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的四种欲望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无数的观念,但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观念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如你现在很饿,而路边刚好有个包子摊,你可以趁店主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去“拿”两个包子填饱肚子,但你多半不会这么做,因为你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你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未经同意就去拿别人的东西是不道德的,所以你不会这么做。在这个场景里,是道德感约束了你的行为,但问题是,为什么道德感会约束你的行为呢?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

从根本上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一种选择或判断,你选择不去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哪怕你很饿。你在“填饱肚子”和“遵守道德”之间选择了后者,你把与两者相关的很多观念放到大脑里,飞速进行了对比和判断,并做出了选择。而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事实上,这个依据就是观念的价值。你在“遵守道德”和“填饱肚子”之间选择了前者,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更值得,或者说你认为此时遵守道德更有价值。但如果你真到了不“拿”这个包子就会饿死的地步,你可能就会觉得填饱肚子更有价值。

简单来说,你根据当前的情况,在各种观念之间选择了一种而放弃了其他,是因为这个选择对你更有价值。

每一个观念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比较抽象,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个观念都有一个分数或者权重,比如当前“遵守道德”是50分,“填饱肚子”是40分,你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遵守道德的价值更高,所以选择了它。

观念和价值是一体两面的,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当然,观念的价值不仅因人而异,而且是随时变化的。现在你觉得遵守道德更有价值,但其他情况下就不一定了。那观念的价值是如何评判的呢?

观念的价值来源于它对我们欲望的满足程度。

人的欲望分为四个层次:生存欲望、群体依恋欲望、自我实现欲望和精神欲望。而前面我们说的道德观念满足了一部分的“群体依恋欲望”与“精神欲望”。我们都喜欢道德高尚的人,而厌恶道德低下的人。所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融入群体,进而满足我们的群体依恋欲望。而填饱肚子能满足我们的生存欲望,但在生存并没有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它的价值权重就不会很高,所以,我们宁愿饿肚子,也不会去做不道德的事情。因为填饱肚子仅仅能满足最低的生存欲望,它的价值是最底层的,价值分数并不高,而道德观念来自精神欲望和群体依恋欲望,是属于更高层次的欲望。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道德观念具有更高的价值。

总之,我们平时会依据各种观念的价值做出判断和选择,而这里的价值就来源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的各种欲望。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生存是最重要的,而在大多数没有生命之危的情况下,我们都更倾向于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欲望。

了解了观念和价值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看看欲望的四个层次。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它包括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但相较于马斯洛的理论,我更认可孙利平老师提出的“欲望层次理论”:

第一层是生存本能欲望,它包括食欲、性欲和基本的安全欲,这些欲望来自动物的本能,不是人类特有的,而是所有动物都有,是生命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欲望在我们大脑里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而每个观念都对应着各自的价值,从而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比如食物可以充饥、衣物可以保暖、悬崖意味着危险、金钱可以带来安全感,等等。

第二层是群体依恋欲望,这种欲望来自人作为群居动物的本能,它表现在人普遍害怕孤独,怕被拒绝、被孤立,喜欢从众,等等。这些观念形成了我们的群体依恋的价值结构。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社交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来自这种本能。

第三层是自我实现欲望,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物质欲望,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欲望。它表现为人们对名誉、权力、地位、影响力的追求,其中最核心的表现是希望被人追随,希望能够影响别人,甚至能够控制他人。

第四层是精神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本能,是最高级的一种欲望,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审美欲望。它表现为对秩序感、一致性以及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人内心的一种本能,比较抽象,我们后面再来介绍。

这四种欲望有两个特点:

首先,每一种物质欲望的满足,都会带来快乐或者说愉悦感,但可能并不是幸福感,只有跟自我价值结构匹配的行为,才能产生幸福感。比如之前我们举的捡到1000块钱的例子,你没有感到幸福是因为这一行为跟你“努力致富”的价值结构不匹配。

其实一个人能否感到幸福跟他的观念结构的复杂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他的行为要与他的价值结构相一致。比如我们父母那一辈人,他们觉得能吃饱穿暖,还能抚养小孩儿上学读书,就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些行为是符合他们的价值结构的,在他们的观念里,照顾好家庭和孩子这一观念的价值已经很高了。

但如果你请父母去听一场古典音乐会,给他们买很多奢侈品,你的父母可能也会高兴,因为他们的物质欲望得到了满足,但他们不大会感到幸福,因为你的行为可能被他们视作盲目消费,而这和他们的价值结构是不一致的。所以,欲望的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而只有跟价值结构相匹配的行为,才会产生持久的幸福感。或者说,如果某些行为能满足你的欲望,但和你的价值结构相冲突,那你就很难从中收获幸福感。

其次,层次越低的欲望,满足方式越单一(或者说满足方式缺乏灵活性)。饿了就要吃东西,冷了就要穿衣服,满足这些生存本能欲望的方式很单一,一个行将饿死的人,你给他再多财富也没有意义;而层次越高的欲望,满足方式越灵活,越多样。一个审美情趣很高的人,可能看到一片树叶、一张照片、一幕晚霞,很容易就会产生愉悦感,他们满足精神欲望的方式是非常灵活和多样的,因此这样的人也往往生活得更快乐。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在每个欲望层级里,观念的丰富程度都对满足这种欲望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为什么有的人需要买很多名牌包包、奢侈品,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呢?希望被别人认可是满足自我实现欲望的一个表现,但是在他们的观念结构中,满足这种欲望的方式很有限,可能就仅限于炫富或者刷存在感,那么他们就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快乐。但同时,如果他们的观念结构里有另外一套观念结构和价值结构,在这里,炫富不仅可耻,还会被人鄙视,那么他们所拥有的两种价值观就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这会给他们带来痛苦和不安。一方面,他们只能通过炫富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么一个人,由此带来内心的痛苦。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跟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

总之,观念和价值是一体两面的,观念是价值的载体,每一个观念都有其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在于它能够满足我们四个层次的欲望的程度。

欲望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只有跟价值结构相一致的行为,才能带来幸福。

欲望层次越低,满足方式越单一;欲望层次越高,满足方式越灵活。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框架,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好的“三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1tXh0iPviT3G4SpFZRK0H7w44tegfqbPEaBICCErx7651pSP/A20rXWG1duWgO5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