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词类,既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类,也指大类下面的小类,包括从语义上分出的小类。虚词对词类的选择更带有普遍性。这一点已有不少人注意到。人们常举的例子是表示并列的连词“和”跟“并”,它们所连接的成分在词性上就有区别——“和”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例如:
(1)哥哥和弟弟 火车和飞机 文学和艺术
也可以有条件地用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其条件是,由此形成的联合结构不能独立或者说不能直接充任谓语。(陆俭明、侯学超1961)例如:
(2)a.游泳和散步对身体都有好处。
b.这件事我们还需要调查和研究。
c.采购和运送的人都找齐了。
d.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了解这一带的生态情况。
e.*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和讨论了。
f.*昨天晚上,她们唱歌和跳舞。
(3)a.高傲和自卑是同一种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而已。
b.你现在缺的就是谦虚和谨慎。
c.便宜和耐用的电器都比较受欢迎。
d.*她谦虚和谨慎。
e.*这种产品便宜和耐用。
例(2)各句中都包含有由“和”连接动词的联合词组,但a—d句都能说,因为a句里的“游泳和散步”是作主语,b句里的“调查和研究”是作宾语,c句里的“采购和运送”是带“的”后作定语,d句里的“考察和了解”是作述语,它们都不是直接作谓语;而e句和f句里的“调查和讨论”、“唱歌和跳舞”都直接作谓语,所以那两个句子都站不住。例(3)各句中都包含有由“和”连接形容词的联合词组,但a—c句都能说,因为a句里的“高傲和自卑”是作主语,b句里的“谦虚和谨慎”是作宾语,c句里的“便宜和耐用”是带“的”后作定语,它们都不是直接作谓语;而d句和e句里的“谦虚和谨慎”、“便宜和耐用”都直接作谓语,所以那两个句子都站不住。连词“并”则只能用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不能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对词类的选择性其实不限于连词“和”跟“并”。
“而且”和“并且”,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看,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都表示递进关系;它们在连接分句上也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当它们用来连接词语时,对词类的选择就呈现不同的倾向。“而且”一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形容词性词语,而“并且”一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动词性词语。请看:
(4)他买的家具便宜而且实用。
他的脸黑而且瘦。
她的眼睛很大而且很亮。
(5)他们立即研究并且制定了具体的防汛应急措施。
该研究中心去年承担并且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他们揪我的头发并且恶狠狠地打我。
例(4)“而且”连接的是形容词,例(5)“并且”连接的是动词性词语。例(4)如果将“而且”改为“并且”,句子就会让人感到别扭,特别是当连接的是单音节形容词时。请看:
(6)? 他买的家具便宜并且实用。
*他的脸黑并且瘦。
*她的眼睛很大并且很亮。
而例(5)里的“并且”如果换用“而且”,也会让人觉得不大顺口、贴切。请看:
(7)? 他们立即研究而且制定了具体的防汛应急措施。
? 该研究中心去年承担而且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 他们揪我的头发而且恶狠狠地打我。
“的”和“所”在现代汉语里都是结构助词,其作用都是形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由“的”形成的结构叫“的”字结构,由“所”形成的结构叫“所”字结构。“的”和“所”除了所附着的位置有区别以外(“的”具有后附性,“所”具有前附性),还有很重要的区别。这区别就是“所”只能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而“的”则没有这种限制,“的”既能跟动词性词语构成名词性结构,也能跟形容词、名词性词语构成名词性结构。请看:
(8)a.考察的|买的|研究的〔动词+的〕
b.干净的|好的|便宜的〔形容词+的〕
c.木头的|铁的|学校的〔名词+的〕
(9)a.所考察(的)|所买(的)|所研究(的)〔所+动词〕
b.*所干净(的)|*所好(的)|*所便宜(的)〔所+形容词〕
c.*所木头(的)|*所铁(的)|*所学校(的)〔所+名词〕
当然,“的”和“所”在用法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这里就不细说了。
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一类词,它们对词类的选择更明显。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不修饰名词性词语。而即使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不同的副词也有不同情况。下面不妨以常用的“很、挺、怪、蛮、老”等程度副词为例来加以说明。
程度副词“很、挺、怪、蛮、老”,在意义上都表示程度深,而且意思也差不多;在用法上也有共同点(如都不能用于比较,不能用于“比”字句等),但是,它们所能修饰的形容词和动词,其范围并不相同。(马真1991)
先看所修饰的形容词。它们都能修饰形容词,但范围宽窄不同。
“很”所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最宽,除一般所说的“状态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有的直接称为状态词、区别词)之外,一般的形容词都能受它修饰。“挺”所修饰的形容词范围也很宽,许多能受“很”修饰的形容词,也能受“挺”修饰。例如:
(10)很/挺可爱 很/挺聪明 很/挺干净 很/挺和气
很/挺动人 很/挺严肃 很/挺尖锐 很/挺普遍
很/挺随便 很/挺片面 很/挺难受 很/挺卑鄙
很/挺帅 很/挺好 很/挺红 很/挺大
很/挺远 很/挺浅 很/挺轻 很/挺坏
但一些能受“很”修饰的典型的书面语词就不怎么能受“挺”的修饰。试比较:
(11)很寒冷~*挺寒冷 很悲愤~*挺悲愤
很壮观~?挺壮观 很昌盛~*挺昌盛
很审慎~*挺审慎 很迅猛~*挺迅猛
很萧条~?挺萧条 很聪颖~*挺聪颖
“怪”所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比“很”、比“挺”都窄。“挺”不能修饰的典型的书面语词,“怪”也不能修饰,例如绝对不说:
(12)*怪寒冷的 *怪悲愤的 *怪壮观的 *怪昌盛的
*怪审慎的 *怪迅猛的 *怪萧条的 *怪聪颖的
除此以外,下面一些形容词虽然比较口语化,但也都不能受“怪”修饰,如不说:
(13)*怪对的 *怪大的 *怪近的 *怪坏的
*怪普遍的 *怪平常的 *怪随便的 *怪下流的
“蛮”所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比“怪”还窄。“怪”不能修饰的典型的书面语词,“蛮”自然也不能修饰,“怪”能修饰的某些口语词,“蛮”也不能修饰,试比较:
(14)怪脏的~*蛮脏的 怪难受的~ *蛮难受的
怪痒的~ *蛮痒的 怪难为情的~ *蛮难为情的
怪痛的~ *蛮痛的 怪说不出口的~ *蛮说不出口的
怪腻的~ *蛮腻的 怪下不来台的~ *蛮下不来台的
“老”所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最窄。它只能修饰有限的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一般是往大里说的量度形容词,例如:
(15)(路)老远的 (胡子)老长的 (箱子)老重(沉)的
(那棍子)老粗的 (个子)老大的 (这被子)老厚的
不能说:
(16)*(路)老近的 *(胡子)老短的 *(箱子)老轻的
*(那棍子)老细的 *(个子)老小的 *(这被子)老薄的
现在看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
“很”、“挺”、“怪”、“蛮”都能修饰动词性成分,例如:
(17)很喜欢 挺喜欢 怪喜欢的 蛮喜欢
很想 挺想 怪想的 蛮想
很担心 挺担心 怪担心的 蛮惦记
而“老”不能修饰动词性成分,下面例子中修饰动词性成分的“老”都不是程度副词,而是时间副词:
(18)老喜欢开玩笑 老待在家里
老想 老笑
老担心 老看
“很”、“挺”、“怪”、“蛮”能修饰某些表示心理活动、表示意愿的动词,如上面例子里的“喜欢”、“想”、“担心/惦记”,再如:
(19)很爱 挺恨 怪讨厌的 蛮支持
很希望 挺愿意 怪想念的 蛮爱惜
“很”、“挺”还能修饰某些动词性结构,例如:
(20)(小王)很/挺善于学习。
(这样做)很/挺合乎情理。
(他)很/挺觉得不安。
(21)(这个)办法很/挺解决问题。
(这)很/挺有诗意。
(那)很/挺花时间。
这些受“很/挺”修饰的动词性结构,其中的动词都不能直接受“很/挺”修饰,我们不能说“*很/挺善于”、“*很/挺合乎”、“*很/挺觉得”、“*很/挺解决”、“*很/挺有”、“*很/挺花”,只有带上宾语组成述宾结构后,整个结构才能受“很/挺”的修饰。这些动词中,有的是黏着的,它一出现就必须带宾语,如例(20)中的“善于、合乎、觉得”;有的不是黏着的,动词可以单独出现,如例(21)中的“解决、有、花”,但是如要受“很/挺”修饰,就必须带上宾语。
“怪”也能修饰少量动词性结构,主要是由动词“有”充任述语的述宾结构,如“怪有意思的、怪有诗意的、怪有眼光的”。
“蛮”也能修饰少量述宾结构,一般含有褒义,如“蛮有意思的、蛮有诗意的、蛮有眼光的、蛮解决问题的、蛮合乎情理的”。
在修饰动词性成分上,“很”还有一个特别的用法,那就是它可以修饰一个“动词+了+数·量·名”述宾结构,例如:
(22)很念了一些书 很花了一些时间 很喝了几杯酒
(23)很跑了几趟 很找了一阵子 很看了几眼
“挺”、“怪”、“蛮”不具有这种用法。
在上一小节“句类”里曾谈到“很、挺、怪、蛮、老”对“程度副词+不+形/动”这一格式的选择,指出只有“很/挺”能进入这一格式。这里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很/挺+不……”这个格式对形容词、动词也还有选择性。据考察,能进入这个格式的只限于:
1.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例如:
(24)很/挺不虚心 *很/挺不骄傲
很/挺不坚强 *很/挺不软弱
很/挺不正确 *很/挺不错误
很/挺不老实 *很/挺不狡猾
很/挺不轻松 *很/挺不沉重
很/挺不干净 *很/挺不脏
很/挺不安全 *很/挺不危险
很/挺不文明 *很/挺不野蛮
很/挺不舒服 *很/挺不难受
很/挺不积极 *很/挺不消极
很/挺不好听 *很/挺不难听
很/挺不整齐 *很/挺不杂乱
很/挺不热情 *很/挺不冷淡
很/挺不沉着 *很/挺不慌张
很/挺不正常 *很/挺不反常
很/挺不富裕 *很/挺不贫穷
注意,我们可以说“很不对”,似乎也可以说“很不错”(这个人很不错),但这里的“不错”不是“对、正确”的意思,其中的“错”也不是“不对、不正确”的意思,即不是与“对”意义相对立的贬义词,例如,“这个词是不是拼错了?”我们可以回答说“不错”、“一点也不错”,但不能说“很不错”,而“他的人品是不是不错?”就可以回答说“不错,很不错”,这里的“不错”相当于“好”,不能拆开(不能说“他的人品错”),所以,“很不错”中的“不错”应当分析为一个词。
2.表示量小的量度形容词,例如:
(25)他挣的钱很不少。 (*你挣的钱很不多。)
这房子很不低了。(*这房子很不高。)
你已经很不小了。(*你已经很不大。)
这根竹竿很不短了。(*这根竹竿很不长。)
这个坑儿挖得很不浅了。(*这个坑儿挖得很不深。)
注意,我们可以说“风格很不高”、“理解得很不深”,这里的“高”是“高尚”的意思,“深”是“深入”的意思,都属于积极意义形容词,不属于表示中性意义往大里说的量度形容词。
3.表示心理活动、表示意愿的积极意义的动词性词语,例如:
(26)很/挺不喜欢(你) *很/挺不讨厌(你)
很/挺不相信 *很/挺不怀疑
很/挺不支持 *很/挺不反对
很/挺不放心 *很/挺不担心
很/挺不满意
很/挺不欢迎
很/挺不希望
很/挺不值得
很/挺不受欢迎
很/挺不愿帮忙
很/挺不懂道理
很/挺不会处理问题
现代汉语里还有一个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有(一)点儿”。关于副词“有(一)点儿”,得先做些交代,那就是现代汉语里有两个“有(一)点儿”。譬如说,“有(一)点儿冷”跟“有(一)点儿水”中的“有(一)点儿”完全不同——前者是程度副词,“有(一)点儿”修饰形容词“冷”;后者不是一个词,“有”是动词,“一点儿水”是一个数量名结构,作“有”的宾语;“有一点儿水”可以说成“一点儿水也没有”,“有一点儿冷”,绝不能说成“一点儿冷也没有”,因为“有(一)点儿冷”中的“有(一)点儿”,是一个词,不允许拆开。
副词“有(一)点儿”修饰形容词时,也有选择性。它只能修饰贬义或中性形容词,不能修饰褒义形容词。例如:
(27)有点儿笨 *有点儿聪明
有点儿脏 *有点儿干净
有点儿骄傲 *有点儿虚心
有点儿危险 *有点儿安全
有点儿野蛮 *有点儿文明
有点儿小气 *有点儿大方
有点儿虚伪 *有点儿诚恳
有点儿粗心 *有点儿细心
有点儿难受 *有点儿舒服
有点儿消极 *有点儿积极
有点儿冷淡 *有点儿热情
有点儿做作 *有点儿自然
有点儿不聪明 *有点儿不笨
有点儿不干净 *有点儿不脏
有点儿不虚心 *有点儿不骄傲
有点儿不安全 *有点儿不危险
有点儿不文明 *有点儿不野蛮
有点儿不大方 *有点儿不小气
有点儿不诚恳 *有点儿不虚伪
有点儿不细心 *有点儿不粗心
有点儿不舒服 *有点儿不难受
有点儿不积极 *有点儿不消极
有点儿不热情 *有点儿不冷淡
有点儿不自然 *有点儿不做作
(28)有点儿大有点儿小
有点儿咸有点儿淡
有点儿长有点儿短
有点儿宽有点儿窄
有点儿高有点儿矮
有点儿厚有点儿薄
作为程度副词的“多少”和“稍微”用法上的差异之一就是对所修饰的词语的选择性不一样。“多少”多与积极意义形容词或“更接近说话人意向”的中性形容词共现,不大与消极意义形容词共现,“稍微”则不受限制。例如:
(29)他比你多少强/聪明一些。
(30)相比之下,这个房间多少干净一点。
(31)比较起来,他多少高一点。
(32)这件衣服多少长一些。
(33)*他比你多少弱/笨一些。
(34)*相比之下,这个房间多少脏一点。
(35)*比较起来,他多少矮一点。
(36)*这件衣服多少短一些。
例(29)—(32)里的形容词,或是表示积极意义的,或是表示“更接近说话人意向”的,这些句子都可以说;而例(33)—(36)里的形容词则或是表示消极意义的,或是表示“偏离说话人意向”的,这些句子就都不能说。如果把例句里的“多少”换成“稍微”,就都可以说了。请看:
(37)他比你稍微强/聪明一些。
(38)相比之下,这个房间稍微干净一点。
(39)比较起来,他稍微高一点。
(40)这件衣服稍微长一些。
(41)他比你稍微弱/笨一些。
(42)相比之下,这个房间稍微脏一点。
(43)比较起来,他稍微矮一点。
(44)这件衣服稍微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