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从“Seres”“Kitai”(Cathay)到“Tschina”
——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史前史研究

从西方与其外部世界(非西方)的关系着眼,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Toynbee,1889—1975)在其《历史研究》( A Study of History )这部巨著中认为,应当把西方现代的开端安置在十五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里。 [1] 汤因比对现代的发生做这样的处理,主要是出于“内”和“外”两个方面的考虑:从“内”看,直到十五世纪,西方人才开始得以迈出基督教教规的重重钳制,走出了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的中世纪,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和上帝的庇荫,得以把观察的视界由天上拉回到人间,并开始真正关注人类自身;就“外”而言,西方人在十五世纪已经准确地掌握了远洋航海技术,这就使得他们能够想方设法克服地理和物理上的障碍,漂洋过海,探访地球上一切有居民和可以居住的陆地。而在这项成就为西方基督教文明所掌握之前,西方旧世界文明与新大陆文明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甚至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往来。因此,远洋航海不但是促成西方人将目光投射到西方以外世界的直接条件,由此真正开始西方与外部世界的相互接触,揭开西方与非西方(包括东方)之间的关系史;同时,它也是一块鲜明的历史界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以便进行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中西文化关系的发生也应该定于此时此刻,中德文化关系自然不能例外。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发展,并逐步走向复杂和深化的。 b8IC9kB+tGTIHWygbQDVfr9QeatSkgsnaX5xzFEM2jsTHjmELRxQvogUcr6ozb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