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遇蔷薇瀑布
摄影的想象力

“入五月,亦晴亦雨,乍暖时寒;立夏天,细雨绵绵,陌上花开;徐风来,绿荫密密,花开花落;别春去,炎暑将至,雷雨阵阵。”这就是立夏时的上海。

一个阵雨后的一天,我来到人民广场附近拍摄,从地铁17号线出口出来是一条百余米长绕公园的小路,四五米宽,小路一圈的围栏上布满盛开的蔷薇,花瓣被刚落过的雨打了满地,冥冥之中给我暗示:立夏时是蔷薇花开的最华丽的一天,是夏天来临前它们最后的盛宴。

路过的人们总会被花瓣吸引,纷纷前来与它们合影,我站在路的对面,看着说说笑笑的人们走过,便觉得这真是一个浪漫、安静、美好的城市角落。

有的蔷薇花开,花团锦簇抱成一团;有的花瓣纷纷落下无声无息,像夏天落了一场春天的雨,我便将这些场景用相机纷纷记录下来(见图2-22—图2-24)。

图2-22 路过蔷薇瀑布的人(焦距5mm)

图2-23 向道路方向取景蔷薇花瓣散落满地(焦距17mm)

图2-24 向下取景地面的蔷薇花瓣(焦距35mm)

记得几年前在故乡的一个夜晚,我和几个同学在护城河边散步,走了很久,几个人都特别累,我说,我们几个人就像“护城河边上的纤夫”,他们大笑。

我想起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然这近乎玩笑,却是片段记忆带来的意外想象。

在摄影的思路上需要对事物具有理性延展的想象,当看到一杯咖啡时,可以想到它来自咖啡豆,咖啡豆源于种植,后采收、进出口,这关联着农业和外贸;咖啡厅员工将咖啡豆做成各式咖啡,人们对于咖啡的口味和色泽各有所爱,关联着销售和心理;如果店铺咖啡卖得很好成为网红咖啡店,人们在咖啡店的门口排队,拍摄下排队购买咖啡的场景,其实是拍下了从咖啡农业到网红经济的一整个“咖啡豆的故事”。

当摄影家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站在数百米深的矿坑边,看到满矿坑密密麻麻劳动的工人,人们默默无声地背负和搬运石料,在陡峭的矿坑里反复上下,他联想到古文明中巴比伦塔建造的场景,这是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学的联系与想象。挖金矿和建造巴比伦塔具有共同特性,都是大规模的工程,是人类集体社群的人工劳动,继而他深入金矿、钢铁厂、茶园多地进行采访拍摄,拍下那些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摄影作品《劳动者:工业时代即将消逝的形象》,记录下一幅幅朴实震撼的“劳动者”画面。

在他的作品《创世纪》中,他深入人类未触碰的自然,拍下他心中气势恢宏的原始星球,拍下在北极海域里让他联想起“但丁的炼狱”的海象的獠牙。看着那些照片,我想成就好摄影作品的不是光线,不是构图,也不是天气,而是全能的感知和无穷的想象。 gacHsag+/9NyUn6lfO9x/BXrO9wVpj/8/QoTixtE6Bn5Il2Btn/3PXqddhzb/P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