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暨推荐序(Ⅱ)
理解意识
——从笛卡儿到丹尼特

1.丹尼特其人其书

恭喜各位读者!你即将阅读的这本书是心灵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的一部重要著作。你将跟随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从哲学与科学的双重角度,来探讨人类最深奥的问题:意识。

丹尼特,出生于1942年。17岁在美国卫斯理大学就读时,他第一次接触到语言哲学家奎因的著作,大受触动,从而转学到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经奎因推荐,他于21岁时赴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师从哲学家赖尔,攻读博士学位。

之后,丹尼特的博士论文在1969年,也就是27岁时以《内容与意识》为书名结集出版。丹尼特的博士论文昭示了他未来在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意向性(intentionality)、意识(consciousness)与自由意志(free will)。这三大概念也是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经常探讨的基本命题。

什么是意向性?即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在意向性上,丹尼特1987年出版的论文集《意向立场》,1996年的科普著作《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确定了主要思想。什么是意识?即对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知觉。在意识上,丹尼特1991年出版的《意识的解释》,也就是本书,确定了主要思想。什么是自由意志?即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和决定行动的能力。在自由意志上,丹尼特2003年出版的《自由的进化》确定了主要思想。

在完成对意向性、意识与自由意志三大心灵现象的理论体系构建后,丹尼特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认知科学、进化论与宗教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达尔文的危险思想》《甜蜜的梦:意识科学的哲学障碍》《打破魔咒:作为自然现象的宗教》《无神论的未来》《科学和宗教》《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等书。

丹尼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擅长旁征博引,哲学中的思想实验、语言分析、概念辨析常常与科学中的实验证据、模型模拟、理论推演同时出现。他关于不同心灵现象的论述还经常自引,处处互文。如此一来,加大了读者理解丹尼特思想的难度。本书也不例外,虽然是丹尼特最负盛名的一本著作,但对于第一次接触丹尼特思想的读者来说,理解并非易事。以下,结合丹尼特的主要著作,对他的意识理论做一番简单介绍,帮助各位读者理解。

2.意识不是什么?

意识也许是人类最神秘的心智现象。为什么人会产生那些只属于自己并且难以言说的主观体验呢?那些有关视觉、听觉、嗅觉的意识,那些有关喜怒哀乐的意识。

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意识源自身与心的交互,这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41年首次发表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的身心二元论。

在笛卡儿看来,身体是物质实体,心灵是精神实体,两者是不一样的。一个非物质性的“心灵”和一个物质性的“身体”如何能够互动?笛卡儿认为,二者通过松果体互动。大脑接收躯体感官输入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松果体将信息发送给非物质性的“心灵”。“心灵”进行思考和推理,并决定要做什么,然后再通过松果体向大脑发送信号,指挥躯体以恰当的方式执行行动。这就是著名的身心二元论。

丹尼特用形象的“笛卡儿剧场”来比喻这类观点。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中心“剧场”(松果体),所有感官收集到的视觉、触觉、嗅觉信息等都会汇聚到这里,按照到达的次序依次在剧场中“呈现”。同时,大脑中有个代表“自我”的小人(内在观察者)在执行观察任务,观察所有在特定时刻投射在屏幕上的感官信息(构成意识的内容),做出决定并发出命令。这个小人观察的,就是我们所意识的。

那么,意识在哪里呢?用“笛卡儿剧场”来理解,意识就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大脑的某个位置对外界事物进行的内部再现。 这个结论实际包括四个要点

(1)意识是某种“呈现过程”。好比我们用眼睛在观察外界事物,实际上,我们用“心灵之眼”在观察进入“笛卡儿剧场”的感知觉信息。

(2)意识是“实在的表现”。在“笛卡儿剧场”,那个代表“自我”的小人看到的事物是对外界事物的完整“复制品”。

(3)意识具备精确的“时空坐标”。从时间上来说,更早进入“笛卡儿剧场”的事物更早被意识到,因此,意识具备时间坐标。从空间上来说,意识被汇总在中心“剧场”那里统一处理,因此,意识具备空间坐标。

(4)意识由你自己说了算。当别人对你的意识评判与你对自己的意识评判产生冲突时,你对你自己的意识拥有绝对权威,也就是说,你自己更能察觉你的意识。

这些观点听上去很有道理,在过去近400年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意识的思考。然而,它们似是而非。丹尼特在本书中,对这四个要点都进行了精彩反驳。

首先,意识不是某种“呈现过程”。“呈现”并不意味着意识的产生。举个例子,一位贪玩的爸爸原本应该带孩子,结果他在聚精会神玩手机,虽然孩子在他的视野范围内,但是孩子并没有成为他的“意识”。

其次,意识不是“实在的表现”。我们人类对外界事物的“再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任何一种感觉通道,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在人类进化早期都并不成熟,而是一步一步演变成今天成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的。这就像你购买的电脑或手机,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算力的提升。显然,在刚开始时,手机摄像头分辨率较低、算力有限,我们难以完整地再现外界事物。但难道那个时候人类就没有意识吗?并非如此。

再次,意识并不具备精确的“时空坐标”。先看时间坐标,当我们谈论的是小时以上这样的大时间尺度时,笛卡儿剧场模型成立,的确有一些事物更早被意识到。但如果我们将时间尺度缩小到毫秒呢?答案并不成立。比如放烟花时,按照严格的笛卡儿剧场模型,我们应该先看到光,再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但是实际上,在10米内,我们的感觉是同时看到光和听到烟花的爆炸声的。按照传播速度计算,声音传播10米大约需要30毫秒,光需要的时间则可以忽略不计。显然,在毫秒的时间尺度上,时间坐标开始变得混乱,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视觉信号的处理需要花费更久的时间,以平衡较快的光速传播。再看空间坐标。今天的认知科学的发展早已证实,松果体并不是大脑处理信息的中枢。

最后,意识并不是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丹尼特将意识依赖个人内省的这种观念称为理解意识的“现象学”路径。所谓现象学,即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对外界事物产生的现象经验,或我们对体液流动等身体内部感受产生的现象经验。前者,一般被称为外感受;后者,一般被称为内感受

与理解意识的“现象学”路径截然不同的是“异己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的路径。本书将其译作“异现象学”,徐英瑾将其译作“异类现象学” ,刘占峰将其译作“异己现象学” 。我认为“异己现象学”更能突出丹尼特对不同人称的强调,因此采用该译法。

在丹尼特看来,以笛卡儿为代表的哲学家,在理解意识时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笛卡儿在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假设读者只要与他进行类似的内省活动,就能产生与他类似的意识。也就是说,从“我”能推广到“我们”。

显然,这种纯粹现象学的理解意识的路径并不合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以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甚至认为,我们一上来就应该放弃研究诸如感觉、思维、推理、情感这样的心理过程,而直接去研究行为。斯金纳甚至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他认为人类行为依赖于先前行为的后果,他将这一理论阐述为强化原则:“如果行为的后果是坏的,那么该行为很可能不会重复;如果结果是好的,那么重复该动作的概率就会变大。”

丹尼特倒不像斯金纳那么极端,但是他也深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因此提出“异己现象学”,认为人类从“第三人称角度获取第一人称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可以彼此交流与共享。你的意识是私人的,但你用言语表达出来,参加心理学实验留下的数据,这些是可以客观记录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最终,我们就获得了一个新的世界:异己现象学世界。假设你是一名心理学家,对你来说,参加你的心理学实验的被试相信的,他想要的以及他的信念与欲望留下的种种痕迹构成的世界,就是一个异己现象学世界。你是他的这个世界的观察者、记录者。

3.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

在对以笛卡儿为代表的身心二元论者进行批判后,丹尼特显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既然意识不是某种“呈现过程”,也不是“实在的表现”,也不具备精确的“时空坐标”,更不是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他的多重草稿模型(Multiple Drafts model)。

什么是多重草稿模型?它是如何理解意识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意识是多重草稿相互竞争之后的结果。展开来说,这句话可以详细地拆解为以下四个问题及其答案:

第一,是谁撰写的草稿?

大脑并不存在一个中心枢纽。即使松果体已经从科学上被证伪,并不是大脑处理信息的中枢,但依然有很多科学家尝试用新的名词去取代它。这些草稿是由大脑中数百亿个神经元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

正如丹尼特所言,按照多重草稿模型,各种各样的知觉能在大脑中完成,靠的就是对感觉输入并行、多轨道的诠释和细化过程。进入神经系统的信息处在连续的“编辑修改状态”中。在编辑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内容增添、结合、校正与重写都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我们实际经验到的,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感官信息经过加工和编辑后的结果。

第二,是否同时存在多份草稿?

很多份!很多份!很多份!只是,有的草稿处于激活状态,有的草稿处于沉默状态。你可以把它们分别理解为编辑中和已存档的草稿。笛卡儿剧场是串联的,在单一路径按时间顺序加工。多重草稿模型是并行的,在多个路径同时异步加工。所以,笛卡儿剧场中大脑里的“小人”所做的工作是被分解的,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在大脑中的专门区域。

第三,多重草稿是如何转化为意识的?

类似“群魔混战”的竞争方式,谁力气大谁胜出。在笛卡儿剧场模型中,信息的处理是按照信息到达的次序依次进行的。而在多重草稿模型中,不同的“草稿”相互竞争,获胜的“草稿”被看见,其他草稿则消失。大脑内部没有剧场,也没有呈现,只是在进行信息加工。

但在“群魔混战”时,并不存在一个主管者!在多重草稿模型的多轨进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内容增添、结合、校正与重写都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某种类似叙事流的东西,无限地延续到未来。

第四,多重草稿在什么时候转化为意识?

不存在特定的时间!笛卡儿剧场中意识的产生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在这一刻,输入的感觉会产生意识。在多重草稿模型中,并不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在这一个时间点,一份“草稿”就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

哲学家大卫·L.汤普森(David L. Thompson)有个视觉信息加工的例子,可以让你更形象地了解多重草稿模型。某个视觉信息输入后,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加工回路就会被激活。一个回路认知成一棵草,另一个回路认知成一个人,这两个回路同时加工,互相竞争之后,其他回路也陆续被激活,认知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渐渐地,认知为人的回路胜出,认知为草的回路败下消失。接下来,认知为人的回路再激活更多的信息回路,这些回路继续加工,互相竞争。最后区分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小孩儿,等等。某一时刻“胜出”的草稿,就成为这一时刻的意识内容。

4.意识从何而来?

从多重草稿模型出发,丹尼特继而讨论了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他借用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的观点,将人类意识的产生看作一个从基因到模因(meme,也译为“文化基因”“弥母”)的一层一层进化选择的过程。他发明了一个极其精彩的思想实验“机器人叛乱”来形容这一过程。

人是承载基因与模因的机器人,越在进化早期,基因的利益对生物的影响就越像一条短狗绳那样至关重要。随着漫长的时间演化,在进化后期,生物体本身的利益逐步背叛了基因的利益,最终就形成了模因。详情请参考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的著作《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以及我为该书撰写的推荐序。

最终,诞生了人类独特的心智架构。这就是丹尼特在他的著作《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里提出的“四种心智模型”。该模型把人类的大脑分成四种机制。

第一层(底层)是达尔文心智。这层的我们像动物一样,受本能的驱动。比如你看到蛇会害怕,看到红色会兴奋,这是大脑经过漫长的演化习得的进化模块。丹尼特将大脑的这部分工作机制命名为达尔文心智。

第二层是斯金纳心智。按照达尔文心智,老鼠看到猫本能会害怕。但如果在老鼠看到猫的时候给它一些甜头,老鼠会不断地去尝试,这种甜头就是刺激。从刺激到行为之间,既可以像巴甫洛夫一样,给予猫与老鼠之间的经典条件反射,也可以像斯金纳一样,赋予代币等操作。

第一层达尔文心智与第二层斯金纳心智是所有动物共有的。第三层波普尔心智和第四层格列高利心智是人类独有的心智。波普尔是科学哲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可证伪”概念——通过可证伪的才叫科学。波普尔心智意味着你在头脑中对一些事情提前进行测试。这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对真实世界予以抽象,并在头脑中进行测试与预演。

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可能对,也可能错。你放弃错的,挑选对的去执行。什么是对错呢?你有时依赖自己的判断,有时会依赖社会习俗去判断,也就形成了第四层格列高利心智。格列高利是一位英国认知科学家,丹尼特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第四种心智。如果你将波普尔心智比喻成人类大脑模拟真实世界的那台虚拟机,那么格列高利心智这台虚拟机就不再是由人类个体而是由人类群体制造的了。

既然人难以举起自己,为什么低层级的心智会涌现出高层级的意识?实际上,丹尼特在本书中提出的多重草稿模型告诉我们,意识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举重机。一级一级、一层一层,一个虚拟机安装在另一个虚拟机之上,最终涌现人类复杂而迷人的心智。

阳志平
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iabXooTMC0u3gX2PdlGS1Ev17DbLqi0sSV/CCHKDAiKOAAV5hkSXXW6wlPjm9Q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