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李白诗歌的激情和想象力

关于李白的诗歌风貌,白居易拈出一个“豪”字(《与元九书》),南宋严羽则以“飘逸”二字作为李白的独到之处(《沧浪诗话·诗评》)。作为审美范畴,这些词汇固然都可以反映李白诗歌的特色。但激情和想象力,却是理解李白诗歌最重要的钥匙。

李白诗歌是充满着激情的,这当然来源于李白的独特个性,而这种个性又在他的诗歌中,尤其是在乐府歌行类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充分、最明显的表达。这种激情首先表现为李诗中最吸引读者的那种激昂壮大的情怀,以及由这种情怀所带来的纵横恣肆的文笔与磅礴壮阔的气势。如其《将进酒》一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篇的两个排比,以赋笔的整齐庄重,出之以排闼而来的雄放激情,仿佛劈空而来的坠星,尚未落地,已是声势惊人、傲视一世。诗中有悲慨、有苍凉,却绝不纤弱。虽是表达及时行乐、借酒销愁之意,却写得激情澎湃,豪壮而自信。与其类似的又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诗中以纵逸的笔调写出难以抑制的激愤,虽是抒发穷愁失意的悲哀,但这种激情将失意的萎靡一扫而空,所有的烦忧仿佛都随着万里长风、青天明月以及美酒玉杯而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孤立地来看,或在其他诗人笔下,都是极为悲凉的句子,但在李白的这首诗中,却透露出无比的狂放:就算水流永不歇、愁怀终难断,可抽刀、举杯本身就是面对烦忧的抗争,其意义就是以伟岸的人格战胜人生苦难的象征。这种激愤中的酣姿、悲慨中的自傲,正是李白诗歌激情的内核。

李白诗歌中的激情还应从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中去体会。李白的许多诗歌,和他的个性一样,是迥出常流的,无法以常理度之。这也是李白为什么不太爱写律诗,而偏爱于奔放纵恣的乐府歌行的原因,盖律诗格律谨严、章法缜密,对于李白来说,或许束缚过多。就算写律诗,他似乎也不甘于或不屑于谨小慎微地受制于格律,如《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二联就出现失粘的现象,却无损于此诗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又如其乐府诗的名作《蜀道难》,亦可以见出李白诗歌中激情的特殊表达方式:

噫吁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所谓蜀道,是指由秦入蜀的险阻山道。李白一生没有走过这条蜀道,但他所作的这首《蜀道难》却将蜀道的艰险奇伟,描写得淋漓尽致,既让人望而却步,又让后人再也无从落笔。就连走过这条蜀道的大诗人杜甫,也没能写出超越李白这首的蜀道诗。此诗纯由激情展开,开篇的感叹,先声夺人,特别有一种将读者裹挟而去的力量。实际上细按其诗,会发现不少翻来覆去的重意句,如“上有六龙回日”二句与后部的“连峰去天”四句,意思就比较复叠。在章法结构上,也有轻重失宜、比例失调之处,如“剑阁”以下九句,就“破坏了全诗的统一性” 。在用韵和句法上,如“连峰”二句中,“‘尺’、‘壁’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立刻就换韵,使读者到此,有气氛短促之感。在长篇歌行中忽然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一般都认为是缺点。尽管李白才气大,自由用韵,不受拘束,但这两句韵既急促,思想又不成段落,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终不是可取的” 。但是我们总觉得,这些问题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的确是问题,而在李白诗中就不是问题。这是因为李白写这一类诗歌,兴发无端,气势壮大,想落天外,奇之又奇,这种表达方式无以名之,只能称之为“李白式的方式”。因此读者是不应去细究局部和细节的,而应将自己的心灵清空,完全跟着李白的激情的节奏,随其转荡飘飞、任其性情之所之。诗人或大开大合,或骤起骤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朗月清风,而读者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和李白近似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快感。这种“被动式”的阅读,或许更能把握李白诗歌的神髓,所以李白诗歌中喷涌而出的激情,其穿透性是超越时空的。

李白诗歌中的激情与其个性以及道教信仰相结合,营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李诗中的想象往往变幻莫测,既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又“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如“兴酣落笔摇五岳”(《江上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水》)等,正是由于李白充满想象力的描绘,让人产生这些物象本该如此、甚至不觉其为夸张的印象。这种神奇的想象力,使得李白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巨鱼、长鲸、沧海、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以大鹏为例,《庄子·逍遥游》中最早出现了文学化的大鹏形象,而李白所作的《大鹏赋》实际上就是受《逍遥游》影响的作品,而其《上李邕》一诗中的大鹏尤为后人所熟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庄子笔下的大鹏,虽然神奇不凡,但尚非真正是无所待的逍遥境界,而李白在想象中将这一形象改造为适性而行、摆脱世俗束缚、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象征,无论是奋飞九天,还是驻停沧溟,皆足以震动天地。这一富有想象力的、气势浩大的形象中,就寄寓着李白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另如其《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之句,体现出雄奇壮伟的想象力;而《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等句,又体现出清丽明净的想象力。

激情和想象力是诗人的天性,更是李白傲视千古的特色。所谓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涌喷发的情感表达、意象组合的跨度等特征,实际上都是从李白的激情和想象力中生发出来的。 BCZjIJbTW1q3zhINIVjUgQPCbRNy7Rz3OaXPzkzZsi6xE2NjpNg+bZikkcQaWp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