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肯定”,是说某个虚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肯定形式,不能跟一个否定形式;这里所说的“否定”,是说某个虚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不能跟一个肯定形式。
我们看到,多数虚词既可以同一个肯定形式发生关系,也可以同一个否定形式发生关系。例如:
(1)a.酒啊,他已经喝了。
b.酒啊,他已经不喝了。
(2)a.她很喜欢结交朋友。
b.她很不喜欢结交朋友。
(3)a.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想说一点意见。
b.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例(1)里的副词“已经”,在a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喝了”,在b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喝了”。例(2)里的副词“很”,在a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喜欢结交朋友”,在b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喜欢结交朋友”。例(3)里的介词结构“关于……”,在a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我还想说一点意见”,在b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但是,有些虚词在这方面有特殊要求。这有多种情况:
一、有的虚词只能同否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不能同肯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如副词“从”,就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试对照:
(4)她从不说假话。
这件事我从不认为是她的错。
他从不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小王从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
(5)*她从就说假话。
*这件事我从就认为是她的错。
*他从只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小王从就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
例(4)能说,因为副词“从”修饰的是一个否定形式;例(5)不能说,因为副词“从”所修饰的是一个肯定形式。与“从”同义的副词“从来”就没有这种限制。因此,不仅例(4)里的“从”可以换用“从来”,而且例(5)里的“从”也能换用“从来”。请看:
(6)她从来不说假话。
这件事我从来不认为是她的错。
他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小王从来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
(7)她从来就说假话。
这件事我从来就认为是她的错。
他从来只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小王从来就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
再看副词“万万”,它只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能修饰一个肯定形式。例如:
(8)我们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你们万万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
你可万万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
(9)*我们万万要注意安全啊!
*你可万万要当心啊!
*安全是第一位的事,你们万万要记住!
例(8)、(9)都是祈使句。例(8)里的副词“万万”修饰的是否定形式,句子都能成立;例(9)里的副词“万万”则修饰的是肯定形式,句子都不能成立。与之同义的“千万”则不是这样,它既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也能修饰一个肯定形式,所以例(8)、(9)里的“万万”如果换成“千万”,就都可以成立。请看:
(10)我们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你们千万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
你可千万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
(11)我们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你可千万要当心啊!
安全是第一位的事,你们千万要记住!
语气副词“绝”和“绝对”有着跟“万万”和“千万”相类似的差异。语气副词“绝”就只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能修饰一个肯定形式,“绝对”则没有这种限制。请看:
(12)她这个方案绝不会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不会亏本。
他绝没有可能获奖。
这件事我们绝不应该参与。
(13)*她这个方案绝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会亏本。
*他绝有可能获奖。
*这件事我们绝应该参与。
例(12)、(13)里的“绝”如果换成“绝对”,就都可以成立。请看:
(14)她这个方案绝对不会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对不会亏本。
他绝对没有可能获奖。
这件事我们绝对不应该参与。
(15)她这个方案绝对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对会亏本。
他绝对有可能获奖。
这件事我们绝对应该参与。
跟语气副词“绝”同义的“决”,也只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能修饰肯定形式,例如我们也只能说“决没有问题”、“决不可能获奖”,不能说“*决有问题”(得说成“一定有问题”)、“*决可能获奖”(得说成“一定能获奖”或“有可能获奖”)。
此外,像副词“毫”、“丝毫”也只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不能修饰一个肯定形式。例如:
(16)他毫不留情|他毫不客气|他们毫不气馁
(17)他毫无悔改之意|这样做毫无害处|毫无例外
(18)他丝毫不注意别人的议论|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19)他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当时我丝毫没有觉察有什么不妥
房间里的东西丝毫未动|他的脾气丝毫未改
例(16)—(19)如果去掉否定词,句子都站不住。
二、有的虚词则只能同肯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不能同否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我们常说,在“把”字句中否定词要放在“把”字之前,不能放在“把”字之后。例如我们不能说:
(20)*你把练习不做完,不能去玩儿。
(21)*他把图书馆的书还没还回图书馆呢!
(22)*如果你把这些表格不做完,那么一切后果由你自己负责。
(23)*他把这篇文章没有送给导师审阅。
例(20)—(23)之所以不能说,就因为否定词放错了位置,放到了介词“把”的后面了。应该将否定词前移至介词“把”之前,说成:
(24)你不把练习做完,不能去玩儿。
(25)他还没把图书馆的书还回图书馆呢!
(26)如果你不把这些表格做完,那么一切后果由你自己负责。
(27)他没有把这篇文章送给导师审阅。
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由“把”组成的介词结构不能修饰一个否定形式。
副词“万分”、“分外”也只能用来修饰肯定形式,例如:
(28)万分悲痛 *万分不悲痛
万分荣幸 *万分不荣幸
万分紧张 *万分不紧张
万分喜欢 *万分不喜欢
万分高兴 *万分不高兴
万分愉快 *万分不愉快
(29)分外晴朗 *分外不晴朗
分外热情 *分外不热情
分外周到 *分外不周到
分外满意 *分外不满意
分外安静 *分外不安静
分别跟“万分”、“分外”近义的“十分”、“非常”和“格外”就没有这种限制,它们就既能修饰肯定形式,也能修饰否定形式。例如:
(30)十分明朗 十分不明朗
十分热情 十分不热情
十分周到 十分不周到
十分满意 十分不满意
十分安静 十分不安静
(31)非常明朗 非常不明朗
非常热情 非常不热情
非常周到 非常不周到
非常满意 非常不满意
非常安静 非常不安静
(32)格外明朗 格外不明朗
格外热情 格外不热情
格外周到 格外不周到
格外满意 格外不满意
格外安静 格外不安静
再如副词“差不多”和“几乎”,基本意思一样,都是“表示接近于发生或达到”(侯学超1998)。但是,“差不多”只能直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而“几乎”不受这种限制。例如:
(33)a.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几乎都到齐了。
b.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几乎都没到齐。
(34)a.几年不见,他的头发几乎全都白了。
b.他都八十了,几乎没有一根白头发。
(35)a.跟去年比,今年考生几乎增加了一倍。
b.跟去年比,今年考生几乎没什么增加。
例(33)—(35)里的“几乎”,a句用于肯定,b句用于否定;如果换用“差不多”,a句成立,b句就站不住了。请看:
(36)a.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差不多都到齐了。
b.*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差不多都没到齐。
(37)a.几年不见,他的头发差不多全都白了。
b.*他都八十了,差不多没有一根白头发。
(38)a.跟去年比,今年考生差不多增加了一倍。
b.*跟去年比,今年考生差不多没什么增加。
再如“稍微”和“多少”,都表示程度浅,都可以修饰形容词性词语,也可以修饰动词性词语,它们又都既可以用于比较,也可以不用于比较。例如:
(39)他比你稍微/多少好一点。
(40)相比之下,他稍微/多少好一点。
(41)他比你稍微/多少有些经验。
(42)相比之下,他稍微/多少有些经验。
以上是用于比较的例子。下面是不用于比较的例子:
(43)这双鞋稍微/多少有点大。
(44)你稍微/多少尝一点。
但是,在跟否定形式的连用上有区别:“稍微”可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多少”则不行。例如:
(45)稍微不留神|稍微不注意|稍微不满意|稍微不努力
(46)*多少不留神|*多少不注意|*多少不满意|*多少不努力
注意:这种否定形式,形容词、动词后不能带“一点”、“一些”等不定量数量成分;而且“稍微不……”这个格式,是黏着的句法格式,不能单说,经常在复句中充任条件分句或假设分句。例如:
(47)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弄错。
(48)如果稍微不努力,就会留级。
三、有些虚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或用法,而这在肯定、否定的要求上也正好形成对立。例如上面我们曾谈到语气副词“绝”,说它只能用于否定,如“绝不妥协”、“绝没有好下场”等。副词“绝”还能表示程度,近似“非常”的意思。当它表示程度时,则情形正好跟语气副词“绝”相反,只能用于肯定,不能用于否定。请看:
(49)绝好的机会|绝妙的计策|绝大的困难
再如程度副词“太”,当它表示赞叹时,一般用于肯定。例如:
(50)唱得太棒了!
这场球踢得太漂亮了!
这魔术太迷人了!
他们的演出太精彩了!
似不说:
(51)*这衣服太不难看了!
*这地方太不脏了!
*这孩子太不笨了!
这说明程度副词“太”用于赞叹时一般修饰肯定形式。可是,当“太”表示程度过分时,则既可修饰肯定形式,也可修饰否定形式。例如:
(52)这件衣服太短(了)。
这个菜太咸(了)。
这颜色太深(了)。
(53)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你这样太不合时宜了。
你也太不讲交情了。
你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四、有的既能用于肯定,也能用于否定,意思却一样。下面举四个实例:
实例(一):“难免……” 例如:
(54)一个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不犯错误。〔都肯定要犯错误〕
粗心大意,难免会出岔子/难免不出岔子。〔都肯定会出岔子〕
酒后驾车难免会出车祸/酒后驾车难免不出车祸。〔都肯定会出车祸〕
实例(二):“别……” 例如:
(55)自行车别是他骑走了/自行车别不是他骑走了。〔二者都怀疑车他骑走了〕
他别是先回上海去了/他别不是先回上海去了。〔二者都怀疑他先回上海去了〕
钥匙你别是忘办公室了/钥匙你别不是忘办公室了。〔二者都怀疑钥匙忘办公室了〕
实例(三):“差点儿……” 例如:
(56)去年我大病了一场,差点儿死了/差点儿没有死。〔都说没有死〕
他去年考大学,差点儿名落孙山/差点儿没名落孙山。〔都说没名落孙山〕
当时我不小心一滑,差点儿掉沟里了/差点儿没掉沟里。〔都说没掉沟里〕
不过,副词“差点儿”的情况跟“难免”、“别”还有些不同。“差点儿”只是在说不企望的事情时,才用于肯定和用于否定意思都相同。例(56)说的都是不企望的事。用在说企望的事时,用于肯定和用于否定,意思有区别。(朱德熙1959)请看:
(57)a.去年我差点儿考上了。〔是说没考上〕
b.去年我差点儿没考上。〔是说考上了〕
(58)a.上学期他差点儿申请到了奖学金。〔是说没申请到奖学金〕
b.上学期他差点儿没申请到奖学金。〔是说申请到了奖学金〕
实例(四):“险些……” 例如:
(59)他们乘的船险些翻了/他们的船险些没翻。〔都说船没有翻〕
小红去年险些留级了/小红去年险些没留级。〔都说没留级〕
我也险些摔倒了/我也险些没摔倒。〔都说没摔倒〕
“险些”跟“差点儿”不一样,“差点儿”既能表示庆幸没有发生不如意的事情这样的语法意义,如例(56)和例(57)、(58)的b句,也能表示为没有能达到预期或希望的结果而惋惜这样的语法意义,如例(57)、(58)的a句。而“险些”只表示庆幸没有发生不如意的事情的语法意义,如例(59);它不能表示为没有能达到预期或希望的结果而惋惜的语法意义。因此,例(56)和例(57)、(58)的b句里的“差点儿”可以换成“险些”,请看:
(60)去年我大病了一场,险些死了/险些没有死。〔都说没有死〕
他去年考大学,险些名落孙山/险些没名落孙山。〔都说没名落孙山〕
当时我不小心一滑,险些掉沟里了/险些没掉沟里。〔都说没掉沟里〕
(61)b.去年我险些没考上。〔是说考上了〕
(62)b.上学期他险些没申请到奖学金。〔是说申请到了奖学金〕
而例(57)、(58)的a句里的“差点儿”就不能换成“险些”,我们不说:
(63)a.*去年我险些考上了。〔是说没考上〕
(64)a.*上学期他险些申请到了奖学金。〔是说没申请到奖学金〕
附:关于“差(一)点儿”和“险些”,上面只是就它们在某种情况下用于肯定形式和用于否定形式所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这一点来说的,这里附带将它们在表义和用法上的异同作全面比较列如下表,以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