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6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到1905年,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中国学生群体才艰难曲折地走完从孕育到成形的历程。而且是在1901年以后,新式学堂教育才最终得到正式肯定和大力发展。由于内忧外患的逼迫,新生的学生群还在筚路蓝缕之际,就不得不以稚嫩的身躯,担负起救亡革新的重任。1902—1905年的国内学潮,以南洋公学退学风潮为正式开端,以拒俄运动为高峰,直到抵制美货运动爆发,经历了从发生到高涨、高峰和表面缓退实际深入三个各具特点的发展阶段,形成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为中心,波及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学生运动,和留学生运动一样,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成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