本都沿用着同样的预习实操方法,可以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预习前极速复习: 读过上面两部分内容后,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个方法的含义。每次预习前,我都会通过完成前一课的家庭作业、快速回顾前一课的课文、讲义等材料来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快速翻书温习”这个步骤通常会占我预习总用时的四分之一(比如计划预习20分钟,那么我就先抽出5分钟左右来回看前一课时的核心内容)。

抽象+具象混搭: 这个动作该如何理解呢?很简单:在学数学时,我们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定理,它们由不同的字母和数字组成,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陌生抽象,甚至感到“脑壳蒙蒙的”。我在预习数学内容时为了防止被这些抽象公式搞晕,一定会把它们放进相对应的具体例题中,将抽象公式和具象习题混搭起来去阅读,完成初步理解,这样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动笔之后再听课: 我是一个热衷于边学习边动笔的人——精读时动笔做笔记、做书摘、写书评,请教老师时带好一支笔、一个本子,实时记录、总结。在预习时也不例外。每次预习前,我都会备好两种颜色的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

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预习时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用黑笔在旁边打一个钩,或者做一行简单的批注,旨在提示自己:嗯,这部分问题不大,我差不多搞懂了,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就稳稳的了。

而红笔的作用更大,我用它来标注预习后仍存在疑惑,或者压根儿没弄懂的知识点。换句话说,这支红笔是用来帮我拎出所有“硬骨头”的。所谓“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是指任何我还能提出疑问、在看具象习题时无法凭一己之力彻底读懂的新课内容。如果自己对一个知识点还有哪怕毫厘的不确定、不熟悉,我都会用红笔把它标出来。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预习时要杜绝想当然,不要轻易地觉得“读了一遍大概懂了”便意味着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其实不然。读懂了,并不代表你会运用了,做作业时可能仍会卡壳。所以,最稳妥的做法便是尽可能用红笔标出理解难点,在上课时着重听讲,力求彻底学会。

LEO学长在哈佛商学院攻读MBA的时候,每天的课前阅读量都较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200页正反面A4纸。除去上课、写作业、日常作息和活动社交,我留给预习和课前阅读的时间经常捉襟见肘。所以在哈佛,我还和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长期的课前预习小分队,并将其命名为“LEO学习小组”(The LEO Study Group)——因为三位成员的英文名首字母分别是L(LEO,我自己)、E(Edward)和O(Oscar)。在课前阅读量很大(比如总数超过150页),而小组任何一位成员又因为求职、学生活动等事项忙碌不堪的上课日,我们会提前对需要预习和阅读的材料进行分工,大家分头完成自己负责的章节,并根据定好的统一格式提炼预习难点问题、整理预习笔记,在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和小组成员分享。

有同学可能会问:你们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老师会不会反对?

当然不会。实际上,许多哈佛教授都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或预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攻克课业任务。哈佛商学院的教务处甚至要求每位MBA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加入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在课前一起学习、研讨。

本课核心方法回顾

限制时长专注预习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合理目标预习法,关键目的有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O牌实操预习法:

预习前极速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象+具象混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笔之后再听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2TNV7mua8t+U4nM/6oBUw3c/ztF9Kt4fMXrfDO7uYCmJzLBbaGwTgXPgIbMH/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