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手过招,拼的是反败资本

2019年夏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突然爆红,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绩登上中国电影史票房第二名的宝座,人们万万没料到,一部国产动画片能打败无数大制作电影,成为口碑和票房双赢的爆款大片。

但让我震惊的,不是它的票房有多高,而是它有一群特殊观众——很多创业者去看这部电影。从电影院出来,他们一个个走路带风、眼中放光,有人甚至连看几遍。

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上映的一部专门记录创业者的电影《燃点》。当时,这部电影声势不小,不过略显尴尬的是,很多创业者并不太爱看这部反映自己真实状态的片子。有个创业者在微信朋友圈如此点评,“人生已多风雨,创业已多苦楚,别再跟我提创业的苦”。

创业者爱看《哪吒》,不爱看《燃点》,为什么?

《燃点》会让人哭,会戳到心中痛点,让创业者暗自神伤;《哪吒》会让人哭了之后笑,心中充满力量。这就是两部电影最大的区别所在。

轰轰烈烈的“大众创业”走到今天,早已不再是用PPT包装某个概念就能融到资、估值动辄翻数番的运动式阶段,“钱多人傻速来”的时代一去不返。2019年WeWork放弃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估值暴跌(从470亿美元跌到79亿美元),像是在宣告一个非理性时代的终结。当下的创业正在回归理性和深度专业化,资本方愈加谨慎,产品和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市场对创业者变得愈加苛刻:要么做大,要么出局;有钱则维持,没钱就散伙。结果可想而知,大批创业者铩羽而归。

与之相伴的,是整个创业圈血雨腥风式的“大洗牌”,不靠谱的投资人、不专业的孵化器、不垂直的媒体、不落地的政策等,纷纷被“挤出”、淘汰……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有些令人不忍直视?其实,这才是创业生存的真实情景,这就是残酷的创业江湖。

在一片哀鸿遍野中,创业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创业者不再需要旁人简单地“懂”他们的苦或给予毫无意义的“怜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让伤口快速愈合,像影片中的哪吒一样“逆天而行斗到底”,让自己拥有在困境中再次站起来的强大力量和理性思维。

《哪吒》的导演饺子,就是一个“逆天而行斗到底”的励志青年。

饺子是个从小梦想当漫画家的小城青年。然而,他只长了一副“路人甲”的相貌,有着再一般不过的家境,学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药学专业。上天早已把他的人生之路设计好了——去医院里当一名普通药剂师,这条路上没有太多波折,但也谈不上什么精彩。

大三时,饺子的同学向他推荐了一款三维设计软件,他在自学后发现,可以用这款软件制作动画卖给广告公司,“这样就能赚钱养活自己了”。从那时起,饺子开始转行,过程极为艰苦,“别人对我有很多偏见,觉得转行肯定是错误的决定,我基本上是一直孤独地走在非常坎坷的道路上”。

折腾了三年半后,饺子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获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然而,命运没有给他太多机会,市场对动画的偏见让一直在追梦路上坚持的饺子备受挫折;生活也没有太大起色,那几年他还被人骗过,只能靠接商业拍摄和外包项目养活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光线影业旗下彩条屋影业CEO的易巧看到了《打,打个大西瓜》,深感震撼,于是立即找到饺子。双方一拍即合,选定不认命的“哪吒”作为新电影主题。之后,《哪吒》的剧本两年内被修改了66次,最初版本的5000个镜头改了2000多个(把分镜师折磨“疯”了),先后有60多个制作团队的共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历时3年才完成制作。饺子更是一人身兼数职,从剧本写作到影片制作,从美工到特效、表演,他说,“一直是这样,死磕着走到现在,最后能够完成,我觉得也算是一个奇迹了。我记不住哪个是最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炼狱”。

虽然有太多不可言说的艰辛成就了这部爆款大片,但背后的逻辑却异常简单: 饺子自己经历过多少磨难,《哪吒》就有多少底气

这就是饺子积累的反败资本。

如果把饺子比作一个武林高手,12年的隐忍与死磕虽然看上去悄无声息,其实他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蓄积力量,在一次次的打击中锤炼心智,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功”。不止饺子,你有没有发现,很多高手也都曾悄无声息地在失败中隐忍数年,最后放出大招,东山再起。雷军如此,王兴如此,张一鸣如此,马斯克亦如此……这一点儿也不让人惊讶,是他们积累的反败资本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点爆发。

高手,就是那帮视失败如命的人

有人会说,这些人成功是他们运气好。不可否认,运气会发挥神奇的作用,但所有运气的背后,是你的实力是否到位,你的反败资本是否足够。试想,“内功”修炼到一定境界,又抓住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像饺子这样的人想不一战封神都难。

当然,还有一类“超人”创业者,看上去从来不会失败,比如连续三次创业、三次成功的庄辰超(去哪儿网创始人)。但千万不要被这种表象蒙蔽了,他同样需要积累反败资本,只是他积累的速度更快,不用隐忍12年才爆发而已。

有人会问:“我也历经过无数大小挫折、失败,但为什么始终没有爆发?”

因为你没有积累足够的反败资本。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反败资本。钱能生钱,这个钱就是金融资本。人才会给企业创造价值,这些人就是人力资本。凡是能给你创造新价值的东西,你都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资本。既然失败中蕴含着创业者翻盘所需的知识、经验、心智等价值,失败就可以被看作一种资本。

但注意,失败并非天然就是资本,你必须向失败学习,善于从中“榨取”有价值的东西。不经历刻意和痛苦的学习,失败永远只是成本。而向失败学习,绝非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那么简单,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方式甚至还有危险性。

1997年,巨人集团解体,史玉柱承受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苦闷不已。在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很久之后,他决定出去走走,最终和三个部下去爬了一次珠穆朗玛峰——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海拔6000米处,他和同伴迷路了,剩下的氧气也不多了。史玉柱回忆说:“那时候天就要黑了,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冰川里,如果等到明天肯定要被冻死。”好在最终救援队及时赶到,他们死里逃生。这次遇险让史玉柱重拾勇气再次创业。再次创业时,他少了过去的狂热、亢奋和浮躁,多了一份沉稳、坚忍和执着,最终人生实现大逆转。

史玉柱依靠他称之为“寻路之旅”的珠峰行走出了心理低谷,重拾创业勇气,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是他反思失败后获得的收益,而他为此投入的时间、金钱以及爬珠峰时的那次遇险等就是失败学习的成本。这两者之间有个差额,用公式表达就是

反败资本=失败学习收益-失败学习成本

所谓反败资本,是创业者运用一系列方法向失败学习,从中获取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就是从失败中“榨取”的新价值,这个差额越大,反败资本越高

也许有人会说,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史玉柱那样厉害的反败。我想说的是,反败有大有小,但积累反败资本,对所有试图反败的人来说都一样重要和公平。

还有人会说,失败后死扛那么久,如果没有结果呢?饺子也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最后他的回答是:“要与生活作战,与诱惑作战,与压力作战,与自我作战……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作一部作品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关注过程,忘掉结果,积累资本,等待机会,这就是饺子的答案。当你一无所有时,只能从失败中汲取养分,为迎接下一次机会做好准备。这既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也是你的最优选择。

创业江湖表面上看比的是一招一式,背后拼的却是反败资本 。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反败资本,你就没法在江湖上折腾,也就没法去反败。这也是很多人在历经无数大小挫折、失败后,却没有像饺子一样爆发的原因——当你埋怨创业总不成功时,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究竟积累了多少反败资本?真的够分量去反败吗?

善败者不亡 ”。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在于他们善于向失败学习,能更快更好地把成本转化成资本。他们会直击失败者的三类致命点:一是意识不到的能力短板,二是习以为常的习惯障碍,三是必须弥补的心智黑洞。

●克服自己的能力短板,你才能做到让自己真正专业并形成壁垒。

●清除自己的习惯障碍,你才能形成稳定的积累和持续的输出。

●弥补自己的心智黑洞,你才能实现认知的突破和三观的更新。

能力、习惯、心智问题,正是失败后创业者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相应地,就会形成三类反败资本,如果用“力”来描述,就是 能力资本 (Capability Capital)、 惯力资本 (Inertia Capital)和 心力资本 (Mentality Capital)。

高手似剑客,反败资本似剑道,“三力”就是高手要修炼的三个方面。

能力资本——手中有剑 从失败中获取以前没有的、能够举一反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并保存到创业基因库中,就是能力资本。比如,学会如何寻找止损点,懂得如何正确抗压,知道怎样维持和放大重要关系等。这很像剑客的做法,虽然比武失利,却从对手那里学到很多厉害、实用的招数,不断锤炼自己的剑法。

惯力资本——心中有剑 从失败中真正认清自己在性格和行事方式上的不足,通过一系列刻意练习打破习惯障碍,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就是惯力资本。比如,失败后彻底摆脱以前养成的拖延习惯,建立一种新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行为模式等。这就像剑客从上次失利中发现自己出招有很多坏习惯和小瑕疵,通过刻意练习改变用剑习惯,从而让自己终身受益。

心力资本——人剑合一 从失败中发现心智黑洞,突破原有认知思维的限制,提升看待事物的洞察力和认知世界的格局,形成长期正向的价值观,就是心力资本。比如,心怀“善念”,坚守“正念”就是一种心力资本。古往今来,有些企业家靠钻空子、打擦边球走到商业巅峰,但因没有坚持善念,最后,商业帝国瞬间坍塌。《神雕侠侣》中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意即真正的剑技并不依靠剑锋,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草木竹虫皆可为兵器,出手制敌一气呵成,甚至不战而胜。

反败资本的三个方面,即便是一名高手,也需要穷尽一生去修炼。能力、惯力、心力“三力”合一,即为反败三角。图1-2是反败三角雷达图示例。为方便理解,我们将图中相邻两层的间距设定为5分,并选取一名“三力”均为8分的创业者的例子示例。每个创业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反败三角,就是图中的深色三角形。这个三角代表了可以让你反败的终极合力,是让你爆发的“小宇宙”。高手间的比拼,就是反败三角的边长和面积的较量,边长比的是单个力的极限,面积拼的是三个力的合力。显而易见,最完美的状态是“三力”最强且均衡,即最外层的三角形的面积。

图1-2 反败三角雷达图示例

要从失败的至暗中看到反败的光明,只有一条路可走:积累反败资本。反败不成,最大的原因就是你的反败资本积累得还不够。 M/nTxvEZYS4WhuGDCaqx6mC62NFTIdbV9XBhwk/GRg++J13OIX40ZTezm9QDUv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