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失误的雌性选择

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可供其有性繁殖,但感染猫之前,弓形虫还可感染老鼠等中间宿主。老鼠食用了含有弓形虫的猫粪后被感染,猫吃了被感染的老鼠,也会被感染,形成闭环。

这是寄生虫的常见套路,也没什么厉害的,但弓形虫身为寄生虫界的“super star”、科幻电影中的座上宾、心灵哲学的讨论对象,有一个撒手锏——操纵它的宿主。高贵的弓形虫寄生在大脑里,出身甩了其他寄生虫十几条街。

理论上,雌性大鼠需要练就火眼金睛,及时筛选掉被寄生虫感染的雄性。然而,雌性却会被弓形虫迷惑。

研究人员让未经感染的雌性大鼠挑选配偶,一组雄性被感染过,一组没有。结果雌性显著偏爱感染过的大鼠,与这些雄性共处的时间更长,交配频率更高。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被感染过的大鼠看起来更性感 [100] 。一步错,步步错,弓形虫会通过性行为传播,还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了弓形虫的大鼠看起来更性感的原因可能是感染增强了雄性大鼠参与睾酮表达的基因,从而使其产生更大的睾丸,生产更多的睾酮。睾酮会增加雄性的进攻性,减少恐惧,增强肌肉和第二性征,使雄性看起来更性感,同时也更作死 [101]

弓形虫感染不仅会诱导雌性做出错误选择,还可能让被感染者死亡。

2012年出版的《宿主操纵术》 [97] 中梳理了这些骇人听闻的现象。寄生在大鼠脑子里的弓形虫,一心只想跑到猫的身体里生儿育女。为了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它们操纵自己的中间宿主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吸引猫的注意,“快来吃我,我在这儿”。

它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条:多活动,走的路多了,总有一条通向捕食者家里;多暴露,哪里流量大,去哪里搔首弄姿;降低恐惧、焦虑,积极探索环境,与捕鼠夹亲密接触,等等。这种大无畏的作风仿佛它们站在了食物链顶端,感染弓形虫的大鼠作死程度显著高于未感染的战战兢兢的大鼠。

科学发现能给科幻及文学输送养料。2000年的一篇有着浪漫标题的学术文章《老鼠爱上猫,致命的吸引力》 [98] 引发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设置了三个对照组,分别是大鼠自己的气味、中性气味和兔子的气味,还有一个实验组——猫的气味,让被感染的和未感染弓形虫的大鼠分别接触这些气味。

结果发现,所有对照组里,被感染和未感染弓形虫的大鼠活动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实验组里,被感染的大鼠显著地更喜欢往有猫味的地方跑。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偏好测试,发现被感染弓形虫的大鼠迷恋猫危险的气息,未感染的大鼠则闻到猫的气味就赶紧躲起来。

2014年,有学者试图去寻找致命诱惑的分子机制,发现弓形虫可以通过使一些关键基因低甲基化,改变大鼠大脑的运行,重新连接内侧杏仁核的特定通路,使猫的气味激活大脑控制“性行为”的相关区域,把恐惧变为爱 [99]

根据“关注越大,越被骂个狗血淋头定理”,这么劲爆的研究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有学者认为,我们是搞科学又不是写小说,想象力不要那么丰富 [104] ,感染猫就那么重要吗?中间宿主也是宿主,无性繁殖也是繁殖,那么多生物体内都发现了寄生的弓形虫,它们也不差这一点猫宿主。老鼠脑子不清醒上街了,你就说是为了吸引猫,老鼠喝了酒也会上街,还会在大街上睡着,这和吸引猫有半点关系吗?

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被感染的老鼠更容易被猫吃,我们只是发现,被感染的老鼠脑子不好使,论证逻辑上还缺了一环。被感染的人脑子好像也不太好使,然而人并不会被猫吃掉,这些类似大鼠的自我暴露行为并没有适应性意义。

这样推论下去,还不如说猫奴都是被弓形虫操纵来主动伺候猫的。要不为什么猫就是主子,狗就得是舔狗呢?

不仅老鼠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人类也是。有研究认为,弓形虫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率为30% [99] 。也有研究认为,流行率为15%~85% [97] 。还有研究认为,发达国家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感染了。尽管数据上有出入,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感染率确实不低。

曾经我们以为细菌感染是有害的,后来发现体内的微生物菌群是我们完成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寄生虫会不会也是这样,暂时不得而知。

由于弓形虫可以在大脑中寄生,因而有假说认为,感染弓形虫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也有可能改变人格。感染弓形虫的人相比未感染者,更多地报告自己言辞不够伶俐,反应更慢,对危险的感知力更差,交通事故率更高 [99]

尽管如此,被弓形虫感染的男性看起来却更性感了。生殖和生存总是充满矛盾,用大脑换美貌的情况在不少生物中都有发现。这可能正是弓形虫感染不利于宿主生存,却仍旧能够大规模存在的一个原因。

在一个实验里,研究人员搜集了71个健康男性和18个被感染男性的照片,让109个女性打分,结果显示多数女性认为被感染的男性看起来地位更高,男性气概更足 [102] 。另有研究发现,感染弓形虫的男性身高更高 [103]

女性会适度偏爱这些特征,而这些特征恰巧和睾酮含量相关,只是我们无法判断究竟是感染后的男性睾酮含量更高,还是睾酮含量高的男性更容易被感染。 LV4myK6OHTtzXU3I3X/h3x5R5ZbFl/6WLmn6s1RpCAMlPDRYneWLpOkSjMChbz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