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的话

打喷嚏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为何让一位小官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竟忧惧至死?童年伙伴久别重逢本令人高兴,在热情的寒暄过后,为何其中一位好友弯腰曲背,像是矮了半截?儿子病死是多么令人悲痛,需要安慰啊!为何丧子的马车夫只能将心事讲给马儿听?还有满怀期待写下“寄交乡下祖父收”的小万卡;大晴天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这些有意思的故事,令人发笑或令人心疼的人物都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一生创作丰厚,短篇小说风格独特,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描绘的或是心酸无奈的底层民众,或是奴颜婢膝的下层官吏,或是虚伪贪婪的贵族官吏,或是彷徨摇摆的知识分子,形象千姿百态,生动鲜活,这些平凡而各异的人物构成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众生相。同时,他的短篇小说的叙述笔调幽默辛辣,行文风格简洁冷静,字里行间散发着极强的语言文字魅力。今天我们阅读这样的作品,并不会有特别强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或许还能从作品中发现些许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清醒地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正如苏联作家爱伦堡所说:“契诃夫在很多方面帮助我认识了自己和生活。”这就是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超越时空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契诃夫(1860—1904),出生于俄国塔甘罗格市,他的祖先是农奴,祖父在1841年赎得了本人及家属的人身自由。父亲经营过一个杂货铺,1876年破产后给人当伙计。契诃夫自幼备尝人间艰辛,他自己说他“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1879年,勤奋的契诃夫凭借助学金在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1884年毕业后,他在莫斯科近郊开始行医。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农民、地主、官吏和教师等各式各样的人物,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契诃夫的文学生涯始于1880年。年轻的他常用笔名“安东沙·契洪特”发表作品。1883年是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第一个繁荣期,其间他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一个文官的死》和《胖子和瘦子》这两部微型杰作,连同1884年发表的《变色龙》和1885年发表的《普里希别耶夫军士》,构成了“安东沙·契洪特时期”的代表作。年轻的契诃夫目光尖锐辛辣,笑声健康爽朗。这些代表作中倾注着契诃夫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同时也显示了他杰出的讽刺幽默天才,以及短小精悍的文体风格。

1884年至1886年,契诃夫把视线转向劳动者的困苦生活。1886年创作的《苦恼》是契诃夫早期创作中的一次思想和艺术的飞跃。与之思想主题相近的还有《万卡》《渴睡》:九岁的童工万卡生活苦楚,他满怀期待地把信寄给“乡下祖父”;十三岁的小保姆瓦丽卡不分昼夜地劳作,最后好像终于“可以睡觉了”。在这些作品中,欢乐俏皮的契洪特逐渐成长为严肃深沉的契诃夫,忧伤地咀嚼着更多普通民众的人生苦痛。

随着声誉日增,1888年10月帝俄科学院授予契诃夫“普希金奖金”,他愈发意识到作家责任的重大。1890年病弱的契诃夫前往库页岛(俄译名“萨哈林岛”)游历。他在这座人间地狱里的见闻提高了他的思想认识,也扩宽和加深了他的创作意境,促使他完成了文学创作中的转折性作品——《第六病室》。从此以后,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了更强烈的社会性、批判性和民主性,其艺术形式也日臻完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真实、朴素、深刻、动人。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的解放运动开始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契诃夫是站在民主力量这一边的。他同俄国作家柯罗连科一起抗议帝俄科学院撤销高尔基名誉院士的称号。他协助被流放的社会民主党人到疗养院疗养,还不止一次支援为争取民主而蒙难的青年学生。这些经历都表明,契诃夫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立场更加坚定。

思想愈加沉稳的契诃夫在晚期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工厂、小市民和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代表作品有:《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农民》《套中人》《醋栗》《约内奇》等。这些作品有的展示俄国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和矛盾;有的剖析庸俗、自私和铜臭对人的灵魂的腐蚀;有的反映典型的社会心理“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了!”;有的描写已经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写他们与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决裂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作品中充满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道德激情,既展示了农村、工厂和其他社会阶层的生活画面,也反映了沉闷庸俗的社会现状及进步知识分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了!”的社会情绪。

契诃夫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还转向戏剧。陆续创作出了《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经典戏剧作品。

1892年起,契诃夫开始定居于新购置的梅里霍沃庄园。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1904年7月15日因病情恶化而辞世。他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安葬。

虽然创作生涯只有二十余年,但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契诃夫的世界性影响却日渐深远。他的思想也属于新的时代,他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能够超越时空,让我们至今觉得贴心和温暖。“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或思想。”——这是契诃夫对人类所寄予的美好愿景,也是他的作品中如繁星般璀璨闪耀的光辉。 DJ3a7svym6fgo+Z5xkSq263rGPqLhJZfKcIKdCpHX5JP9wNd5yLE7UEWDtIwBn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