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和外墙上的涂鸦使洋子十分恐惧,她从此极力避免和他人接触。她担心要是和别人过从甚密,自己和雄太是加害人家属的事就会被泄漏。
然而尽管小心翼翼,网友还是介入了她的隐私。
某天,曾经审讯过洋子丈夫的警官联络她:“请您特别留意网络信息,有时候住宅地址、子女姓名和学校等个人资料会被人公布,如果发现隐私被曝光请立刻通知我们,警方有权要求对方删除。”
当时洋子并不太相信自己和雄太的信息会遭人公开,不过保险起见,当天晚上她还是决定赶紧上网搜寻。
结果她陆续发现了关于这起案件的文章。
内容多半和自己或是夫妻感情有关,而且半数以上都是假的,剩下的则断章取义。有些文章甚至提到了她任职的公司名称。一想到可能是认识的人写的,她便不禁疑神疑鬼了起来。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开始。
点开警官特别叮嘱要她小心检查的某个论坛时,她发现有人写道:“杀人犯的小孩以后一定也会杀人,应该趁还小的时候就抹杀他。”底下的留言则一面倒地表示赞成。
洋子冒出一身冷汗,想到才刚念小学的雄太,难道他今后的人生都必须在这样的指责中度过吗?他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想?洋子受到了电话与涂鸦的骚扰,才开始领悟到与案件无关的自己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攻击。
但是她没空沮丧,接下来必须经常上网确认雄太的名字和校名是否遭到曝光。她把那个论坛当作重点,每天晚上花将近两小时检查,但越是检查,新文章以及伤人的字眼就出现得越多。她难受到呼吸困难,却不能停下来。
洋子表示:“我那时候真的很讨厌上网,但想到可能会发生什么措手不及的事,只好每天晚上查看,实在非常痛苦。”
所幸雄太的个人资料并未遭到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