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会觉得研究语言不如研究文学那么有意思,我原先也是这样想的。
1955年我报考北大中文系就是冲着文学去的。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大家思想都很单纯——一切服从组织分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入学开始是不分专业的,文学、汉语两方面的基础课都得学习。1957年开始分专业(当时叫“专门化”),一般都报文学专业,组织上就来动员我报汉语专业,说“你年纪轻,学语言容易”,于是我就二话没说进入了汉语专业。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从事现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工作中我逐渐感觉到,研究文学固然有意思,研究语言也非常有意思,而且语言研究有另一种乐趣。我们知道,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当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新的语言事实,或发现某种新的语言规律的时候,当我们用翔实的语言事实,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修正甚至完全纠正前人的某种说法的时候,当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更有解释力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喜悦,就会觉得语言研究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