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水营的建立与编制

太平军水营的建立有一个逐步演化过程。它与太平天国前期战略方针的确立、战争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自金田揭竿而起到1852年6月攻克道州,太平军的战略目标尚未确定,战斗意图主要表现为摆脱敌之围剿堵截。军锋闪烁,迂回曲折。虽自永安突围后,全军有北进湘省的计划,但仍游移于桂、湘交界地区,迟滞不决。部分人甚至有“怀土重迁,欲由灌阳而归” ,返回广西的意念。而且,这一阶段中,太平军主要转战于山岭原野,与敌在陆地对仗,很少利用水道作战,领导集团没有考虑过建立水陆军种协同作战的体制,无所谓水营之设。

经道州整顿,洪秀全采纳杨秀清进军江南的建议。全军基本确立“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 的战略方针。长沙之战后,由洞庭湖经长江水道、直指南京的进军路线底定,把单纯陆战转换为水陆协同作战的实际需要提到议事日程。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攻占洞庭湖要隘益阳、临资口后已注意捜集船只,以应付新的战争环境之需。至1852年12月初占领岳州时,所得船只累计已达8000余艘 ,大量船户、水手均征集待命,进军南京的运载工具基本解决。杨秀清将民船船户加以编组,任命唐正财为典水匠、职同将军,统辖船队。 这是太平军水营组建的准备阶段。

1852年12月中旬,太平军自岳州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黄旗大小列艨艟,顺水扬帆意态雄” 。强大船队顺流挺进湖北,23日占领汉阳并立即进攻武昌。典水匠唐正财发挥独特才能,在宽阔的汉水江面搭造浮桥以渡大军。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武汉战役开创了太平军攻城战速战速胜的先例,关键即在太平军利用庞大船队顺流而下,抢在清军向荣部之前 ,隔断其与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的联系,迫使三镇孤城困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兵贵乎神速。太平军数千艘船只在武汉战役中充分显示出重要作用。对此,敌人已流露出严重不安。常大淳奏:“寇水陆攻武昌,船炮充斥。” 向荣奏称:“该匪船只极多,往来自如。大营兵勇既有长江重湖之阻,又无船只可渡……此刻剿除之法,必得先将贼船、贼桥焚毁,断其往来之路。” 实践证明,太平军要实现“专意金陵”的战略目标,控制长江水道,建立水军是必要保证。武汉占领后,杨秀清决定将编组的船队升格为水军,宣布建立水营,升唐正财为指挥。 水营的建立,使太平军改变了单一军种体制,实现了多军种建制,这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是有意义的。杨秀清在新的军事形势下,把单纯的运输船队转变为专业军种,既符合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规律,又反映了他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的组织才能。

太平军虽在武汉宣布成立水营,但从资料记载看,当时并未按太平军军制加以改编。其原因可能是为了尽速向南京挺进,没有空余时间进行这项工作。迨至定都南京后,水营船只已多至万艘,局面也相对安定,遂正式对水营进行编组。其情况,张德坚《贼情汇纂》有明确记载:

逮至江南,掳船愈多,几于浮江万艘,乃升唐正财为殿前丞相,即以被掳船户水手为水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旋增至九军,每军以军帅领之。其下所属师帅至两司马,亦如旱营之制。惟师帅多至六百人,虚标分数,其实仅得十之三四。……别立水营总制将军监军统之,此九军均归唐正财调遣。

可知水营编制与陆营基本相同,以军为作战单位,下设师、旅、卒、两、伍,各以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统之。所不同者,师帅多于陆营,故自将军以下各级军官、属官、典官每军为1715人,九军共15435人;作战人员,九军共有伍卒112500人 ;官兵合计,九军总数为127935人。军帅以上亦如陆营,设有总制、监军、将军,惟加水营二字以示区别。

按编制,太平军水营无所谓中央、地方的区别,“九军均归唐正财调遣”。实际上,因天京是太平天国中枢所在,一切船只结集于此,遇有情况,由东王杨秀清直接下令调派各地;而地方除接受中央水营船只外,主将有权征用当地民船,编队凑用 ,不必与正规建制统一。所以,客观上仍有天京水营与地方水营的区别。尤其到太平天国后期,总理朝政的洪仁玕大权旁落,不少制度逐渐改易,水营建制渐趋混乱。如官制方面,出现了“浙江省水师主将”“江南省水师主将”“京都江面水师大佐将”等称号 ;军制方面,李秀成在江浙地区收编“枪船”,未按军、师、旅帅至两司马的建制改组,一仍“枪船”原有组织之旧。

水营的最高首长是湖南人唐正财。唐正财素往来湘鄂间水道,贩运木材兼贩米粮,熟悉水情,阅历丰富。他对水营建设有特殊贡献,是一个很懂船务的行家。敌人称太平军初得船只,“不知顾惜,不事修艌计,不久皆为朽板;自得正财后,搜括钉、铁、油、麻、竹、木、锚、缆,督工修补,焕然一新” 。在进攻武汉时,由他设计搭造了两座不同型式的桥,一座“用艨艟大舰排齐江心”,上覆木条片板 ,属船桥型;另一座“以巨缆横缚大木,上复板障” ,属索桥型,说明他是一个懂得造桥技术的人才。他与水兵关系较好,很为属下拥护,战士也“乐就水营”。1854年张子朋激变水营,水营几乎瓦解,经杨秀清力挽危局,“唐正财调停群下,始无叛心” ,说明他是一个能和揖将士的统帅。可惜他对作战知识所知甚少,不能亲统水军进行水面战斗,所以实际上仅是个挂名的水军头领。天京水营的船只调遣分拨,由东王杨秀清直接掌管,唐正财无法参与决策;地方水营由驻地守将指挥作战,唐正财无权过问。他在定都天京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安徽芜湖常川居住,办理运粮和筹划兴修天京诸王府所需的建筑材料。由于忠心勤勉,被封为“航王”。1863年他在无锡与李鸿章部战斗中牺牲。

水营总部设在下关大王庙查盐卡内。大王庙位于下关江口,口门内即水府祠,为水营船只湾泊及出入口总汇。总部设防严密,沿下关江口筑有土城,城墙开有枪眼;城内扎有望楼,紧对口门设大炮十余尊,以保卫口门内湾泊的船只。

从水营的编制中看出:太平军领导集团的意图是将水营、陆营统一体制,以利协同作战,这符合水军配合陆军,陆军将领集中指挥的需要,原则上是正确的。缺点是没有注意水军的专业编队,没有炮船、战船、辎重船等专业分工。“凡有船皆战船,凡接仗皆出队” ,建制很不健全。加以水营首长不熟悉军事,领导集团又很少注意培养水军将领,结果使水营相对独立的作战能力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潜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对水上作战部队重要性的认识,还处在必然王国的阶段。 bIRDAl3r8FDAOtJdaIpTRVClMB+PULayXtM37UTWrDs4PNqneWZ5VkSbxIdxLN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