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影响排行的变量(一):年龄差距、性别、生理差异、多胞胎、死亡和收养

所谓不吻合,是指经典的排行模式不符合某些人的实际情况。但众多偏离这个模式的个例使它妙趣横生,并丰富了它的信息库。要了解这些,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个心理学术语“家庭群体”,我更愿意称为家庭动物园。在我多年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妈妈一脸绝望地来找我,控诉家里的那三四个无法无天的“磨人精”。我一提起家庭动物园,这些妈妈就立刻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生在同一个家庭,拥有同一对父母,为什么几个孩子的差别会那么大呢?也许排行理论可以帮你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里你需要了解另一个心理学术语“变量”,它对所有家庭群体都有重要影响。变量是所有咨询师在心理学中必须学到的一个术语。跳出专业范围,它单纯地指研究个人、家庭或群体时,能够察觉到的不同因素。我在排行上用到的变量通常是指影响每个人的不同因素或力量,不管他或她排行第几。

许多不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称作一个变量,根据我30多年来的专业经验,影响排行的变量主要是以下几点:

· 年龄差距——两个孩子出生间隔的时间

· 性别以及男孩和女孩出生的顺序

· 心理或情感差异,当然,基因也很重要

· 是否有兄弟姐妹死亡——如果小孩不幸死亡,那么他底下的弟弟妹妹的排行就得往前提一个

· 收养——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影响,这就得看收养的时候小孩多大了

· 父母的排行——老大们当起父母来跟其他排行的人不大一样

· 父母的价值观——父母通过教养子女将他们的价值观传递给子女

· 严苛的父母——不断地批评孩子是要付出代价的

· 再婚家庭——再婚家庭通常会延续原来家庭的排行顺序

本书在某些人看来是前后矛盾的,他们觉得这只是简单基于出生次序的体系。老大都应该是这样的,老二都是那样的,老三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但是,正如我们所见,一些儿童的表现跟他们的排行大相径庭。甚至即使孩子们看起来很符合对他们排行的描述(老大、老二等),他们也表现出许多其他排行的特征,这就是由变量引起的。

虽然所有的排行都会有特定的倾向和大体的特征,但最关键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这个排行的孩子看起来像是另一个排行的,这就是变量所导致的转变。

年龄差距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家庭”

相邻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是一个显而易见并且至关紧要的排行变量。考虑到年龄差距时,你应该顺便注意一下,每次第二个孩子一出世,家里都会出现一种“废黜长子”的现象。前一分钟老大还是家里所有人的掌上明珠,突然又蹦出来另一颗“明珠”与之争辉。老大不再是家里独一无二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能让他明白他们仍然非常爱他,那么他的自尊心可能会严重受伤。

许多父母都想两年之后再要下一个孩子(其实3年是最“理想”的),但这些完美的计划常常出差错。在咨询过程中,我经常发现一些家庭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都能创造“第二家庭”了。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就清楚第二家庭是如何产生的了。

这一家的排行中有着明显的断层,老二和老三中间隔着6年,老三的性格极有可能更像一个老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性格中没有中间孩子的特征(家里如果有四个孩子,老二、老三都属于中间孩子)。他仍然可以成为善于协调的人,还可以有很多朋友。他也可能会像个认真、严格的“大人”,毕竟他难免会受到家人行为举止的影响。家里面不但爸爸妈妈是成年人,哥哥姐姐也比他大得多(强得多),这些正是他性格中老大特质的来源。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把上面例子中的老三和老四(7岁的男孩和5岁的女孩)拿掉,换上一个3岁的男孩,如下所示:

以上属于哪种情况呢?假如家里的老小和上一个孩子相差7岁以上,这个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我们所说的“变相独生子”。假若父母以及哥哥姐姐非常宠爱这个孩子,这个3岁的老小就会成为家里的“宝贝”,他也会把自己当小孩看。相反,如果在家中不能享受“宝贝”的待遇,那么他可能就表现得像个独生子,这是因为他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赶上家中能干的哥哥和姐姐。

一个真实的例子:莱曼家庭

上面关于年龄差距的例子都是假定的,但是接下来的例子却是真实的。我非常了解这个家庭,因为这个例子中孩子的父母就是我和我的妻子桑德。我们“最初的家”包括霍莉,接着一年半之后克丽丝又加入了,又过4年之后,我们迎来了小凯文。

我们前三个孩子符合典型的排行模式。霍莉一开始就是做事小心翼翼,处处追求完美,勤勤恳恳,训练有素,智商很高。她做事很有原则,要求分毫不差。假设她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走,那么我就不能说“12:00左右吧”。我必须准确地说出时间:“我们要在上午11:55准时出发。”

如此看来,法制类真人秀《人民法庭》( The People’s Court )是霍莉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她已是一名教师,对课堂秩序要求严格,并且要求学生必须做课前预习。大学毕业后,霍莉回到图森的一所公立学校教高中英语和新思维写作。在她工作的第一年,如果我们偶然遇见她班上孩子的父母,他们准会告诉我们两件事。首先他们对霍莉的教学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接下来话题一转便是“学生留堂”的事。那时我会接过话题反问:“是不是你们家孩子有时候课前没有做预习啊?”然后家长们一般都会说:“对啊,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地学啊!”

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克丽丝最后也回到了图森当老师,在一所教会学校里教二年级。她的理想是做一名法律顾问,不过她在教学上的成绩也很突出。工作一年之后,校长告诉她,她是25年来唯一一个让他觉得无可指摘的教师。

那么,克丽丝也跟她姐姐一样,是那种十分努力,做事讲求原则,非常守时的人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可是克丽丝却把她的班管理得井井有条。原因在于她跟孩子很亲近,她知道如何去协商调解,知道如何到家庭之外去找朋友。这是她作为老二的典型特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小凯文出生前,有4年时间我们一直拿克丽丝当老小对待。所以在她的生活方式(她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形成的早期,她一直是家里的焦点。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何她总也甩不掉“小克丽丝”这个名字。我总是建议她,至少在退休前应该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正式的“克丽丝”或是教名“克里斯汀”。

凯文,我们的第三个孩子,性格却像是最初的莱曼家庭的一员。他是一个典型的老小——贪玩,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和丰富的创造力。我更愿意相信他会成为下一个加里·拉森(著名漫画家)。

凯文具有老小的特征,但作为家里的第一个男孩,他同时具有当老大的潜质,我会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说到这一点。他在艺术学校里很有人缘。有一次,他的一个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女同学问他:“凯文,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你为什么总能那么开心?”

“你真的想知道?”凯文问她。

“当然,我很想知道!”

“好吧。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十分和睦的家庭。”

听到凯文告诉我这件事,我很开心。他接下来的话更让我记忆犹新:“爸爸,她喜欢偷东西。有次我们一起去迪士尼世界玩。当我们从一个礼品店出来后,她脸上又有了那种得手了的表情,我就知道她又偷东西了。我让她停下,说:‘把它交出来。’她从包里拿出东西交给我,我监督着她回到商店,让她把东西还了回去。”

凯文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孩子真令人欣慰!他可比他老爸二十几岁的时候强多了!

我们的“第二家庭”

本书第1版出版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都很小:霍莉12岁、克丽丝10岁、凯文才6岁。

桑德和我都觉得我们的家已经很完整了,谁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出现“第二家庭”。1987年,凯文9岁多了,而我们也都四十出头了,我们的第4个孩子汉娜意外到来。

这样一来,凯文和汉娜之间有了很大的年龄差距,一个9岁,另一个才不到1岁,毫无疑问,汉娜开启了莱曼家的第二轮排行。如今她已经11岁了,在艺术方面很有天分,也很有当运动员的潜质,对这两方面乐此不疲。要说她是老大,绝对符合标准。例如,在她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设法向父母表达她的意思了,当然是用那种温和的方式。要是她想睡一会儿,她就会走过来,拉拉我们的手说:“累了。”

但我们的“第二家庭”并未就此止步。如果说,汉娜的出生确确实实是一场意外,那么5年半之后劳伦公主的诞生只能用“横空出世”来形容了。踩在40多岁的尾巴上,得知我们有了第五个孩子,着实让我和妻子两个同命冤家大吃了一惊。把汉娜送进了幼儿园,桑德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时间,看到了一丝曙光。

怀孕把桑德折腾坏了,但是当劳伦出世后,我们对她像对待她的哥哥姐姐一样呵护备至。现在劳伦已经6岁了,她在家里是真正的老小。现在,我们家的情况是这样的:

汉娜在出生后的头5年享受的是小公主和独生女的待遇。因为哥哥姐姐们都比她大得多,又对她非常溺爱,就好像她又多了几个“父母”,至少家里就有5个能力很强的人可供她学习和模仿。接着劳伦的出生取代了她老小的位子。因为她和汉娜之间也相差比较大(5年之久),劳伦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但在某些地方表现得很像老大。平常我们喜欢开玩笑说,汉娜有5个爸爸妈妈,劳伦比她还多一个!

劳伦身上的确展现出某些老大的特征。在2岁半的时候,劳伦就拿着她的小录音机,放在地板上,把磁带按着她的喜好,一盘一盘地排成一行。这种景象在我这种上厕所都不排队的老小看来,十分奇怪。

但劳伦的行为远不止于此。一次,我们一家人聚在厨房里,谈论着我们最近总是杂乱无章的日程。桑德因为跟医生有约,不得不让克丽丝去接汉娜放学;霍莉为了准备参加一场教师会议,最近回家很晚;我的情况跟她差不多。能这么早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我们都感到很难得。在我们大家谈话的时候,5岁的劳伦突然插话:“我的,还有我的情况也很复杂。”一时间鸦雀无声,大家都看着她。

我不知道劳伦从什么地方学到了“复杂”这个词,但显然她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想我看起来像个骄傲的爸爸,不过我很怀疑5岁的孩子是不是有这样的观察力,尤其她还是家里的老小。但这正是年龄差距变量在劳伦身上的体现,只要老小们跟上一个孩子中间相隔的时间足够长,他们的性格就很可能更像老大,不要低估父母和上头的哥哥姐姐的影响力。诚然,老小们不是真正的老大,但他们可能会有跟老大一样的压力。

年龄差距把老小变成老大

下面我会举一下西南航空公司的总裁兼CEO赫布·凯莱赫(Herb Kelleher)的例子,你会看到年龄的差距是怎样把老小变成老大的。一天,我在本地报纸的商业专栏里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凯莱赫和他的团队已经把西南航空经营成了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我非常感兴趣。他说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我们打造个性化的市场定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消遣、惊喜和娱乐。” 1

我在这句话旁边写了句话:“赫布肯定是个老小。”后来,我电话采访他时,他告诉我,他是家里最小的(他家有四个孩子),但是他和第三个哥哥之间差了9岁,跟另外两个哥哥分别差了13岁和14岁。上面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教育他,供他模仿,老小赫布·凯莱赫能够成为杰出的航空公司总裁,取得事业成功也就没什么神秘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凯莱赫具有混合特质。作为CEO,他表现出很多老大的优点。同时,他追求个人享受,这又是老小的一面。你也许看过西南航空的电视广告,在里面凯莱赫扮演了一个监督员,对那些粗心大意的行李搬运工做出处罚,因为他们没有照顾好旅客的行李。他不会强迫自己的员工去取悦顾客,而是希望他们乐意主动这么做。

凯莱赫说:“我只是告诉他们,如果这样做能让他们感觉很自在,那自然最好!如果他们觉得不自在,就不用勉强。事实上,后来很多事情都是他们自发去做的。” 2

每个孩子的性别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压力

同年龄差距变量几乎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变量是性别变量。我们可以看到,后出生的孩子有可能成为家里的长女或长子。我之前提到过,很多美国总统在家都是“代”老大,因为他们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我一直以来很感兴趣的一点是,排行在政治领袖身上产生影响的概率是多少。

我曾经在图森某旅游胜地给一个年轻的总统团队做演讲,当时的亚利桑那州州长菲夫·赛明顿(Fife Symington)也出席了。当我说到排行如何影响我们生活时,我让老大、中间孩子、老小分别举一下手,州长举手表示他是一个老小。

我直视着州长的眼睛说:“赛明顿州长,这样说可能很冒昧,但您不是家里的老小。”

他看着我,好像在说:“什么?我还能不清楚我自己的排行——我就是个老小。”

“我知道您不相信我,”我说,“您能介绍一下您家里的情况吗?”

“好吧,”州长回答道,“我有三个姐姐……”

“您是唯一的儿子吗?”我打断他说。

“对,是这样。”

“这就对了!我无须多说了。州长,您确实是老大,我指的是赛明顿家的第一个男孩。”

虽然他很像一个老大,但赛明顿在做州长期间十分高调,这也是老小们的特征之一。 3

为了进一步表明性别变量是怎样影响排行的,我们来看看要是把赛明顿家孩子的性别变一下,也就是变为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结果会怎么样呢?

最后出生的女孩在家里肯定地位特殊。这样的一种排行组合对哪个孩子最不利呢?作为老三,12岁的男孩看起来处境堪忧。当他的妹妹出生时,母亲已经进过三次产房,每次抱出来的都是男孩。母亲和父亲希望能生个女儿,而这个女儿降生时只比她的小哥哥小了一岁多。即便她还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这个男孩还是要地位不保!

谁在家里比较占优势?老大一般在学校里表现突出,他受重视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他也许会受到来自二弟的挑战,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如果头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或女孩,注定会有很多摩擦。如果大哥在学业方面很出色,那么二弟就很可能擅长运动,或者喜欢搞音乐(也许他会组织自己的摇滚乐队),把运动员的位子让给老三。如果老三可以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运动场上,他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他摆脱“横刀夺爱”的小妹带来的阴影。

C家庭只是一个例子,说明孩子们的性别对家庭造成的影响。规律如下: 如果一个孩子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获得“特别优待”,跟他或她年龄相近的孩子势必要为此付出代价。

身高也影响排行

另一个变量的存在可能会使排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长相、个头以及能力上的差异,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排行偏差。小切斯特今年10岁,排行老大,但他的名字前仍被冠以“小”(little)字,因为绰号“巨人”(Burly)的弟弟虽然比他小1岁,却足足比他高了10厘米,重了11公斤。这一家只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正所谓“同性相斥”,切斯特如果不是特别机灵,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他那在体形上占尽优势的弟弟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他的位置,夺走老大的一切特权,切斯特只能默默屈居老二之位。角色逆转是指两个孩子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再给大家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一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美若天仙,另一个女儿姿色平庸。如果姿色平庸的那个是老大,她那美丽的小妹妹就有可能把她比下去,导致她永无出头之日。如果老大美若天仙,平凡的老小最好准备一些秘密武器,比如在体育或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否则她就只能活在漫长而沉闷的“平凡小妹”的世界里。

在“巨人”弟弟和漂亮妹妹两个例子中,由于外表上的差异,妹妹像一个十足的老大,弟弟也是。此外,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严重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也可以使家庭中的角色迅速发生转换。比如,我们假设有一个家庭,老大患有大脑性瘫痪。

这是角色转换的另外一种情况。如果不幸发生在第一个孩子身上,那么几乎毫无疑问,她的二妹会取代家里老大的位置,因为她的姐姐身体残疾。

其他的原因也可以引起角色的逆转,比如前面提到的冈贝尔兄弟。在他们的案例中,长子格雷格年轻有为,性格开朗,在电视广播方面担当重任。但是小他3岁的弟弟布赖恩特在电视上名气更大,抢了哥哥的风头。这种情况的产生,不是由于残疾或疾病等原因,而是严苛的父母给格雷格施加了太大的压力所致,再加上他的弟弟表现出色,很快崭露头角,格雷格便逐渐隐没在弟弟的阴影之中。

在我们结束对D家庭的分析前,再看一下最小的男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当然,他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又有一个身患脑瘫的姐姐,很可能空有“老小”之名而无老小的待遇。这个最小的男孩可能会有一点老小的性格,但看起来更像个老大。

心理咨询师们发现,最近几年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儿童增加了很多。很多人都只知道注意缺陷障碍(ADD),但在1987年医学界又把过分活跃(H)和注意缺陷障碍结合起来形成了这一新的术语。

不管它叫什么,多动症都是一个可能会严重影响排行的因素。例如,假设家里的大儿子患有多动症而二女儿看起来完全“正常”,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很快就会把大儿子看成家里只会惹是生非的害群之马,二女儿则众望所归地取老大的位置而代之。

多胞胎影响排行的准确性

多胞胎是影响排行的另一个重要变量。近几年多胞胎的出生率上升了,当然,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的多胞胎还是以双胞胎居多。双胞胎总是很特别,他们通常都知道谁是“第一个出生的”。

不管这对双胞胎在家里的排行如何,他们自己还会分出个老大、老二来,通常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老大往往是带头的,老二就是小跟班。凡事总有例外。有些双胞胎之间竞争很激烈,特别是两个人性别相同的时候。 4 这种情况下通常也会发生角色的转换。

从整个家庭来看,多胞胎总能受到较多的关注,比他们早一些或晚一些出生的都比较不幸。让我们来看看后出生的多胞胎会对家庭产生怎样的冲击(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因为女人在40多岁的时候生多胞胎的概率较大)。 5

这对双胞胎上面既有姐姐,也有哥哥。两个比较大的孩子面对这对引人注目的双胞胎可能还有处理对策,最底下的小妹妹可就岌岌可危了,哪怕她是家里的老小。不过还好,她是个女孩,要再是个男孩就真的永无翻身之日了。上面有这么一对7岁的“金童组合”,他想要争宠夺爱简直难上加难。只有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才不至于彻底被忽视。

底下有多胞胎弟弟妹妹出生时,老大的优势地位也会受到威胁。1997年11月,艾奥瓦州的卡莱尔市,波比和肯尼·麦考夫妇生了七胞胎,他们的例子将生动地展示这一现象。新闻报道显示,七胞胎中有四个女孩和三个男孩,他们的姐姐米卡拉在他们出生时只有21个月大,根本不明白家里为什么会一下子要多出七口人。小米卡拉很快就能听到她底下的弟弟妹妹们一天到晚号哭不停,宣示他们也是麦考家的一分子。

麦考家的七胞胎出生不久,我在《父母驿站》( Parent Talk )的一期节目中有机会和他们的外公外婆进行交流。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我们讨论到这群七胞胎一定会夺走他们的大姐在家里的地位。我建议,波比和肯尼把庞大的“七人团”从医院带回家后,最好经常给米卡拉打打“预防针”:“你是家里的老大,你每天只睡一觉,但是这些小婴儿一天要睡好几觉。”最好父母有一方抓起她的两只小手,伸开十个指头,告诉她,她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每个人一天要睡十觉,合起来就是七十多次!

另一个建议就直接多了,就是告诉米卡拉,因为她是大女儿,她要帮妈妈照顾小婴儿,做些递尿布,拿奶粉等力所能及的事。我不得不说,我很为麦考家七胞胎的“大姐姐”感到担心。

在七胞胎都还待在子宫里时,小肯尼思是最靠近产道口的一个,担负着“稳住所有兄弟姐妹”的责任,因为这些婴儿在子宫内形成一个倒三角,她是这个倒三角的基础。医生给肯尼思起了个绰号叫“大力士”,这不仅因为她在子宫中承担艰巨的工作,还因为她一出生就3斤,是七个兄弟姐妹中个头最大的,也是第一个出生的。由于小肯尼思天生的优势,你可以想想大家会对她寄予怎样的期望。

另外两个潜在的变量:死亡和收养

这里会举两个例子以显示死亡会对排行造成怎样深刻的影响。首先,假设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在4岁时死于脑膜炎,留下2岁的弟弟和6个月大的妹妹。2岁的儿子顺理成章地顶替长子的位置长大,而他的妹妹,虽然还是家里的老小,但长大后更像一个大女儿。

第二个例子:假设这家的大儿子在12岁的时候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他10岁的弟弟一下子变成了老大,长子的任务和责任就落到了他身上。但是他真的就能当这个老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从出生长到10岁一直都是老二,已经习惯了上头有个老大顶着。现在却不得不承受很多强加于自己的压力。

在此之前,还有个大哥来顶大梁,现在却不得不亲自“上阵”。本来大哥的突然去世就已经够他伤心的了,回头一看家人所有的期望似乎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注定要过着和大哥一样的生活。

在现实中有一个与此类似的经典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约瑟夫·肯尼迪在驾驶战斗机作战时牺牲了。他的弟弟、19岁的约翰不得不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自此,约翰·肯尼迪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父亲曾寄予厚望的哥哥小约瑟夫的阴影里,哪怕后来他入主了白宫。

有时在研讨会上我会问一个问题:收养是怎样影响排行秩序的?答案基本上是:如果收养的孩子刚出生不久,他不会受到原来排行的影响。然而,现在人们收养的孩子年纪都稍微大一点,都是三四岁、五六岁,也许更大。收养孩子的父母要知道,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原来家庭的排行留下的印记。他在新的家庭里可能是最大的,或者是最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变成老大或者老小。

此外,养父母,特别是本来就有亲生孩子的养父母,还需要留意另外一点,即不自觉地偏向自己的亲生孩子是一种危险行为。我也建议家长们不要收养一个年纪比自己的亲生孩子大的孩子,这个收养的“外来人”可能会对跟他年龄最近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举个例子,假设一对夫妇有一个3岁的亲生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生育了,因此收养了一个5岁的孩子。此时,他们3岁的孩子不再享有独生子女的特权,还要跟一个比他大、比他聪明的人竞争。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记住这条原则:一般来说,在家里比我们稍大一点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如果收养的孩子年龄较大,那么他下面年龄跟他最接近的孩子势必跟他产生冲突。

正如本章的主旨所述,各个排行的子女的典型特点是可以改变的,受到某些变量的影响甚至会完全转换,而这些父母通常无法控制。 uewyQytuHunwz7V45jKkQqJwQW6SLo3uFJRgH+MD7QI3WbXsSeiglC5BsWfWzf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