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从军

因虚报了两岁年纪而“蒙混过关”的沈树根在招兵处报完名后回到了舅舅家,粗心的舅舅并没有从外甥躲躲闪闪的眼神中发现什么端倪。次日,沈树根谎称要去家里拿点儿衣服便告别了舅舅,自这次告别直至 8 年后沈树根回家探亲时才与舅舅重逢,而此时,舅舅印象中那位瘦削黝黑的小外甥已是闻名全军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那天,当身着军装的外甥英姿勃发地站在舅舅面前时,一直以为外甥已不在人世的舅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当他确定面前这位年轻的军官真的就是自己的外甥时,老人竟高兴得哭了起来。

舅舅后来才知道,那天外甥离开义乌后,就回到了诸暨的老家。不过那天沈惠水对儿子的突然回家却并不感到特别惊奇和疑惑,因为儿子以前也经常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回家。

沈树根那次在家里只待了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在这一天中干了什么,只是到了第二天中饭后,当父亲沈惠水准备问问儿子在舅舅处学穿棕绷手艺的情况时,才发现儿子不见了,而同时不见的还有侄子的童养媳小芬花的那双还没有穿破的绣花鞋。

1944 年 5 月的一天,年仅 15 岁的沈树根从家后门“溜”出去(村民手指处)投奔“小坚勇大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周德潮摄)

据说,有一个村民那天曾远远见到过沈树根,说沈树根当时正在村旁黄家湾的西湖山上砍山柴,后来有支队伍从山下过来了,沈树根见到后,就扔掉柴刀,跟着这支队伍走了。但次日这说法又得到了那个村民的更正,说他昨天看到的那个人,最后证实并不是沈树根,而是另外一个人。

但看到也好,没看到也罢,总之,这个年仅 15 岁的小伙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其父亲沈惠水、弟弟沈友根、妹妹沈兰花和伯伯沈乔水的视线中消失了,也从他舅舅的视线和沈宅村村民的视线中消失了。之后漫长的 8 年中,这个突然失踪的曾穿走了堂哥童养媳小芬花女鞋的 15 岁少年的面容,在他的亲人中、在沈宅村的村民中,渐渐模糊了。

直至 8 年后,1952 年春节临近的那一个上午,一个身着崭新军装英姿勃发的年轻军官站在略微有些驼背且正在剧烈咳嗽着的沈惠水面前时,当年那个已经模糊的 15 岁少年的面容,才渐渐清晰起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因无鞋可穿而在情急之下穿了堂哥童养媳女鞋的 15 岁少年当时其实并没有走远,他就在浙江省的金华、义乌、浦江、诸暨一带活动,只不过,他当时的身份已不是一位挑着箩筐走街串巷的棕绷匠,而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诸义东抗日自卫大队即“小坚勇大队”的一名战士。

据一位年轻时曾与“小坚勇大队”打过交道的沈宅村老者告诉笔者,沈树根所在的这支部队在最困难的时候,曾住在离沈树根义乌舅舅家很近的普济寺院里,他还听说沈树根当年曾下山向当地农民讨过蕃薯和大米,因为他年纪小,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但这只是一些未经考据的说法,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当事者才能说得清楚了。

沈树根入伍后,就跟随部队在新开辟的诸义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活动,当时根据地的总面积约 850 平方公里,人口约 20 万。“小坚勇大队”在诸义东县委的领导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汉奸,一次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顽军的“围剿”。同时对国民党顽固派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

自 1944 年 5 月参加金萧支队诸义东抗日自卫大队(亦称“小坚勇大队”)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短短 1 年零 3 个月时间,沈树根共参加大小战斗不下 10 余次。在 1960 年 4 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7 速成中学撰写的一篇《英雄沈树根事迹》一文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

1945 年春天,农历大年初一的晚上,他奉令送一份密件到 15公里外的地方去,在敌伪军碉堡、据点林立,土匪及敌杂牌军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他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去执行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很危险的,但勇敢的沈树根同志却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把自己化装成一个放牛娃,通过敌伪军好几层封锁线,圆满完成了任务。从此,他就被首长们所器重、同志们所爱护,担当起便衣通信员的任务,来往于敌伪据点之间……

沈树根在诸义东抗日自卫大队待的时间尽管并不长,但这却是他以后漫长战斗生涯的开端——他在这里第一次真正参加了战斗,第一次用手中的枪向敌人进行射击,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战友在身边倒下,再也没有醒来……而这所有的第一次,都为沈树根以后成为人民的英雄打下了基础。 0us+dWODwRwJCHJTJZ/bFGEmH2S4YAQrhBy1GCvGuYzsegJH0ADKRZRTVjvB0h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