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应该行走于大地?

我本人对“行走”有着亲身实践。如果让我在人生中只选择一件事去做,我会选择行走在大地上。不仅仅是指中国大地,还包括世界各个地方的山山水水,去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让我为孩子在生存问题已解决的前提下选择做一件事,我也会为他们选择“行走”。如果允许再做第二件事,那就是阅读。阅读和行走,是连在一起的。

中央电视台有档节目叫《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人是撒贝宁,我每一期都看过。其中有一期是讲徐霞客的,我看到这期时尤其激动,有两个原因:其一,徐霞客是我老乡,江阴人,从我老家走路就可以走到徐霞客的家里去,当然在时间上我们已经隔了好几百年。其二,徐霞客行走的精神,他一边行走一边记录的精神,一直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家打开我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就可以看到,我发表过的很多游记类文章,都描绘了各地的文化、历史、风土和人情。由此看出,我是一个边行走边记录的人。

我没有办法和徐霞客相比,但他的精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家乡,有人出了一个题目:俞老师,您能不能“重走霞客路”?就是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描写的所有地方,你俞敏洪再走一遍。我读过徐霞客的游记,所以还认真计算了一下,结果发现,我只要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徐霞客一生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当然,因为现在有了汽车和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工具、设施,我们已没法再体验徐霞客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的那种过程。

徐霞客有一句话:“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苍梧的解释很多,有人说是梧桐树,有人说是湖南的苍梧山,也有人说是今天贝加尔湖附近。其实泛泛而讲,就是指遥远的地方。

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人生必须开阔起来。提到徐霞客,我要多讲几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完全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是不多的。因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上升道路很狭窄,基本上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当官这一条路。当官就要遵守官场的各种规矩,所以不太可能产生什么自由精神。

在我心目中,中国古代那些对自己的人生看得很开,拥有不加限制的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都是很了不起的。比如陶渊明,不当官,不为五斗米折腰,天天在田里种地。种地其实是一种假象,获得自己人生和精神的自由才是真实目的,所以才会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诗句。还有我经常提到的李白、苏东坡。相对别的朝代来说,唐朝和宋朝都是知识分子精神比较自由的朝代。苏东坡大半生都在不断地被贬谪,从京城一直贬到了广东惠州,最后又贬到了海南儋州。虽然有这样的经历,但他仍追求人生的精神自由,不忘在各地游山历水,并留下了他精美的文字和豁达的情怀。

徐霞客也是精神自由的代表。明朝人的文字表达是非常局限的,在明朝知识分子当中,像徐霞客这样的人几乎没有第二个。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徐霞客这么个“异类”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明朝晚期时,政府对知识分子的管控相对比较松弛。第二,徐霞客的高祖徐经曾到京城参加会试,被官府认定为作弊,所以惩罚其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徐经的后人自此对仕途没多大兴趣。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更是一生以园林山水自娱。徐霞客受父亲的影响,很早就确立了行走天下的志向。这跟他的自由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孩子,要想生活得更加自在的话,这种自由行走的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必经之路:第一,和知识相遇;第二,和大地亲近。和知识相遇意味着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行走。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这一辈子是白活的。不要跟我说,你没有机会和财富,做不了这些事情。阅读和行走不需要财富,只是你没说服自己去做而已。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基本是白过的。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坦率说,国家的“双减”政策是有道理的。如果真能把孩子从天天做题、应对考试这种局限性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走向广阔的世界,这不啻为孩子们的幸运。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方向,就是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其实,对孩子真正的培养,应该是让孩子胸怀希望、拥有世界,对内让孩子对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对外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成绩是中等还是第一名,不重要;就算在最后几名,孩子对生命和世界充满了热爱,培养就不算白费。我常说一句话:“生命的精彩源自对生命的热爱。”一个人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精彩。

对生命的热爱,一方面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对其他生命的热爱。对其他生命的热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对其他人生命的热爱。我不期望你对世界上所有人都爱,但至少要接纳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我们对人的爱是分圈层的,先对自己,再对家人,再对朋友,再对同事,最后扩展到陌生人,比如做慈善、帮助陌生人,这意味着你对热爱其他人的生命这件事,基本达成了。

二、对动物的热爱。天上飞过的鸟,能不能给你带来诗意?地上走过的猫,能不能给你带来暖意?这些事情都很重要。在无聊枯燥的世界里,愿意多抬头看看天空飞过的鸟,看看地上的蚂蚁,下雨前蚂蚁会排成一队走,如果你愿意低头看看它们是如何劳作的,都不失为对世界、自然产生兴趣的一种表现。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给孩子养一个宠物。让孩子自己照顾宠物最重要。有的家庭给孩子养了宠物,孩子光知道跟宠物玩,宠物拉屎撒尿都是大人收拾,这是不对的。孩子要养一只鸟,就要从头到尾去关注;养一只猫,就要从头到尾照顾好。这样,孩子既学会了承担责任,又学会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对植物的热爱。植物也是生命,看到一颗生机勃勃的树,看到春天开放的花,体验一下百花齐放的感觉,是不是能给你带来一些生命的触动?我认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热爱生命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亲近——亲近人,亲近自然,亲近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知识的摄入。人、动物、植物都是蕴含知识的,让孩子对生命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是特别重要的。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大自然的生命有更多的体会。夏天知了叫,晚上满池塘的蛙鸣,都能让我感到生命的律动,这种体验是孩子所需要的。散步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能听到天空中的鸟鸣?很多人都听不到。我每天早上都能听鸟叫的声音,那是一天欢乐生命的开始,是接触大自然的开始。

孩子对大自然生命的了解,来自谁呢?最初一定来自父母,当然也可以来自老师。很多做营地教育的朋友,都会把孩子带到大自然里,刻意让他们去体验。如果没有这种刻意的体验,可能就会无意中忽视了这部分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个人都是在森林间或土地上长大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长大的。在他们眼中,天空只是大楼间的一条缝隙,大自然离自己很遥远。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发展就有着重大的影响。什么行为呢?其实就是两个词——阅读和行走。如何让孩子把阅读与行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想,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里逛一逛,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度假,去海南岛走一走。我说的“行走”,不是单纯的逛公园或者度假,而是指深度的行走。比如,带孩子到农村田野中,辨别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带孩子去植物园,认识一下各种植物;甚至让孩子养养花、种种菜,让孩子亲自体验种植和收割农作物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也能对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有所了解。

我带孩子去旅行,绝对不会看重去哪里吃好饭。好饭是可以吃的,没问题,但不能把“吃好饭”当作行走的主题,要把领略各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作为行走的主题。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出去走几次,一路跟他们讲述当地文化、历史,体会各地风土人情。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孩子也会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这个影响是很大的,我的两个孩子就很喜欢读历史书、看纪录片,这总比天天打游戏和刷无聊的电视剧要好。从孩子的小学到高中,每年至少有两次,一般是寒暑假,我都会安排不受干扰的十天左右时间,带他们去某个地方,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这期间或许也有一两天,是在轻松地度假,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走。

在埃及、意大利、希腊等世界文明发源地,我一路都在给孩子讲解历史。为了给孩子做榜样,我还会留下大量文字,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写两万到五万字左右的旅行笔记。

其实笔记上的内容,就是我一路讲给孩子的内容。要想做到当场讲解,预先还是要做很多功课的。因此,每一次行走对我来说,都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同时,我也会要求孩子读相关的书籍,旅行中遇到事情或某一个场景,我们还会互相讨论,而不仅仅是我单方面讲解,孩子们光听。

做父母表面上容易,但实际上没那么容易。等你真的做好了,你又会发现似乎没那么难。看着孩子不断成长,就会感受到做父母的骄傲和快乐。孩子了解世界,需要多方面的维度,从大地风貌,到动植物生命,从人文历史发展,到社会风俗民情,以及宗教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对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人问,俞老师你能做到吗?我做到了一部分,还不敢说全做到了。现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知识主题营地和研学教育,包括去博物馆参观、到考古现场考察等研学活动,我觉得都是在帮父母完成这个任务。

我女儿初三的时候,当时才15岁,突然有一天她告诉我,要背着包到非洲去。她不是独自去旅行,而是去参加一个公益组织的活动。这个公益组织计划到非洲农村地区,为当地孩子教一个月英语。我女儿英语比较不错,所以她就报名参加了。我第一反应是坚决不让去,毕竟非洲有的地方还处在战争中,去了人身安全可能都是问题。但在女儿的坚持下,我最后还是想通了,孩子早晚都是要放飞的,晚放飞不如早放飞。她愿意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对安全也有保障,我为什么要阻止她?最后,她一个人飞了34个小时,到了非洲的内陆。在传过来的照片上,她抱着几个月都不洗澡的非洲小孩,脸上露出笑容,这是我从没见过的迷人笑容。她感受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儿子现在在上大学,他的室友是个美国黑人。我就觉得特别好,因为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现在快一年了,两个人相处得很好。两个人的习惯是真不一样,我儿子怕冷,冬天空调要开热风,他室友要开冷风,这就需要互相包容。两个人处在同一空间,要生活在一起,你要做的可不就是互相谅解嘛。

为了孩子的成长,有一件事大家必须要做。那就是要带孩子深入体验生活,而不能蜻蜓点水。比如带孩子去农村,干了一天活,摘了几个西红柿就回来了,这不叫体验,孩子一点感觉都没有。要想让孩子真正了解农村,就得想办法通过各种亲戚朋友联系或是研学机构安排,让孩子在农村至少待上一个月的时间,哪怕是每天不洗脸,不洗澡,至少能让孩子知道农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当然,这样做,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乡村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别样的体验,会给他的成长带来某种不同的感悟。我认为这才叫深度体验生活。相反,乡村孩子如果有机会,也应该到城市或其他地方去看一看。

两三年前,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联系我,说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他想要做什么呢?他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过海,现在中国西南、西北山区的很多孩子,依然没有机会看到海,他希望能够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看海的机会。我说这个公益计划很好。现在这个基金成立了,在他的安排下,每年送成百上千的学生,从山里到海边城市去看海。这些学生不只是到海边走走看看,还要到海边上一星期左右的海洋生物课。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扩展了孩子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胸怀和想象力,更增加了他们未来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世界的动力。

我还有一个对家长朋友的建议:应该带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说跟农村孩子“一对一帮扶”,或是让孩子体验一下照顾孤寡老人,到养老院看看老人们的生活,都算对生命深入的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培养他们的善良和同情心比什么都重要。在孩子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种下同情、理解不同状态的人的种子,孩子一辈子都不会走弯路和邪路。

善良和同情心不是天生的,而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产生的。让孩子参与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是比较容易产生善良和同情心的。我小时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到村里一些子女都没了的五保户老人家里去干活,帮他们做饭、挑水、洗衣服,老人病了,帮忙送到卫生院去,这都是当年我做过的事情。这些事情很重要,从小就让我养成了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习惯。

之前长沙的雷锋学校,就是雷锋小时候上学的学校,让我给他们录一段弘扬雷锋精神的小视频,我就特别开心地给他们录了,因为我们这代人就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和践行中长大的。

学会与人相处,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拥有帮助别人的善良和同情心,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立足基础,这是父母们应该关注的事情。最糟糕的父母,莫过于让孩子学会斤斤计较、争风吃醋、争权夺利,让孩子学会为了竞争和名次不顾一切。真正好的父母,一定是让孩子学会和这个世界达成谅解并且帮助他人的。

行走中还需要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语言表达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多好的感受和感悟都会付诸东流。有个人看了我写的八千字游记后,心潮澎湃,给我留言说:“我也刚刚去了那个地方,读完你的文字后,我发现白去了。你看到的我全看到了,可我怎么就没想到要用文字去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觉呢?”这背后是什么缘由?这就是表达能力的缺位。一个人行走在世界上,一生遇到各种事情,却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人的生死是不可控制的。生由不得你,死也由不得你,但在生死之间,你的生命历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你的。在这一过程中,你能够留下什么,是特别重要的,也是人的价值所在。留下,绝不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天天炫耀自己买的新衣服、吃的一顿好饭,而应该是能给别人生命的丰富性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这种表达能力是要从小培养的。

我非常有幸,小时候有三个人直接帮助我达到了今天这样愿意且能够表达的状态。

第一,感谢我的母亲。母亲从小就希望我当个教书先生,我买玩具她就反对,买书她从不反对。我从小就读连环画,从小人书开始,后来读小说和散文,当时能找到的小说和散文很少,但我还是尽可能多读。正因为这个,从小学开始,我的作文一直是全班同学中写得比较好的,常被老师拿出来当范文。

大家都知道,正向反馈机制,对一个人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激励。老师愿意读我的文章,我就更愿意写好作文,去模仿写得很好的文章,这让我从小养成了愿意写的习惯。这个习惯可以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今天都没有停下来过。我每年可以留下60到80万字的文字记录,包括我的日记、游记、读书笔记等等。这个是很累的,我一开始用笔写,后来学会了使用电脑。我打字速度非常快,现在的语音输入,也给我带来了记录上的方便。

第二,非常感谢我初中的政治老师。我读的初中是两年制,当时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正式上课前,要留出半小时来朗读报纸。这事本来应该政治老师负责,但这个老师比较懒,他知道我喜欢读书,就让我每天早上读给同学们听。其实我并不喜欢朗读,因为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家乡人无所谓,只要读就行了。这样我就给全班同学读了整整两年报纸。至于他们听不听,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反正我必须读。读着读着就发现,我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尽管后来在北大没有任何机会展示我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毕竟北大牛人太多了,但读报纸的经历还是给我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第三,我在高中时又碰上了一个特别好的英语老师。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当你学会英语,未来有机会走向世界时,你就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从语文到英语,其实就是一个语言跨度的问题,对我来说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当然还得有足够的时间,刚开始我的英语水平几乎为零,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没有考上大学,英语拖后腿了。到第三年,英语分数上去了,我得以考上大学。

你看,人生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多么重要!今天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我数理化都没学好,对我来说,科学依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这等于我的生命缺少了一半认知,所以每当我看到优秀的科技人员,看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时,我就特别羡慕。人生就是这样,你占了这个,就不能占到那个,全部都能占上的人,毕竟是少数。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学科技还是学人文,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必需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虽然我用自己的故事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是想给家长们补充一些建议。

从小要让孩子学会朗读。孩子每天读绘本书和故事书时,家长可以安排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高声朗读。朗读是一种表达,这跟阅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当孩子读完故事后,是不是可以让他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这就真正进入了表达的状态。如果说一个孩子读完故事的收获是20%,那再讲出来的收获就是80%。在一个教室里,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收获只有17%-20%,如果要求学生再重复一遍,那么学生的收获就会立刻飙升到百分之七八十。作为家长,也应该和孩子做这样的互动表达练习。

还可以给孩子设计主题演讲。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表达能力,你给他设计一个主题演讲,告诉他可以随便讲,他讲出来的很多东西往往是特别好玩的。有时是你想不到的一种思考和表达,因为孩子看事情的方式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

在非竞争的前提下,让孩子进行交流、讨论和争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教孩子靠辩论取胜,不要提供这样竞争的状态,而要让孩子平和地参与到表达中去。这种时候,父母和老师与孩子交流时的平等对话,就变得特别重要。一旦进入平等对话,孩子们就没有了恐惧感,他们就会什么都愿说。中国孩子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先揣摩父母、老师喜欢听什么,然后再说话。孩子从小就不按内心真实想法,而是迎合成人的喜好去表达,这个问题说严重一点,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了不真诚的表达。说得再严重一点,孩子长大之后,虚伪的表达就成了习惯,这是很麻烦的。

老师和家长跟孩子进行平和的表达,孩子才敢于发表意见,甚至敢于发脾气。我做家长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在两个孩子面前展示威严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听得进去。在我们平时的交流中,基本都是平等关系,孩子甚至可以对我发脾气,没有问题。

当然,语言表达首先是靠中文,如果连中文都不利索,英语就更加麻烦。我一直主张在不给孩子增加太多负担的前提下,要让他们学一点英语。因为人小时候的记忆力好,从小学英语,自然表达能力就会更强,上小学后、长大后学更复杂的英语,恐惧感就没有了。如果有机会让孩子去全世界行走,用英语跟人进行交流,会更好,这样孩子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就会产生深入了解的好奇心,兴趣、热情和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语言和表达的关系,它们是行走世界最重要的工具。设想一下,如果徐霞客走了那么多地方,却一个字都没留下来,那么今天的人类文化遗产,就会缺失好大一块。现在,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全球来说,《徐霞客游记》都是一部研究地理、地质、人文非常重要的资料。这是徐霞客凭一己之力,用自己一生的行走来完成的。

如果我们暂时没法去行走,那就要阅读。读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学。现在这样的读物很多,我之前推荐的新东方跟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小小博学家》,讲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百科现象,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读,一直可以读到小学毕业。

除阅读外,还有更好的让孩子直接了解世界的方法,那就是看纪录片。让孩子看各种国内外优秀的动画片之外,很重要的是让孩子看纪录片。很多纪录片都适合孩子看,比如关于海洋、宇宙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画面大多很震撼,我建议不要用手机看,也不要用电脑看,而是全家一起投屏看,或在大电视机上看。这样看纪录片,整个世界和宇宙宏大的画面就会扑面而来。那些摄影师,为了拍一个镜头,经常会在森林里、高山上一蹲一两个月。这些纪录片的镜头是震撼性的,解说也是非常好的。英国BBC的纪录片解说员大卫·艾登堡90多岁了还在原野解说世界奥秘,令人惊叹。

美国国家地理有几百部关于植物、动物、人文、历史、国家的纪录片,家长可以带孩子看看,网上都可以搜到。还有些国产纪录片也不错,20世纪80年代全国老百姓都看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近些年的纪录片《西南联大》《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纪录片的宏大历史画面、历史纵深感和壮阔感,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孩子背完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看到《河西走廊》里真实的景象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宏大的东西,会把世界的一切美好都装到孩子的心灵里。

在带领孩子行走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学会感受和记录。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跟同学交往时体会到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记录下来。感受和记录的途径很多,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朗读诗歌来感受和记录,比如说读《蜀道难》,一边讲一边可以把地图展开,让孩子去看秦岭和四川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朗读诗歌、散文,让孩子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然后让孩子用文字描述,记录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和行走见闻。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去寻找记录的主题,比如让孩子走出教室,去观察一朵花的盛开,一只鸟的飞行,去记录一株植物是怎么开放、生长的,记录昆虫的生命周期,等等。让孩子把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最后就习惯养成自然了。

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就要让孩子学着独立探索世界,比如安排一场脱离家庭的旅行,安排一场和陌生孩子一起的游学或营地活动,培养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

我小时候有两个重要的成长经历。一个是母亲送我去外婆家。尽管都在农村,但在我家,还是要受父母的看管和拘束的,而在外婆家住的一个月,成为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个月,下水抓鱼、上山砍柴,整个生命都飞扬起来了。

另一次是母亲带我去上海。当时我大概八九岁,晚上坐着轮船,和鸡鸭猪挤在一起,茫茫大江上,什么都看不到。最后轮船一拐弯,大城市上海赫然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电灯,万家灯火的景象极大地震撼了我,给我带来了一次生命的冲击。那时我住在上海阿姨家,每天都会独自出去。有一次,我独自坐上公共汽车,到了外滩,逛了半天。家里人还以为我走丢了,那个时候我探索世界的本领就已经初露头角了。

时至今日,我的孩子想要独自去一个地方,我一般都会答应。因为我知道,让孩子孤身立于这世界上,他们的成长速度会更快。世界是一片潜藏着危险的森林,一个没在其中生活过的人,突然被置于其中,除了迷失,还可能被别的动物吃掉。但如果不进入森林,就永远不会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不如让孩子尽早地去闯荡世界,越早去探索,孩子未来的生存能力就越强,将来热爱世界这片森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U9lrM4+YxeDogstHOmJode3hDr4qa/8zvd2SGTx11FzDYRvG4gCynctvebtUlp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