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谈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程度副词“有(一)点儿”的用法。
首先需要跟大家交代说明,现代汉语里有两个“有(一)点儿”。一个是“有(一)点儿脏”、“有(一)点儿冷”里的“有(一)点儿”;另一个是下面对话里的“有(一)点儿”:“你还有水吗?”“还有一点儿。”今天我要说的是前一个“有(一)点儿”,即“有(一)点儿脏”、“有(一)点儿冷”里的“有(一)点儿”,这是一个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浅。
程度副词“有点儿”修饰形容词,会出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请看:
(1)a.有点儿大 有点小 〔前者、后者都能说〕
b.*有点儿不大*有点儿不小〔前者、后者都不能说〕
c.有点儿骄傲*有点儿虚心〔前者能说,后者不能说〕
d.*有点儿不骄傲有点儿不虚心 〔前者不能说,后者能说〕
大家看,情况复杂吧!给人的感觉似乎没有规律。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都会用副词“有点儿”,而且无需考虑什么情况下能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也不会出错,因为我们有丰富的语感。可是外国学生用起副词“有点儿”来就感到为难了,搞不清楚什么情况下能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这内中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语言事实告诉我们,是有规律可循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2)有点儿笨*有点儿聪明
有点儿脏*有点儿干净
有点儿骄傲*有点儿虚心
有点儿危险*有点儿安全
有点儿野蛮*有点儿文明
有点儿小气*有点儿大方
有点儿虚伪*有点儿诚恳
有点儿粗心*有点儿细心
有点儿难受*有点儿舒服
有点儿消极*有点儿积极
有点儿本位*有点儿顾全大局
有点儿做作*有点儿自然
可见,“有点儿”对它所修饰的成分,在意义上有选择性——“有点儿”可以修饰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或者说贬义形容词,不能修饰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者说褒义形容词。
形容词前面加否定副词“不”,情况就倒过来了——“有点儿”只能修饰“不+褒义形容词”,不能修饰“不+贬义形容词”。请看:
(3)有点儿不聪明*有点儿不笨
有点儿不干净*有点儿不脏
有点儿不虚心*有点儿不骄傲
有点儿不安全*有点儿不危险
有点儿不文明*有点儿不野蛮
有点儿不大方*有点儿不小气
有点儿不诚恳*有点儿不虚伪
有点儿不细心*有点儿不粗心
有点儿不舒服*有点儿不难受
有点儿不积极*有点儿不消极
有点儿不顾大局*有点儿不本位
有点儿不自然*有点儿不做作
这是不是违反了我们前面说的“有点儿”的使用规律?没有违反。因为“不+褒义形容词”表示消极意义,而“不+贬义形容词”不表示消极意义了,而近乎积极意义了。“有点儿”还是只修饰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性成分。
现在来看副词“有点儿”修饰中性形容词的情况。中性形容词,无论往大里说的,还是往小里说的,都可以受“有点儿”修饰。例如:
(4)有点儿长/短有点儿大/小
有点儿硬/软有点儿厚/薄
有点儿冷/热有点儿高/低
有点儿浓/淡有点儿多/少
有点儿咸/淡有点儿胖/瘦
中性形容词,大家公认在意义色彩上,既不表示消极意义,也不表示积极意义,怎么也能受副词“有点儿”的修饰呢?要知道,中性形容词就它本身而言,既不带褒义,也不带贬义,但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有时可以视为褒义(如果说话人喜欢、如意),有时可以视为贬义(如果说话人不喜欢、不如意)。以肉的肥瘦为例:
(5)a.这块肉比较肥,还是买那块痩一点的吧。〔视“肥”为贬义〕
b.这只鸡还比较肥,我们就买这只鸡。〔视“肥”为褒义〕
当中性形容词受到副词“有点儿”修饰,就只取它“可视为贬义”的意义。“有点儿+中性形容词”这整个句法格式就含有不合心意的意思,表示“与要求的比较,性质偏离了”,只是偏离的幅度不大罢了。例如:
(6)(这衣服)有点儿长。
这就是说跟要求的长度比,衣服稍微长了一点,轻度偏离了,不合说话人心意。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格式“有点儿+形容词”有两个特点:
第一,这格式里的形容词只能是贬义的或中性意义的形容词。
第二,进入格式的形容词,不管是表示贬义的还是表示中性意义的,整个格式都是表示不如意的意思。
现在有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为什么不能说“有点儿不大”、“有点儿不小”、“有点儿不长”、“有点儿不短”、“有点儿不咸”、“有点儿不淡”?(二)不能说“有点儿聪明”,可是“有点儿聪明了”又可以说了,这又为什么?要知道,在日常言谈交际中,“不+中性形容词”是表示“合适”、“满意”的意思。例如:“这鞋怎么样?大吗?”“不大,正合适。”显然,“不+中性形容词”含褒义,所以不能说“有点儿不大”、“有点儿不小”、“有点不长”等。那么为什么可以说“有点儿聪明了”呢?要知道,“形容词+了”表示性质的变化,而“有点儿聪明了”里的“有点儿”不是直接修饰“聪明”,而是修饰“聪明了”,这里的“有点儿”实际表示“变化幅度不大”的意思。
副词“有点儿”我们常用,想不到其中还有那么有意思的现象与问题吧?而将这有意思的现象与问题探索了,揭示出来了,研究分析了,解释了,就会有一种愉快、欣慰的感觉。
这种研究,同样,对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似乎不是很需要;可是对外国人学汉语来说,用处可大了。常常会发现外国学生错用副词“有点儿”的情况,请看:
(7)*这里有点儿干净,我们就在这里坐吧。
*这里的风景有点儿好看。
*金英姬有点儿虚心,我愿意跟她做朋友。
这些例子里的“有点儿”都宜换成副词“比较”,说成:
(7’)这里比较干净,我们就在这里坐吧。
这里的风景比较好看。
金英姬比较虚心,我愿意跟她交朋友。
其实,对我们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来说,也有用处。万一你跟外国朋友交往,遇上外国朋友说了类似上面例子的病句,你就不至于一头雾水,你就会帮助他纠正,而且能说出些道理来,不会只是告诉他们“这是我们汉语的习惯”。这也就是说,具备了这些知识,你对问题就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