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是基本打法

投资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大类资产配置、选股、择时、组合管理、交易等具体工作,把哪部分工作当作最重要的工作代表着不同的投资方法和理念。价值投资者往往把选股当作最重要的工作。选股的方法又可以分为“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两种,前者是指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再到个股的选股方法,后者是指从公司自身基本面出发兼顾行业和宏观因素的选股方法。价值投资者一般选择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由于价值投资者的选股标准相当苛刻,能够入选的股票数往往并不太多,因此又称“精选”个股。

一、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

(一)为什么要坚持“自下而上”

因为自下而上的方法更简单,把握性更强。

自下而上的方法从个股入手,首先搜集与个股估值相关的财务数据、经营管理信息等微观数据;其次关注与个股直接相关的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空间、产业政策、生产技术等中观信息;最后关注会影响个股价值变化的风险偏好、折现率水平、流动性松紧、技术环境变化等宏观因素。这三个层面的因素与股票价值的相关性依次递减,后两个层面的因素只需研究其中关系紧密的,对于不相关的因素则不予研究。这样,一上来就抓住了最重要的研究点,即微观因素,对中观因素进行了较多的取舍,对宏观因素则进行更大程度的扬弃,只研究其中极少的相关的内容。在选择中观和宏观研究课题时,一般会依据下一层级的研究成果,比如,如果通过微观研究发现必须关注整个行业的技术迭代,那就可以把生产技术列入中观研究的重点之中;如果通过微观研究发现企业经营很少受技术更新的影响,则可以在中观研究里忽略生产技术这个因素。这就确保了选股方法的简单明了。由于研究重点非常清楚,所以容易把关键问题搞清楚,研究结论的把握性更强。

相对而言,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首先要面对异常复杂的宏观因素甚至国际因素,容易迷失在复杂的指标和数据之中,研究体系也会过于复杂,经常抓不住重点;好不容易把上一个层级的问题搞清楚了,下一个层级的问题还需要从头研究;等到着手研究个股问题时,精力和时间已经耗得差不多了,个股往往研究不透,对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就没有足够的把握。这会导致在市场波动时对所持个股没有坚定的信心,投资操作上容易犯错,比如在股价低点斩仓,在股价高位加仓等。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人可以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做股票投资得到很好的业绩。尤其是一些做债券出身的人,其专业背景决定了他们对利率走势等宏观因素比较熟悉,习惯于自上而下看问题,他们往往用买行业龙头个股的方式解决微观研究深度不足的问题。但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选股方法的比较,我们认为还是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加简单有效。

(二)自下而上的选股流程

在一个专业机构里,自下而上地选股一般遵循以下五步流程:

第一,从“海选”到“聚焦”。通过一些财务指标对全样本股票(比如全部A股)进行筛选,把样本空间压缩到较小的范围内,比如300只股票,实现适度聚焦。这些财务指标是根据经验选取的,不同行业很可能不同。每个指标的取值,比如PE取多少倍,也都是根据经验值以及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在长期(比如十年)维度所处的位置来确定。适度聚焦是为了避免研究资源的浪费,也是为了防范风险,不能什么股票都碰。

第二,案头研究。把聚焦后得出的股票分配给每个行业的研究员,由其开展详细的案头研究。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查阅上市公司公告,调阅卖方(券商研究所)的公司研究报告,上网查询相关信息,电话咨询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和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关键人员来完成。案头研究通常依照每个行业的研究框架进行,包括行业的分析框架、重点关注因素、历史经验值以及估值模型等,往往是专业投资机构长期研究积累得来的成果。案头研究会得出一些基本的判断,如果认为该公司值得继续研究下去,则会把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整理出来,列为下一步调研的重点。

第三步,实地调研。研究员带着案头研究没能弄清楚的问题去上市公司开展直接调研,必要时还会实地走访主管部门、竞争对手、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以期获得估值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工作耗时耗力,但通常所获得的信息都很有价值。实地调研完成以后,通常对上市公司的基本判断就已经形成了。如果认为有投资价值,则进入研究报告撰写阶段。如果认为有投资风险,而该个股又是持仓股票,则会立即发出风险提示。如果认为没有投资价值,就会整理资料和数据归档,研究工作到此结束。

第四步,撰写报告。研究员立足案头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成果,依据既定的格式撰写个股推荐报告。每家专业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研究报告撰写要求。研究报告的结论必须非常明确,通常分为强烈推荐、建议买入、建议持有、建议卖出等类别。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要求比较全面,不仅要有上市公司自身的详细分析,还要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政策分析、境内外对标分析、风险提示等。有的公司还要求给出未来一定期间(半年到一年)内可能的价格涨幅等。通常在这个阶段,研究员已经可以向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推荐股票了。

第五步,个股答辩。对于重要的研究报告,投资机构通常会安排进行个股答辩。这是一种正式的研究报告评审会议。一般先由主笔的研究人员做详细的报告,再由投资人员和其他资深研究人员提问,研究人员回答。通常一只股票的答辩会要持续一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对于陌生又复杂的股票也有持续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这样一次答辩会不仅能把这只个股的投资价值搞清楚,往往也会把参会人员对这只个股以及所在行业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答辩通过了,相关个股就很有可能进入该投资机构的重点股票池,并被参会的投资人员纳入投资组合。

二、“精选”才能“优选”

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机构往往非常强调“精选”个股的重要性,这种强调有时近乎偏执。不少投资机构的管理规模达数百亿元,但十余年所投资过的股票也只不过500只左右,占全部A股数量的比例不到20%,算到任何一个时间点实际持有的股票也只有百余只,可见对股票要求之严格。那么,“精选”的逻辑依据何在呢?

(一)好股票永远是少数

在一个投资新手眼里,往往到处都是好股票,很多股票都能让他心动。过了几年,经历过遍体鳞伤的阶段之后,他才会得出一个结论:好股票永远是少数。我在两个层面上来阐述这个结论:第一是就上市公司本身的属性而言;第二是考虑到价格之后,只有便宜的好股票才是真正的好股票。

第一个层面:好公司本身是稀缺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无处不在,容易赚钱的领域大家都想占据一席之地,不久之后那个领域的利润率就会被拉下来,降到接近于市场经济中平均利润率的水平。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家公司要想长期赚钱并且有较好的成长性,它必须具备一些独特的属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护城河。而“独特”的公司一定是少数。很多上市公司乍看起来有不少闪光点,认真研究下来就会发现有很多“硬伤”或者“暗伤”,甚至有可能存在造假行为。股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些“表面风光,实际带伤”的公司识别出来并剔除掉。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仍然觉得好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好公司。这些公司一定是少数。

第二个层面:好股票不仅自身质地要好,价格也要便宜。假如一只股票通过了第一个层面的筛查,就可能有许许多多投资者认可它,愿意买它,这只看起来基本面良好的股票,往往在蜂拥而来的投资者几番竞价之后,股价已经被抬得过高,也就不再具备投资价值了。即使是在一个长周期(比如十年)的估值低位上,市场上被低估的股票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如果把当时面临的不确定性所要求的风险补偿算上,好股票也就没有那么多了——在一个恐慌情绪弥漫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理应要求一个更大的安全边际。

正是因为上面这两个层面的原因,专业投资机构在挑选投资标的时一定要坚持“精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选股标准降得太低,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达到“优选”的效果。

(二)良好的投资组合不需要太多的股票

良好的投资组合就是在经过风险调整后仍然能产生较高投资收益的组合。这句听起来有些拗口的话可以用大白话表述为:好的投资组合既要能赚钱,又要能有效分散风险。如果只讲赚钱,著名投资专家弗雷德里克·科布里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只(好)股票就够了 。但是很少有人敢满仓只买一只股票,原因在于个股的风险太大。分散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资金投资于多只股票,这就是采用“组合投资”方法的主要原因。那么,要同时持有多少只股票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呢?要知道,如果同时持有全市场的股票,你就只能获得指数的收益,那就不如去买指数基金了。

巴菲特以及其他著名的投资者曾经仔细地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如果是资金规模较小(比如1000万元)的投资者,持有不同行业的5~10只股票就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组合。而如果是资金规模较大(比如1亿元)的投资者,持有不同行业的15~20只股票已经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再多了也不能起到进一步分散风险的作用。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专业投资机构的规模较大的产品,比如30亿的股票型基金,通常持有30~40只股票就已经足够了,再多的股票既不能起到更好分散风险的作用,还会带来持续跟踪持仓股票的困难,影响投资效果。如果拥有多只大型股票基金,每只持有30只股票,大体上整个机构的重点股票池只需要纳入100只左右的股票。

既然一个良好的投资组合并不需要太多的股票,就为专业机构精选股票提供了可行性。市场上的好股票注定是少数,而投资所需的个股又确实不多,那么精选个股就是必然的选择。精选的目的是优选,只有精选才能优选。

三、自下而上选股如何择时

价值投资者很少做预测,尤其是很少做短期的市场预测。但是价值投资者确实会择时。择时和预测是不一样的。择时在投资中是必须的,它所依据的是事实和数据,它对未来的判断可能只是一种概率分布。预测有所不同,预测是试图判断未来会怎么样,试图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从本质上讲,未来是很难预测的,短期市场趋势则是几乎不可能预测准确的。

(一)价值投资者也要择时

从价值投资的定义上说,“只有当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才买入”,这本身就是一种择时。因此择时是价值投资的本质特征之一。

但是价值投资者通常会把择时因素降到最低限度,所做的择时一般也是长周期的,频繁择时不是价值投资的典型特征。就一只股票的投资决策而言,通常一年只做一次甚至更少,它意味着买入一只股票后往往会持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价值投资者的择时周期往往会超过一年,有时甚至长达3年才做一次大的仓位选择,哪怕特殊情况下一年内也很少有超过2次的仓位变动。前者对应的是选股行为,表现为投资组合的换手率,通常奉行价值投资的专业机构其换手率不会超过2(主要仓位的换手率一般不会超过1,其他的换手主要来自组合优化的需要)。后者对应的是大类资产配置决策,专业投资机构虽然每个季度都会开投资决策会议,但真正关键的投资决策每年通常只有一到两次。

价值投资者的择时行为也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自上而下就是上文所说的大类资产配置决策,往往从宏观经济与政府政策入手,在大类资产之间确定投资的优先顺序与比例,对于其中的股票仓位做出决定。另一种自上而下则不考虑资产配置,仅仅就股票单一资产进行择时,它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之一进行:第一,根据长期(比如十年内)股票估值水平所处的分位做决策,分位越低仓位越高,反之,分位越高仓位越低;第二,根据股市在周期里所处的阶段做决策,在繁荣阶段或牛市顶部开始减仓,在萧条阶段或熊市底部开始加仓。自下而上的择时则是价值投资者独具的一种择时方法,它是从股票这一微观标的本身出发做出的仓位决策。下文我们将重点讨论这种择时方法。

(二)自下而上选股自带更好的择时功能

在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方法论体系里,是自带择时功能的。这种择时的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根据单只股票的风险收益比决定是否加仓,当找得到风险收益比非常划算的股票时,就加仓;当找不到风险收益比划算的股票时,就不再加仓;当组合里原来持有的股票不再拥有划算的风险收益比时,就卖掉它,也就是减仓。

在对个股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不应期望找到没有风险的股票,也不应期望找到完美的股票,这两种股票存在的概率都是极低的,你可以当作它们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如果有这两种股票,它们的价格早已被抬得极高,从而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了。投资决策从微观上看,就是判断一只股票的风险收益比是否划算的过程。当我们发现一只被低估的基本面良好的个股时,它虽然还是会有风险,但潜在投资收益非常高,这只股票的风险收益比就非常划算。通常在市场情绪比较悲观时,容易出现这种低估的股票。这时,我们就应该加仓,把这只股票加入投资组合。反之,当我们发现一只股票的基本面虽然不错,但价格已经过高,从而面临股价下跌的风险或者安全边际不够时,它的风险收益比就不够划算。通常在市场情绪过分乐观时,对股票容易出现普遍的高估。这时,我们就应该停止加仓,有时甚至要减仓,把高估的股票从投资组合中剔除出去。

以上就是自下而上择时的基本逻辑,实际的择时过程要复杂得多,它需要考虑组合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控制回撤的要求、争取排名的要求,等等。 tqhDSYXFRrk2SG3vhhnJ/Aj6SpLG43aIq4dqx+cVEDDZ/WSyS269MrFHHsQlnh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