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移居上海

谢晋于 1932年离开老家谢家塘,随母亲及大姐善芳、大弟治方一起去上海与父亲团聚,这一年他八岁,正好读小学二年级。

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离开故乡他已十分熟悉的一草一木,离开处处呵护着他的亲爱的祖父,离开学校里那些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谢晋真的有些恋恋不舍。但是去大上海与父亲团聚,又使得谢晋兴奋不已,毕竟那里有他许多没有见过的、没有玩过、没有吃过甚至连听也没有听过的东西。他对大上海的一切都充满着憧憬。

已升任为上海电器公司总会计师的父亲专程来乡下接妻子和儿女,行李不多,不过是一些衣物细软,但祖父和父亲送给谢晋的那口还崭新的小书橱——“小学生文库”还带着,虽然很重,但五百本书一本也不能失去,这是谢晋的宝贝,不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带着它。那时上虞没有直通上海的火车。他们只好乘脚划船从谢家塘到一个叫驿亭的小火车站,从驿亭改乘火车到宁波,再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尽管海上风浪很大,有很多人都晕船吐了,但对第一次出远门的谢晋来说,这却是一次多么快活和新鲜的旅行啊。那蓝色的大海,那充满着神密色彩的岛屿,那自由翱翔的海鸥和在蓝天碧海中疾驰的白帆,谢晋爬在栏杆上,看得都快呆了。要不是海上风大,母亲怕他冻着,他还真不想进舱去呢。

他们上海的新家在宁波路。房子不高,是两层楼的石库门房子。住惯了老家谢家塘那花园般宽敞的房子,这地方简直就像鸟笼一样的狭小和气闷。尤其令谢晋不适的是,这里没有乡下那样的树木,没有自家天井中那满地都是的青翠欲滴的花草,没有婉丽啁啾的小鸟。这里的房子是灰色的,这里的灯光是眩目的,这里的人互相不搭界。总之,这里失却了乡间生活无尽的野趣,这里一切的一切,对谢晋来说,都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

母亲觉察出了儿子情绪的变化,从内心来说,出身于乡间大家闺秀的她,也不适应这大都市繁杂而烦躁的生活,但一家人的团聚,在她看来比什么都重要。再说,丈夫除了担负着电器公司的工作外,还用她陪嫁过来的银洋钱,兼做着股票,工作忙得连家也顾不上。她除了管教好孩子,就是要好好照顾他。但只要看到儿子放学回家后一脸的不开心,她心里也忧虑,也恍惚。现在,她倒是有点怀念起家乡的那些“草台班子”了,因为儿子喜欢看这样的戏,每次当她板着面孔将儿子从戏台下拉出人群时,儿子总是恋恋不舍地不肯走,而现在,这里有什么东西可让儿子产生兴趣呢?不错,这里也有电影,但这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玩意儿他们从未见识过,虽然它在四十年前就已在上海生根开花。也不知道儿子喜欢不喜欢。于是她拣了一个星期日,将儿子穿戴得干干净净,来到了同孚路附近的一家电影院。当时上海的电影院已很多,上乘的也不少,如海宁路上的维多利亚大戏院,四川路上的爱普庐影戏院、新爱伦大戏院、上海大戏院、南京路上的夏令配克大戏院(今新华大戏院)、大光明大戏院等。

陈振美第一次陪儿子看的电影叫《姐妹花》。儿子一开始不懂,她就将儿子搂在自己的怀抱里,为他作着启蒙的讲解,而每当这时候,她总会看到,在影院昏暗的灯光下,儿子的那双眼睛总会睁得老大老大,他的小脸也会随着母亲柔声的讲解,呈现出各种天真的变化来。这一时期,他们母子俩究竟看了多少部电影,已很难说清楚。而影响较深的,似乎有《魂断蓝桥》、《关东大侠》、《荒江女侠》、《摩登时代》、《人猿泰山》和《桃花劫》、《大路》等。总之,只要有新电影,什么言情片、武打片、外国片、中国片,他们都去看,而且看得很入迷。这些电影,对当时年幼的谢晋来说,未必全能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电影,对以后引导谢晋的心灵走向艺术的殿堂,并且在日后将自己的毕生投入到电影艺术中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到上海的次年,谢晋最小的妹妹湘芳也出世了。这是母亲生的第四个孩子。在佐清公膝下的四个儿子中,老大春皆生有八个孩子,老二春溥生了四个孩子,老三早夭,故无子嗣,老四春明生有两个孩子。相对来说,在那个年代,生四个孩子,并不算多,加上春溥收入颇丰,因此,在生活上也没有什么拮据的感觉。倒是因为孩子们尚小,要到什么地方走动走动,觉得实在有些不便,但无论多么拖累,每年放暑假和清明节,春溥和妻儿总是雷打不动要回家的,一是谢晋的几房长辈尚健在,需要探望;二是要祭扫祖宗的墓,尽一尽孝道;三是要带孩子们出来散散心。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家省亲时的排场是没有先前的那般讲究了。因为,谢氏宅邸里的六个房头,那时因种种原因,已呈现出一些衰败的迹象来,但无论怎样的衰败,对于生计,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对于谢晋他们这一辈人来说,毕竟年纪尚小,对于这个大家庭中出现的或潜伏着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他们并不知道,当然,知道了也是无法理解的。 tpVIjaks5ZG613lczZqvI9NAy+GPqiiDcowiaceUAX+VuQKQpVjaYXkTy6wdDi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