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17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伟大著作中,列宁科学地分析了所谓“最新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列宁在同年12月发表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一文中,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的全部历史,证明了列宁对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分析的正确性。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这一经典性定义无疑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以“分析”制度相标榜的现代制度经济学,竭力反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他们认为列宁所论证的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如今已不再存在,列宁揭示的帝国主义基本矛盾如今已经消失,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的分析如今已不再适用。他们认为今天的资本主义在性质上已经发生变化,它已经不是列宁分析的那种垄断的、寄生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了。虽然他们也承认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这种或那种“弊病”,“制度”本身有着这种或那种“缺陷”,但它们是可以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前提下被“克服”和被“纠正”的。因此,现代制度经济学在反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的同时,也竭力反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经济理论,是现代制度经济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本书准备专门针对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和评论,着重批判它的错误的、庸俗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
本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谈加尔布雷思的生平和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并扼要地论述加尔布雷思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分析加尔布雷思经济思想的渊源,着重剖析凡勃仑对加尔布雷思经济思想的影响,从凡勃仑到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演变过程,以及以加尔布雷思为重要代表的现代制度经济学和以凡勃仑为重要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的异同。
从第三章到第八章,剖析加尔布雷思的现代制度经济学的下列六个基本论点:
(一)“权力转移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权力是“资本的属性”的原理,宣扬“权力”已经转移到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手中的谬论。
(二)“公司新目标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始终起支配作用的原理,宣扬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不再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谬论。
(三)“生产者主权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垄断不排除竞争,而且加剧竞争的原理,宣扬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能互相“谅解”,共同控制价格水平和需求量,从而实现“计划”生产和销售的谬论。
(四)“二元体系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矛盾的原理,宣扬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对立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对抗关系,工会已经成为垄断势力,以及大企业对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剥削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根源的谬论。
(五)“结构改革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宣扬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条件下,通过资产阶级议会立法和资产阶级政府的调节措施,实现“权力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的谬论。
(六)“信念解放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阶级的伦理观念,没有超阶级的善恶标准的原理,宣扬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经济行为“规范”,鼓吹重订“价值判断”的标准,以摆脱“传统教义”束缚的谬论。
从第三章到第八章,在剖析加尔布雷思的这些庸俗经济学观点时,主要运用当前美国经济中的实际材料。尊重事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毛主席教导说:“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阶级是否不再掌握权力了?大公司是否不再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了?大公司是否能有计划地实现预定的销售量和利润额?美国当前究竟是“教育程度形成阶级差别”,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构成基本的阶级划分标准?……对这些问题,事实是最好的答复。
第九章是全书的总结。
这一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评论近几年来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批评意见”,指出这些“批评意见”中虽然有可供参考之处,但其观点也是错误的。他们往往是以另一种庸俗经济学理论来“批评”加尔布雷思的学说。第二节是对加尔布雷思经济学的总的评价。在全面分析了加尔布雷思的经济理论之后,本书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尔布雷思的方法论是错误的,他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庸俗的、反科学的。这一章的第三节分析了加尔布雷思经济学的前景,指出加尔布雷思经济学虽然目前很时髦,但这不过是当前资产阶级经济学深刻危机的一种反映。庸俗的、反科学的经济学是没有前途的,加尔布雷思经济学不可能是例外。
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陈岱孙和赵迺抟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