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络上看到林山拍摄的上海老建筑系列,照片拍得有体系,也很讲究。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上海还有如此众多散发着艺术气息和美感的建筑,精美的照片也刷新了我对上海的认识。每一次观看林山在媒体上发出的建筑组图,内心都甚觉享受,看到那些优美的建筑线条,我推想林山老师应该也和我一样,是个强迫症的晚期患者,大概唯有极致的影像才能让人享受到摄影的快乐吧。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自媒体爆发式增长,也有不少摄影人将镜头对准了城市建筑,但那些拍摄多以夸张的镜头畸变和离奇的色彩来吸引观者的眼球,一切为了流量服务,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得快去得也快。网红建筑照片大多并不能还原建筑本身的美,更谈不上有计划、遵照统一标准、细致地记录自己城市的老建筑。

摄影本身是一门艺术,建筑也是艺术,拍摄老建筑的实质是艺术与艺术的对话,最大限度地还原建筑本来的面貌、体量感实非易事。在拍摄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论是前期拍摄的准备,还是后期修片,工作量都是巨大的,仅是坚持拍下来,我已觉得非一般摄影人可以做到。偶尔拍到一张好照片,并不能代表一个摄影师的水平,因为那有着很强的偶然性,单张作品也不可能成为摄影师的名片,组照拍得好才能算是一个摄影师的名片,我想上海的老建筑群相可以成为林山老师的一张摄影名片。

我一直认为摄影家应该是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长的环境的。那些总是拍摄遥远他乡的美景,对家门口的美视而不见的人,不能算是一名摄影家。林山立足上海,一直拍身边的景物,在我心里,他是一位合格的摄影家。

每个人对于摄影的诉求和认识都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追求艺术,有的只是为了获得自我的满足,也有不少人以此追求名利,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能够想到如何用摄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何让自己拍摄的影像具有历史的价值,如何让影像具备可传承的价值,却能够让摄影的内涵和层次再上新的台阶,林山老师做到了。

马丁
摄影师、作家
豆瓣ID:马丁爱拍照 islAb+Qow9Pn3a0IUbCOyld28UsJmwzxbqw2aNW7KDOME4+fZHOKg99Hprk9AY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