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言

明治三十四年(1901)六月十八日,本人接受东京帝国大学调查北京皇城建筑装饰的命令,于七月二日从东京出发,十二日到达北京后立即着手,并于九月十日返回东京。现在,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如《北京城平面图》所示,北京城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皇城是位于内城之内的一个区域,皇城内是大内,即紫禁城(参见《紫禁城平面图》 )。紫禁城又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个部分。我倾尽全力针对紫禁城的中路,即最主要的殿、门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现按从南到北的顺序依次列举各大殿名称: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上述各宫殿附属的楼阁、回廊及大门等附属建筑。

此外,位于中路坤宁宫后方,即从坤宁门到北神武门之间各建筑属于东、西两路的殿门。紫禁城西侧同属皇城内部,著名的西苑(参见《西苑平面图》)内的多数建筑(包括太液池周边、琼华岛及瀛台)以及被日本称作“中国的日光 ”的万寿山离宫也都进行了粗略考察,并附记作为皇城建筑装饰的主要标本,因此本书以上述列举的紫禁城中路的午门等各建筑为主进行汇报。

现以收集资料为目的,针对考察的各殿门大致位置来分区,并进行说明。(可对照《北京城平面图》《紫禁城平面图》《西苑平面图》)

一、紫禁城内建筑

位于紫禁城内中路坤宁门后方的建筑:天一门、钦安殿、神武门等;位于紫禁城内东路的建筑:斋宫、景阳宫、宁寿宫、皇极殿、皇极门、御箭亭、上驷院、文渊阁、主敬殿、文华殿、文华门、本仁殿、集义殿、景行门、传心殿(破损)、治牲所等;

位于紫禁城内西路的建筑:养心殿、体元殿、翊坤宫、储秀宫、长春宫、雨华阁、宝华殿、香云亭、中正殿、中正殿后的佛堂、咸安宫(已废弃)、武英门、武英殿(1869年烧毁,同年重建)、南薰殿及内务府。

二、西苑内建筑

位于南海半岛的建筑:瀛台、翔鸾阁、祥辉楼、瑞曜楼、随安室、藻韵楼、湛虚楼、春明楼和牣鱼亭等;

位于南海东南岸的建筑:宾竹室、云绘楼、自在观、五神庙、宝月楼等;

位于中海西岸的建筑:紫光阁、仪鸾殿(已烧毁)的小门等;

位于中海东岸的建筑:万善殿、千圣殿、集瑞馆以及中海的秋风亭等;

位于北海东南角琼华岛的建筑:永安寺;

位于北海北岸的建筑:极乐世界、万佛楼、五龙亭、小西天等。

三、紫禁城北部:景山、大高玄殿等。
四、万寿山离宫内的各个殿门:佛香阁、众香界等。

万寿山离宫距北京城西北约3.5公里,如第230-231页第二十八图所示。作为参考,还包括内城东北的雍和宫(喇嘛寺)、外城南侧永定门右侧的天坛两座建筑。

在此,对此报告进行简要的说明,其主要分为装饰纹样和装饰色彩两部分,最后对北京皇城的建筑装饰进行评述。

【附言】 由于首次着手进行调查,最初从较为容易测绘的乾清门开始,绘制了3~4幅装饰大样图,并按照实测、绘制测绘图、绘制纹样轮廓线以及着色的顺序逐次推进。但是,这样花费的时日比预想中多,因担心之后的调查时间不足,便中途更改了调查方针,只进行几页完整的装饰图绘制,其余以简单的写生着色来辅助记忆。

然而,故宫中各建筑装饰纹样及色彩变化极少,所以此次能够不留遗憾地完成调研。

此外,我等一行人中有摄影师小川一真,需要他进行摄影的部分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因此,我不用再拍摄,只专心对必要的部分进行实测。其中,多数的彩色图(除了缩放的纹样图)是将实测图作为底图净写的版画,版画以照片、写生簿作为参照,对纹样轮廓进行修正,再根据记忆进行配色。所以,我并不敢保证完全精确,只能说是较为接近真实的装饰图集。 uzJ3VmzIPit82EQx7q89uqem+OsRmfBpsWQ8q/3a7lgCACI84MI//4CmQbifwK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