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敬(生卒不详),是齐国人,曾经作为士卒被朝廷征发前往戍卫陇西郡(治所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经过洛阳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正在洛阳。娄敬是个有想法的人,听说刘邦在洛阳,就脱下拉车的绳子,前去拜见老乡虞将军。虞将军深受刘邦的信任,但他是个谜一样的存在,史料对他交代不详。
娄敬见到虞将军,对他说:“我想拜谒陛下,言说一些对国家有利的事情,烦请将军引荐。”虞将军对娄敬很热情,见他穿着粗布织成的短衣(褐衣),准备给他换一身华丽的衣服,再去见刘邦,给刘邦留个好印象。
娄敬不同意,说道:“我穿锦衣,就锦衣拜见;我穿褐衣,就褐衣拜见。”
虞将军前去拜见刘邦,趁机说有个叫娄敬的有对国家有利的话要对刘邦说。既然对国家有利,刘邦就召见了娄敬,对娄敬还挺客气,赐给他食物吃。不一会儿,娄敬问刘邦道:“陛下定都洛阳,是准备和周室(周平王东迁洛阳)比兴旺吗?”
刘邦说:“不错。”
娄敬说:“陛下得到天下的方式,与周室那时候不一样。周的始祖为后稷(尧舜时的农官),尧封他到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积德行善十余世。公刘(后稷曾孙)为了躲避夏桀而迁居豳(今陕西省彬县东北)。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为了避开戎狄的袭扰,离开了豳地,打马扬鞭,居住于岐(今陕西省岐山东北),国人争相前去投靠。等到文王为西伯侯时,化解了虞(今陕西省平陆县北)和芮(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关于田地问题的纠纷,两地归附。接受新的使命后,吕望(吕尚,即姜子牙)和伯夷(商末孤竹国君长子)从滨海前来投靠。武王伐纣,没料到能和八百诸侯在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相会,都说可以伐纣,遂消灭了殷商。成王即位,周公辅佐他,以洛阳为东都,营建了王城(今河南省洛阳西)和成周城(今河南省洛阳东),以此作为天下的中心,诸侯四方纳贡,路程远近大体相当。有德者易以为王,无德者易以覆亡。凡是定都于此的,就是想要以德行使人咸服,不准备以险阻为靠,而使后代以骄奢淫逸虐待人民。周室兴盛时,天下和洽,八夷莫不顺服。等到周室衰落,一分为二(周平王迁王城,周敬王迁成周城),天下诸侯都不来朝拜,周室没有办法。不是因为德行浅薄,而是因为势力太弱。
“今陛下起自丰沛,收拢三千名士兵,依靠他们一往无前,席卷蜀汉,定三秦,和项羽相峙于荥阳,大战七十场,小战四十场,使天下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尸于野,人数之多,不可胜数,哭泣之声还未绝,受伤的人还没能康复,就准备要和成康时期(周成王和周康王的“成康之治”)媲美,臣私下认为,这并不可同日而语。
“关中地区,依靠华山,毗邻黄河,四方险固,即使突然有紧急情况发生,也可以聚拢百万之众。秦在此经营很久,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这就是所说的天府之国。陛下如果入关定都于此,即使山东(崤山或华山)变乱,仍可保有关中之地。与人打斗,不掐住他的脖子,击打他的背部,不能全胜。今陛下入关而定都于此,拥有秦的旧地,这就是掐住天下的喉咙,攻击其后背啊!”
刘邦听了娄敬的一席话,觉得有道理,但迁都事大,他就交给文武大臣讨论。文武大臣绝大多数都是山东人,不愿意西迁,争相说:“洛阳东面有成皋关,西有崤山渑池水,靠黄河向洛水,险固足以依靠。周室在洛阳存续了数百年,而秦传了二世就灭亡了,还是定都洛阳合适。”
这么多人反对,刘邦也犹豫了,就向高参张良征求意见。
张良说:“洛阳虽然有大家所说的有利地形,但面积太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还薄,四面受敌,这里并不是用武之地。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山、岷山(由此可见,古代的地图和今天是反着的),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北有可以饲养牲口的苑地,三面险固,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时,可以利用黄河和渭水运输天下物资,西供京师;诸侯有变时,顺流而下,足以输送。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得很对。”
多年的战争经历使刘邦养成了对张良言听计从的习惯,因为张良每次说的都对。这次迁都之事,经过张良的肯定,刘邦也下定了决心,他是个急性子,没有留下缓冲时间,当天就起驾赶往关中了。
刘邦赐娄敬姓刘,任命他为郎中,封为奉春君(春为一年起始,褒奖娄敬首提迁都关中,君比侯低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