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而不是物欲横流、精神异化;是时间上有先后、程度上有差异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让人们拥有同等条件积累人力资本、增强发展能力,让人们拥有同等机会参与发展、勤劳致富;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劳动者、创业者先富,并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需要和可能,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既等不得,也急不得,使其实现程度与所处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建议将以下六点作为关键举措。

一是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科研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形成更多原创性高、领先性强的重大科技创新。要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破除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中的各类垄断,实现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引导企业更多依靠创新取得竞争优势。要打造高效率的创新生态系统,打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之间的知识流动壁垒,构建从经费投入、科研组织、知识生产到市场化应用的强大创新链。

二是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差距一直是拉大中国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缩小这一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前提,也是最难啃的骨头。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加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和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为农民劳动收入的增加奠定基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保障和优化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盘活农村各类资产,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加注重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县城建设。要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农业和农村延伸,让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与数字技术更好地结合,让广大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三是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指出,“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劳动、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更好地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协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化财政分配和生产力布局,更加注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区域配置的平衡性,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效益,让相对落后地区更好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要进一步增强西北、东北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其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大开放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四是着力推动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强调:“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大规模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劳动报酬,做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在提高全社会教育总体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使更广大的民众能够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在扩大人力资本覆盖面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纵向流动性。要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加强全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为提高工薪阶层收入水平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合理分配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负比重,适时推出房产税,以更有力的举措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

五是着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与物质产品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普遍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甚至出现“垮掉的一代”。我国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实现物质产品的富足,也要实现精神产品的富足,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加快形成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市场,让数量更多、质量更优、价值更高的文化产品得以涌现。要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规模,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发挥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主流文化产品传播主阵地的作用。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文化产品形态,创造更多承载主流价值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载体。

六是着力推动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公共产品普惠化。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创造更多的生态财富。要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好地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让老百姓都能享受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都能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强大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把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贯穿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通过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更充分地释放我国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比较优势。要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生态保护领域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PNdAgGbZrTDv/Rh6Tl6QTGPL7Sh53H6IfFRMJ6zcHPIiEOzWSb4HnjtnCw2GZt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