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也找到了藏身在公司休息室的洋子。
她原本在公司负责处理庶务,但自从丈夫被捕以来,几乎无心工作。好心的老板对她说:“你毕竟还是要生活,一切照旧就好。”她于是继续留在了公司。
丈夫被逮捕的第二天,打来办公室的电话变得很频繁,多半来自报社或周刊杂志的记者。每当被问及“浅野洋子在吗”,她都会回答“她不在”或“她请假了”,之后便挂断电话。其他同事接到电话时,也总是为她着想,说她不在。
有家大型周刊屡屡打电话来,每次洋子都佯称不在。
约莫一星期后,对方找上门来,表示:“我是之前打过几次电话的《××周刊》的××,请问浅野洋子女士在吗?”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在忙,洋子只好隐瞒真实身份,亲自上阵。
“浅野自从事情发生后便一直请假。”
洋子内心忐忑不安,紧张到心脏简直要从嘴巴里跳出来。记者询问她是否知道任何关于浅野洋子的事,她回答什么也不知道,记者倒是很干脆地放弃了。
洋子觉得自己简直要被无处发泄的焦躁情绪打倒,不禁开口问记者:“你们不采访嫌犯本人而采访他的家人,这是为了什么呢?”
“只是想知道所有相关的信息而已。”
“但事件真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不是吗?我觉得问他的家人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洋子的真心话。
她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丈夫要杀人,和被害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纠纷,她希望听到丈夫的亲口解释。说实话,洋子根本无法相信个性敦厚温和的丈夫会杀人。“这一切会不会都是骗人的?”这样的思绪不断在她心里打转。
记者又说了一遍“我们只是想知道所有相关的信息”便走了。
然而这恰恰也是洋子的渴求——“我才是那个想知道所有相关信息的人,多希望丈夫能告诉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