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2004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承蒙学界重视与肯定,许多高校将该书作为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必读参考书,有的直接将本书作为虚词专题课的教材,这令我感到欣慰。但本书出版至今毕竟已有10多年,需做适当修订。这次修订,具体如下:
一、近几年来,我应邀在国内外一些高校做学术演讲,在互动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老师或学生问我:“研究语言不觉得枯燥吗?”我每每以自己长期以来从事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切身体会告诉他们,“不枯燥,反而感到其乐无穷”。现在将我的切身体会缀集成文,以“语言研究的乐趣”为题,放在本书开头,作为代序。
二、将原书第贰部分“比较是把握虚词意义的最基本的方法”和第叁部分“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在编排上换了个次序,即“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成为第贰部分,“比较是分析、研究虚词最基本的方法”成为第叁部分。相应的,有些部分内容做了调整与修改,具体如:
1.原先放在“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部分“一 要重视虚词运用的语义背景分析”里的“实例(三):常常、往往”,现在调整到“叁 比较是分析、研究虚词最基本的方法”这一部分,并作为这一部分最后一小节,标题为“六 比较,要步步深入,不断验证——‘常常’、‘往往’之比较”。
2.叁·四“实例(二):也”部分的文字,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三、原先“绪论”部分第一小节“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际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虚词在汉语中的重要性,二是为什么将副词列入虚词。为醒目起见,现在干脆将第一小节分为两小节:一 虚词在汉语中的作用;二 为什么将副词列入虚词。
四、将近几年来自己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增补进本书,具体是:
1.“贰 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这一部分,在“一 要重视虚词运用的语义背景分析”里,增补了“实例(三):按说”;在“二 警惕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那虚词身上”增补了“实例(四):辞书对介词‘把’的注释”。
2.“叁 比较是分析、研究虚词最基本的方法”这一部分,在“一 同义或近义虚词比较”里,增补了“而且、况且、何况”这一实例。
3.“肆 每个虚词都需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这一部分,增补了有关“也”的新的研究成果,标题为“实例五 再说副词‘也’”。
4.对“常常”与“往往”的意义与用法有新的发现,在笫叁部分比较这两个副词时,增补了这方面的内容,具体见“六 比较,要步步深入,不断验证——‘常常’、‘往往’之比较”。
最后,我要感谢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先生和责编王金鑫先生对修订稿的认真审阅,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这个修订本能较快与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